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琼
综合课程又称为整合课程,是我国目前课程改革中着力建设的一种课程型态。综合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课程社会价值与本位价值的整合,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综合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本质是:第一,目标通常指向学生知识的增广与统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第二,综合课程的内容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内容的组织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强调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整体性。综合课程将各科的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统整起来,既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也得到提高,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融会贯通的。第三,综合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单从课程实施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上看,有的有固定的时间,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有的在时间安排上则比较灵活机动,可以在课外和校外开展。因此,在判断一个科目是否是综合课程时,关键不在于形式上它涵盖了几门学科,而要看在实质上其是否强调了各学科相互联系地加以学习,是否将各学科中相关联的部分融会在一起,是否强调了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协调性,从而避免各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相互孤立、彼此分离状态。此外,系统论指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判断一门综合课程综合程度的高低时,关键要看课程中是否真正地将学科整合在一起,知识点之间联系是否自然,不同学科的知识是否真的相互融会贯通了,学生是否真的彼此联系地在学习着知识。
一、化学教学过程有利于综合课程的渗透
在中学的教学中,综合科目属于知识本位综合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综合理科可以合并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学科,同时渗透一些技术的内容,而化学在各学科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过去的两年里学习了生物和物理课程,对自然界中生命现象和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更有利于在化学教学上渗透综合课程。如在“水”的教学中,就可以有以下内容:水的性质、水的组成、水的密度测定、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等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在新课标、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而化学科充分体现了“生活—化学—社会”的关系。可以以学生生活为起点。展开认识化学科学过程,从中显现化学学习社会价值。从化学科的特点来说,化学教学更有利于综合课程的实施,同时,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综合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以后的理综学习。
二、综合课程的渗透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1、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教学中综合课程渗透,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综合课程通过学科之间的整合,减少了学科的门类和内容,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综合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强调学生灵活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拓展视野”。
2、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综合课程与综合学习重在发展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空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综合课程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利于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注重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获得发展;有利于学生走出校园后参与社会生活,对其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被教以怎样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教材中的“联想与启示”。“交流与讨论”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可促进社会与科学的发展
综合课适应了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及时反映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综合课程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联,不少综合课程的主题便是当代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其可加深学生对社会问题的了解,有利于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三、化学教学中综合课程渗透的案例
1、实施要点
(1)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使学生满怀兴趣而又比较便利地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2)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丰实的体验。
(3)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量、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设计、操作等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时间的安排可根据活动的实际需要调节长短,以保障活动的实效。
(4)对学生亲历亲为的评价,着重点在学生参与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获得体验的情况,学生活动的最终结果不作为考核成绩优劣的主要依据。
2、实施案例
实验前向学生提出问题:蒸馒头为什么要先“发面(发酵)”?为什么加碱面(Na2co3)?不发酵、不加碱面结果如何?试用有关生物学和化学知识加以解释并设计实验步骤加以验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适当给学生以相关知识提示。
3、实验方案
汇总讨论结果,师生共同制定实验步骤。
(1)取经过发酵后的面团,不加碱,直接蒸熟,得到的馒头是否松软。口味如何?
(2)取同上发酵面团,加Na2CO3后再蒸熟,馒头是否松软。口味又如何?
(3)向不经发酵的面团加入Na2CO3后蒸制馒头,结果怎样?
(4)向不经发酵面团加Na2HCO3后蒸制馒头,结果又怎样?
(此实验过程可利用劳技课学生在食堂帮厨时进行)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实验,统计实验结果,分析原因,完成实验报告。该活动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立意,以课本知识为基础。溶生物学、化学知识为一体,浅入深出,既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使学生树立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总之,化学教学过程有利于综合课程的渗透,综合课程的渗透对化学教学起着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