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真正穿透学生的心灵

2007-04-23 16:27邓虹
人民教育 2007年19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研讨鲁迅

邓虹

【按】在中学语文界,鲁迅作品艰深难读人所共知,记得当年语文老师教《为了忘却的记念》,一句话一句话讲解背后晦涩的含义,令我们头皮发麻。但奇怪的是,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教师的提问,读鲁迅反而读得津津有味。

现在有的教材把鲁迅的某些作品请走了,换之以武侠经典,理由是要满足学生的阅读胃口。又据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宣扬了封建思想———愚忠,不符合现代潮流,有人也以为要从教材中拿下。

一篇两篇文章的去留,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近年来语文教材内容的改革,已不仅仅是某些经典文本的替换问题,而是涉及教育的根本:拒绝还是亲近经典,唯大众文化是从还是对其保持理性?

学生之所以害怕经典作品尤其是鲁迅作品教学,其实大都是因为应试教育作怪,并非这些经典真正远离学生的心灵。如果不切实改变应试教育的思维、做法,而是仅仅简单地更换教学内容,是根本无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教育不是娱乐,不是充斥荧屏的选秀节目。教育要为时代培育高尚的心灵。教育改革应該引导学生亲近而非拒绝经典。因为亲近经典,就是与人类的伟大心灵对话,接受伟大灵魂的召唤。

一、缘起。

2001年底,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上了鲁迅作品《药》。与会的专家、教研员和语文教师,以我的这节课为引子,就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新教材的新探索等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那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药》的第三节(茶客议药)课,教学方式是自己惯常使用的情景教学法和谈话法,教学基本思路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人物群像,以具体感受民众的愚昧与革命者的悲哀。然而由于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预设的,所列问题带有执教者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学生的讨论与发言不管充分或是单薄,无不中规中矩甚至机械。除了再三印证“愚昧”与“悲哀”的结论,整节课没有出现任何个性化思考的灵光。

有的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普遍存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请君入瓮”式谈话法,看似自由讨论,即兴发言,但课堂并非真正活跃,因为其本质仍旧是追求“唯一正确”的“定论”;文学作品的理性分析过多,而引发学生感性领悟太少,重归结而轻混沌,恰恰违背了文学作品的接受规律———文学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中学语文经典文学作品教学应当删繁就简,不必面面俱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艺术想象力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那么什么是有效的鉴赏方式呢?专家们特别提到了被当今中学语文课堂所忽略的诵读评点法:与学生一起反复诵读课文,老师示范读,学生分角色读。读后谈感受,读后即兴点评自以为精妙之处……一句话,以学生为鉴赏主体,以让学生实际体悟为目的。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教了十多年的语文,每到鲁迅作品,总想讲精、讲深、讲透。一方面是自己酷爱鲁迅,鲁迅作品讲授最过瘾,最令自己陶醉;另一方面是想让自己的学生热爱经典,告别肤浅。因此,从初中到高中,从散文到小说、杂文,每逢鲁迅作品,一直都采用增加课时,加大容量,深入品味的方式讲授。然而仔细分析教学设计过程,发现自己制定教学目的及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思考教学问题的角度,无一不是从教师本位出发,几乎没有考虑过学生作为经典文本读者的接受情况。自以为学生疏离鲁迅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没有讲出鲁迅作品之精妙所在。于是分析更加透彻,板书更加精美,多媒体更加丰富……遗憾的是虽然能使少数“鲁迷”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却依旧无法根本改变大多数学生对鲁迅作品敬而远之的实际状况。究其原因,不正是潜意识里的“请君入瓮”式教学理念制约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阅读与体验吗?

5年过去了,专家那番切中肯綮的发言我始终没有忘记。在2005年新一轮的鲁迅经典作品教学中,我开始尝试让学生成为鉴赏主体,课前布置自主赏析、质疑作业,备课时将学生精彩的回答、兴奋点所在、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等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针对学生的研习情况对自己预设的教案随时进行增删、修改。实践证明,这样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展示学生研读成果环节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兴奋点问题讨论高潮迭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化发言随时呈现。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课堂40分钟的时间太短暂,无论是展示还是研讨,无论是质疑还是争论,课堂几乎总会被少数反应迅速的精英分子所“垄断”。“沉默的大多数”依旧沉默,所不同的是,以往的沉默是主动的选择,因为教师轻易不让出话语权;现在的沉默是无奈的接受,因为自己抢不到发言的机会!

到哪里去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畅所欲言、公平展现聪明才智、充分体现同台竞技水平的激情学习园地?

今年,在开始又一轮的《药》的教学设计时,我想到了自己正在进行中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实验,想到了学校班级化网络平台的巨大优势。于是,借助网络平台,我的关于《药》的新型教学案例产生了。

二、教学过程简介。

1.学生课前自主研读文本,借助班级网络平台展示成果。

A教师在班级网络平台上开辟“《药》自主研讨区”,发布学习公告:“欢迎大家从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人物、小说的情节、小说的结构、小说的语言……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感悟、探讨、质疑!”

