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昌
方海莲老师的《透视语文教学的“伪思考”》一文,直面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表面化、程式化、“空壳化”现象,指出这些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伪思考”,学生个体没有真正进入能动状态,因而不能达于内心,无法“自由言说”。方老师又说学生流于“伪思考”,与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分依附既定的目标任务有关,与“预设”抑制了“生成”有关,提出要融合感性和理性,从而在课堂上“创造出无限的精彩来”。
方老师说得应该不错,但细想一下又让我觉得很玄。什么是思考?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伪思考”?预设与生成的“度”怎样来把握?感性与理性如何去融合?似乎人人都可以说一点,又似乎永远都没办法说清楚。
语文教学研究需要这样的思辨,但语文教学实践更需要回到真实的起点。
真实的语文教学是怎样的?我觉得首先它是一种积累。语文“好”的标志是什么?语文能力强的基础是什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积累,要掌握很多的字词,要熟读很多的诗文,要知道很多的“格式”。用“文乎”一点的话说,就是要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规范语言的积累,以及语言文化的积累。既然是“积累”,就没办法速成,而需要天长日久的功夫;也没有办法灌输和移植,而需要学习个体的自我努力。所以在我看来,语文教学中那些深层的思考,无论是真的也罢,伪的也罢,都不需要太多;语文教学应当更加朴素一点、更加宽泛一点,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背。如果学生真正能静下心来看书、亮开嗓子读书,如果他们的小脑袋里真正装牢了一百首诗歌、几十篇散文,如果他们知道很多典故、能讲很多故事,那么他们的语文无论如何是不会差的。
其次,真实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感悟。张中行曾经回忆俞平伯教学李清照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俞先生的讲法是:“真好,真好!至于究竟应该怎么讲,说不清楚。”语文教学中的很多东西,不是全部可以条分缕析,弄得一清二楚的,而需要“心心相印”,由学习者自己去体会、感受。这样的过程,正是学生从学习材料中获取精神营养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当然,还是他们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与其翻来覆去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还不如留一点时间给学生,留一些余地给学生,留一些朦胧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官、用“心”,而不仅仅是用大脑、用思维去学习语文。另外一方面,让学生沉入课文、追随作者,其实也不必像方老师那样担心,以为就会使语文教学变成一个“复制”的过程,变成一种单纯的“合模”。要真正能够“合模”也就好了,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突出问题不是“合模”太多,而是游离太远。回到文本,亲近文本,可能应该成为日常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
再次,真实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训练。学语文是学文化,也是学“技术”。写一手漂亮的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快速准确地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恰当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这些都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的能力。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这些方面来体现的。语文教学在哪里着力?说法很多,但上述能力点毫无疑问必须紧紧抓住,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语文教学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说得太复杂。作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我觉得不妨简单一点,把起点放低一点,让语文教学多一些本真的“泥土”的气息。摆脱语文教学中的“伪思考”,还得从追求真实的语文教学开始,这是我的一点朴素的感想。
(作者单位:成才导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