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实现课堂有效对话

2007-04-23 16:27黄翔
人民教育 2007年19期
关键词:钝角锐角直角

黄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任何教学设计安排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习并非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学生现实学习起点之上的,这个学习起点既包括知识积累的起点,也包括生活经验的起点。教师的教学,应充分关注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恰当的情境和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感悟这种关联,从而引发课堂对话,实现有效教学。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共同创设对话情境。

数学是建立在符号语言及形式逻辑之上的学科,其内容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形式化的特征,常常造成学生学习中建构数学意义的障碍。创设好一个对话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更能使学生认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所学知识的数学本质和价值。卞老师教学“锐角和钝角”,采用长方形“变”三角形、三角形“变”角的方式引入课题,不仅巧妙地引出了要研究的学习内容,从中揭示了长方形、三角形与角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角是这些封闭图形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而且还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她很注重与学生共同创设对话情境。她首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重庆科普中心”情景中抽象出大小不同的角,通过与直角的比较获得锐角、钝角的概念;然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和“做角”的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巧妙地运用活动角具体地演示和对生活中卡车卸货、打开纸扇过程的观察,让学生发现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联系,把学生从静态角的认识引导到动态的角的认识上来。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还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问题,感悟数学的魅力,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的活动。基于情境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展开多渠道的有效对话。卞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她通过引导学生从游乐场图中找出来的不同大小的角进行分类,让学生感知这些角的大小不一样,然后通过“这些角的大小是在和谁比较”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从中揭示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在最后做角的过程中也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不断思考,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不同的角,并在交流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走向对话,共生课堂教学目标。

卞老师的课堂教学在对话的形成和有效展开上刻意下了一番功夫。第一,她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讨论,成为对话的主人。围绕着“大家在生活中找‘角”这样的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主动性很强。第二,卞老师注意在师生共同活动中适时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将这种对话逐渐引向深入。第三,卞老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独立设计、小组讨论、上台讲述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对某一个同学的做法进行评议,有机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加上她良好的教态及循循善诱的问话,对学生产生了极强的亲和力。

课堂的目标,除了教师的预设目标外,还应有学生的生成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调整教师的预设目标,和学生一起共生教与学的新目标。卞老师的这节课中,锐角和钝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已有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建立锐角和钝角的幾何概念,并了解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最后还巧妙运用钟面上指针的变化提出了“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6,时针和分针成什么角”这个问题,为学生再造认知冲突,使教学活动层层深入、留有余味,也使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体现。卞老师是通过手势、声音,有效地诱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实现了充分、有意义的交流和对话,通过这堂课,学生除了掌握对“锐角钝角”的有关内容外,也体会到了角在生活中的价值,在如何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上受到了熏陶,在作讨论解决问题后获得了成功感和自信心,使我们对一堂数学课的价值追求有了新的思考。

(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数学课标专家组成员)

猜你喜欢
钝角锐角直角
锐角寻亲记
在“拼”中解决问题
一群人的狂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自测题
“凹槽形”相似图形的应用
巧摆直角
画角数角收获大
拨直角
哆啦A梦的百宝袋
最大的锐角是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