阮仁长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合作的学习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参与意识。开展合作学习,既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基础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认为:讲授和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是基础物理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当今物理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运用物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并对别人的不同做法与想法进行蹉商以及作出必要的修改。它包括听、说、想、做、探究、表述、交流、讨论、比较、反思等多个环节。
一、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开展探究式的合作学习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各种演示和学生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手段。为了提高学习效益大多数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合作完成。通过合作,小组内明确分工,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例如,在《探究射高和射程与初速度和抛射角的关系》实验中,要由小组内成员分别做好固定抛射角。控制药瓶中水面的高度,测量射高和射程,以及观察水流的运动情况等工作,需要各个组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何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影响到探究活动的完成和结果。当然,在合作探究中,有时还应进行角色的转换,以便每位同学都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体验。新教材里设置了许多“迷你实验室”,如“模拟打点计时器”,“测量反应时间”,“验证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等等许多有趣简单的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互换角色合作完成。此外,在各种探究活动中完整、科学的探究计划需要由许多同学共同讨论来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完成。在不同的探究活动中,交流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实验中的分工合作及角色转换,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中的相互补充。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不但要重视书面的表达,如探究报告、设计表格、图象等,也要重视口头表达。学会用科学的术语条理清晰地表达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作出简单的评述或分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二、让学生在课堂分组讨论中开展比较式的合作学习
新的教材设置了许多“讨论与交流”栏目。教师应通过这些栏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教材,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物理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创设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开问题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开展问题解决方法的比较。启迪自己发现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创新性地突破和重组。例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而有的同学说,轻物由于受到重物的牵引,下落肯定比轻物快。学生经过分析比较,逐步找到正确的答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思考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这种比较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激励、启发、评价、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不仅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使物理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互助式的合作学习
高中物理难学,这是学生的普遍感受,常常是上课似乎听得懂,课本似乎看得明白,但课后作业—做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外,还应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式的课外合作学习。而成立课外学习兴趣小组是开展互助式合作学习的最好方式。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努力创设好物理问题,使学生通过互助合作,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例如,我在上完《平抛运动》这一节时,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A、课外探究活动:让橡皮从桌上水平抛出,如何得出其初速度?B、思考:根据平抛运动的知识,若想求出初速度。还有什么方法?需要已知什么条件?要求学生通过课外合作学习的形式解决以上问题。通过这种课外合作学习,学生彼此间形成互帮、互教、互促、互联的“学习共同体”。尤其是对那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课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课外合作学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互相间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又增进了学生相互了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此外,在开展物理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创设好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话肯说,有话敢说。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提供示范,引导学生尊重合作学习中彼此的想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要重视学习小组中的差生,注意引导和帮助他们开展合作学习。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主体之间要展开互动式的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既有学生之间的评价,还有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指导和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你的方法真好”等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老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勤于解决问题的信心。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更易形成师生间的教学合作、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互动关系。
总之,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21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广大物理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新课题,我们要积极思考、敢于实践。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不断反思、切磋,才能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