B学生按规定时间提交作业并自主点评其他同学作业。

2.教师课前整理学生研读成果和疑难问题,提炼精华帖发送到平台展示。

教师在班级网络平台上张贴“《药》自主研讨核心内容梳理”,发布学习公告:“同学们的分析认识水平令人惊叹啊!敬请大家欣赏!”

整理内容:

A学生个性鲜明的总体感受(涵盖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独特气息、情感色彩、复杂含义等方面);

B学生对小说主旨的自主研讨;

C学生对标题含义的自主研讨;

D学生对写作构思的自主研讨;

E学生对各部分内容的自主质疑、研讨;

F学生对小说线索、取名、称呼、艺术技巧的自主研讨;

G学生对鲁迅创作风格的自主研讨。

3.调整“实体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体课堂”上开展重难点讨论。

此过程教师重在组织、促进研讨和点拨被学生忽略的关键问题,如:

A“买药”一节:结尾语句有着怎样的含义?

B“吃药”一节:小栓的几次咳嗽有何作用?

C“议药”一节:为什么说阿义可怜?“疯了”一词出现几次?为什么?有什么特殊效果?

D“上坟”一节:开头段的环境介绍有何目的?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有哪些?如何理解?“乌鸦”的含义及作用何在?

E就《药》的主题、主人公、艺术特点等各抒己见。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对小说结尾内容的分析很具体,很深入,不乏真知灼见。但对两个大妈的心理分析、对“路”含义的结论性解说却带有明显的忽略文本的倾向。为了增强学生“一切从文本出发”的鉴赏意识,我将学生的帖子引入课堂讨论,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据,各抒己见,展开思维“较量”,最终加深了学生对鲁迅思想情感的体验与认识,深化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与认同。

4.教师将最新文学创作元素引入课堂,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创造性思维拓展。

A向学生简介叙事学的新发现:

我之所以一次写出许多故事,是因为我想让你们感觉到,围绕一个故事我可以或可能讲出许多其他故事……我的一生就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朝任何方向前进。讲了一个故事之后总是发现,原来还可以讲其他许多故事;所以从任何时间或任何地点出发,都可以碰到异常丰富的要讲的材料。

———伊塔诺·卡尔维诺《假如冬夜里一个旅行者》

小说之房不止有一个窗口,而是有千百万———许多可能的窗口。每个可以捅破的隙口都有一双眼睛,至少是一副小型双筒望远镜,一次又一次作为观察的工具,让使用者得到一个不同于他人的印象。

———亨利·詹姆斯《一个贵夫人的画像》序言

B向学生介绍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

阅读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委员会的颁奖词,引导学生关注帕慕克超凡脱俗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鼓励学生学习该书新颖独特的写作构思及叙事手法。

C布置思维拓展练习:

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张贴主题帖及发布学习公告:“〔《药》———不可多得的改创文本!(形式力求多样,神髓不可或缺啊!)〕今日扼腕,志士就义,华夏当同慨;历史存照,赤子赴难,天地竟齐喑。”

要求:从与小说《药》相关联的人、事、物、景等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尝试完成“与鲁迅先生合写《药》”的创新写作活动。

爱好戏剧的同学,不妨尝试将经典小说《药》改写为剧本吧!

三、教学效果简析。

《药》一课结束了。这一次的教学设计———用网络平台支持学生自主研读模式,似乎最接近我渴望达到的经典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状态:感性而混沌,丰富而鲜活,新颖而独特,灵光四射。不信,你看———

学生一自主体悟,就有了这样出色的整体感受:

故事发生的地点无疑是隐晦的,压抑的,仿佛还有一股腐朽的霉味隐约弥漫: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浑身黑色的人,暗淡的金字,分外寒冷的清明,青白的小花。就像放映机的镜头无声地播放,微微颤抖着,冰冷而阴郁……

然而突然,在整篇昏暗的色调里,迸越出唯一的亮点———红,红黑,红白,只属于革命者。就像电影《辛德勒名单》里恐慌的黑白世界中那点红色的小小身影一样,如此强大的视觉冲击,“砰”地一下抓住你的双眼……

红与黑的对比,只见那,黑的更黑,冷的更冷。

有了这样的感受,教师还能一如既往,机械地分段归纳段落大意,重复累赘地逐字逐句讲析吗?

学生一自主研读,就有了这样深层次的思想认识:

本文在谈药这一部分最能体现出小说的主题———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在那样一个民智未开的年代里,夏瑜的结局只有一死,这也是革命者的悲哀。忽然想起明末名臣袁崇焕,因多尔衮的反间计被凌迟处死。可怜一代忠臣,不能战死沙场,与敌人搏斗,却被自己誓死捍卫的皇帝所杀,更悲哀的是被自己拼命保护的百姓唾弃,竟落得个肉被百姓分吃的下场。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巧合,300年前的人民愚昧落后,麻木不仁,300年后,国民的素质竟丝毫不见提高,只是从吃人肉变成了吃人血馒头而已,国民的劣根性显露无遗。要怎样防止悲剧的重演呢?实在发人深思。

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教师还能自以为深刻地传授作品主旨吗?

