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伟
一个艺术家怎么开始他的艺术生涯?从纽约第七街上的帕森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系毕业后,周纪永决定做一个专职的艺术家。他的第一步是把毕业作品送进了上海新天地的中国美院画廊。
周纪永讲了某个失落文明的王室后裔意外出现在当代的故事。这组摄影作品罕见地分为十章。周纪永自己说,他在里面探讨了权力、阴谋、爱情与性别,最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对于"存在于我们之中而未被知晓的"另一种文明的向往。
我认为,更适合的展览场地是艺术院校,而不是新天地。对游人如织的新天地来说,"未被知晓的文明"这样的话题太郑重其事,太含糊不清,与周围的环境太不协调。
适应环境,不该是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考虑的问题。但糟糕的状况是艺术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对环境缺乏了解,更加谈不上洞察。这种状况在现在的艺术界屡见不鲜。由于这些年来艺术市场的火热,画廊越来越成为主导的力量。我还记得卡塞尔回顾展的一位策展人说过的话,把本来应该放在画室里的作品挂到画廊里是不合适的。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是合适的呢?每个同龄人的作品都挂在画廊里的时候,一个21岁的年轻人很难拒绝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市场。
行业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的艺术家开始他们的艺术生涯的时候,往往选择严肃的展览。在这样的展览上,业内的批评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找到自己的风格。
在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年轻人决定以艺术为职业的时候,眼前浮现出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有无数条。他们的精力过剩,因此相信自己的才华也绰绰有余,和艺术上的无限可能正相适应。但是事实证明,多数人有限的才华,最终没有花费在创造上。如果奢侈地在每一条道路上挥洒才能,只能耽误时间。
现在,画廊取得了定价权和评判权,学术展的规模在缩小,艺术批评的品位和权威都在下降。展览和批评自己失去了方向,自然,更无力为艺术家提供帮助。
上海之行让周纪永很茫然,人们给他各种各样的建议,但他反而觉得搞不清方向。一个新天地式的开始,对他来说,是好还是不好呢?在他的另一个(我很欣赏的)习作里,他想象了一种全新的工业:像养牛一样喂养几位女性,然后用她们的乳汁来制造乳酪。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包含了影像与装置,以及巨大的黑色幽默。尽管周纪永自己并不明白,但将人的身体变成流水线,这一恐怖的情形已经部分地变成了现实。他或许该小心,不要过于接近那些形形色色的制造人乳酪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