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2010年部分目标
●小学净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
●所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均达到基本标准。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
本刊讯近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作为第一部由国务院审议并且转发的教育发展规划,《规划纲要》第一次系统地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有资金支持的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特别是明确了各级政府投入的责任。
“《规划纲要》就是要回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中,教育应当做的事、能夠做的事和必须做的事。”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指出,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加快教育发展。同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和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能够上学、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规划纲要》制定了“十一五”期间教育的九项主要任务: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三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四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五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六是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七是加快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八是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九是建立健全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九项任务中,《规划纲要》突出强调了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这是‘十一五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体布局的三大工作重点。其中特别强调了两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那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注重教育公平。”袁贵仁说。
提高教育质量是各级各类教育都面临的重要任务。《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质量的举措;围绕教育质量,强调要把教育教学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改进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支持,强调东部支持西部,城市支持农村。同时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