学生一互动交流,就有了这样高层次的智慧碰撞:

张沛霖:這篇小说的明线是华老栓为儿子华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暗线应是夏瑜的被害。暗线的设置太过于隐晦,读了几遍还是不太明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另外,这篇小说在人物姓名上颇下功夫。“华”与“夏”之死能否理解为“华夏之死”?

张蒂:我认为这篇作者对于人物名字的设置,很下了一些心意。比如夏瑜,就是以秋瑾为原型的作者设置的名字。夏与秋,同是季节的名字,又都可以当作姓氏,瑜和瑾,都是代表美玉的字,两个字拼在一起,可以暗示给读者作者的意图。文章中的老栓一家,我认为是中国愚昧老百姓的真实写照,为了更加明确地给读者以暗示,作者让他们姓华。中华大地之上的苟且的活着的愚昧的老百姓,就是这样的。很低调的讽刺,很辛辣的批评,很清醒的认识。

钟华:有顿悟之感!!

尹珊珊:同意,另外一点个人见解:

一个“华”,一个“夏”,合起来便喻义中国;一个革命者,一个愚昧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人物姓氏关系,从一个很小的点来支持文章的主题。不知分析合理否?

李巍:茶馆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称杀人的是“大叔”,打人的叫“哥”,革命的却是“小家伙”、“小东西”、“贱骨头”,这些人物的称呼,完全揭露了人们的麻木、愚昧,是非黑白完全颠倒。真是可怜啊。“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完全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麻木不仁,让人心寒。这些人在茶馆的聊天体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病态。他们需要药,真的需要一种很灵的药。

王澈:深有同感,“华”家和“夏”家的悲哀不正是整个“华夏”的悲哀吗?

有了这样的“自我提升交互场”,教师还能坚持以“知识权威”自居吗?

四、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而言,大多数情况下,批改作业是一件相当单调乏味的例行公事。偶有兴奋时刻,通常也只是几个“熟悉的身影”所带给的预知的愉悦。然而这一次却迥然不同:不厌其烦地点击着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充满惊喜地倾听着学生们的智慧发言,我的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作为他们的老师,我由衷地钦佩自己的学生。佩服他们敏锐新奇的艺术感知力,佩服他们鲜活灵动的思想情感,佩服他们卓而不凡的独到见解,佩服他们不断进取的探究勇气,佩服他们谦逊治学的求实态度,佩服他们真诚坦率的论辩精神……一句话,学生们对鲁迅小说经典的浓厚兴趣以及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和巨大的学习潜力令我无比震惊!

没有规范形式,照样引领了他们;没有划一步骤,照样点拨了他们;没有量化标准,照样激活了他们;没有“权威”结论,照样提升了他们……

“用网络平台支持鲁迅作品教学”的新尝试,使一向令学生望而生畏的鲁迅作品鉴赏课堂具有了巨大的吸引力,我应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

一、要上好文学鉴赏课,必须充分认识文学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活动主体这一本质规律,应当有意识地将主体性教育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学生主体性发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和核心。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认识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的内在规定性。学生在群体交往中得到发展,通过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我的《药》的教学新尝试之所以得到学生欢迎并取得良好效果,就是得益于教师自觉消除“知识权威”的定势心理,自信地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有效实施发展性教学策略,使学生充分体验“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这一完整的主体性学习过程。

二、文学鉴赏课堂设计宜少“理”多“情”,少“论”多“感”;教学过程应教师少“析”学生多“悟”,教师少“讲”学生多“品”。鉴赏过程中,学生并非白纸一张,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并提供机会展示其原有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积累与积淀。学生文学感悟力不可小觑,其混沌而感性的心灵世界蕴含无穷的神奇想象。教师应当为学生精心设置公平性、公开性、及时性、互动性功能强劲的教学平台,让其主体性鉴赏成果在活动中生成、发展、表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度呈现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巧妙利用学生同伴群体交互影响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师与生、生与生自觉而自然的交流互动场景中悄然实现自我提升———这当是另一意义上的“润物细无声”吧?

学生并非生来拒绝经典,拒绝鲁迅。时代的物欲横流、社会的功利浮躁、經典的政治解读固然是其怕读鲁迅经典的深层次原因,而教师过于倚重的知性化分析、熟练操作的规范性思维程序、潜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样严重制约了学生与鲁迅经典的平等对话。不能自由“发声”,自然消减了情感共鸣;不能任意鸣“不平”,自然失却了精神的冲击;不能随处彰显个性,自然封存了心灵的启悟。这样的教学过程,只会使鲁迅作品永远成为隔世古董,让学生心生厌倦,令教师徒生伤悲。经历了两次新的思索与实践,《药》的这一教学案例似乎可以表明,用网络平台支持教学,真正让经典穿越时空,应当成为信息化时代中学语文鲁迅作品乃至所有其他经典作品教学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研讨鲁迅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孔乙己
网络平台下家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