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蓝田如何办好农村教育

2007-04-23 16:27吕志军孟学君王荣
人民教育 2007年19期
关键词:梯次蓝田评价

吕志军 孟学君 王荣

编者按蓝田县是陕西省西安市市辖县,是全国19个副省级城市中唯一的贫困县,全县年支出1.8亿元,财政收入却只有5000万元。过去,蓝田教育一直处于西安市13区县倒数第一位。但在短短几年后,蓝田的教育业绩便连创新高,在西安市的位次不断攀升!贫瘠的西部,获得如此佳绩,蕴藏着什么奥秘,是什么使教育摆脱了经济的贫困而快速发展?蓝田教育人用自己的创新实践给出了响亮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就蕴含在他们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中。

蓝田,全县2007平方公里,塬、岭、山区占去了80%。全县有学校近500所,学生11万人,教师6285名。把教育办好,办出成效,是国家的要求,是老百姓的愿望,也是考验当地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蓝田县委、县政府含辛茹苦,励精图治,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为教育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4月,蓝田县医院像往日一样,看病的人来来往往,一切都有条不紊。这时,一对夫妇抱着小孩匆匆进了医院。孩子捂着腮帮子,疼得龇牙咧嘴。经诊断,孩子患了腮腺炎。这病是传染病,在孩子中间传染起来速度极快。医生看完病警惕地问:“你是学生?”孩子点头说:“班里好几个同学腮帮子都肿了。”家长嘟囔道:“我娃一直好好的,说不定就是别人传染的。”病患走后,凭职业敏感,医生意识到会有流行病暴发,这可是个大事。他想到了一个人:县委书记王新法。

王书记正在医院打吊针。病床上的王书记因过度劳累,显得很憔悴。医生叫醒了王书记,告诉他刚才的情形。王书记当即用手机拨通了秘书电话:“通知县长、教育副县长、教育局局长、卫生局局长、防疫站站长,说我有急事在办公室等他们商量。”合上手机盖,王书记拔了手上的针头,套上衣服赶往政府大院。刚进办公室,秘书就匆忙进来:“大家都在政府常务会议室。”“赶紧走,这是大事!”王书记立即冲向政府常务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在讨论的教育局局长田征说:“疫情刚刚开始,已经有两个乡3所学校二十几个学生感觉严重不适,要马上采取措施。”卫生局局长说:“现在医药很贵,对腮腺炎和水痘这种病,不仅要治已发病的,更重要的是大面积预防,这需要一笔钱。”“能不能想点办法?”教育副县长戴宏科把头转向财政局长。有人插话说:“要不,向学生收点费用?”“砰”,王书记推开门,扫视了一下在座的领导:“谁说要向学生收钱?这么大的事该告诉我一声,要是疾病大面积流行,怎么向老百姓交代?”大家都愣住了。秘书小声说:“你正在输液,大家想让你多休息,就……”王书记打断秘书的话:“先不说这个事。看病的事,现在就要动手,钱,政府想办法解决!治病要紧!”

因为政府的果断决策,一场腮腺炎和水痘的大面积暴发被遏止了。王书记事后在总结会上告诉田征:以后不管教育上有什么事,都要及时告知他,必要时可以越级汇报,因为教育无小事。

道路“村村通”工程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蓝田仍在为怎样保证大家的工资不拖欠而发愁。蓝田是个贫穷的农业县,在全年不过5000万元的财政收入中,教育是全县最大的投入领域。全县教师一年的工资需要8000多万元,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支出需要1000多万元。就是把所有收入都划拨给教育也远远不够。国家任何一项利民措施的出台,都要有投资作为支撑,要有地方政府投入配套的资金。“村村通”工程也是这样。王书记和县政府的领导探讨过这件事,结论显而易见:对于这个项目,有钱要上,没钱也要上。在统一了思路、确定了筹款途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后,王书记又提出了不同意见。

王书记对蓝田的教育很熟悉,他稍有闲暇,就会拉着教育局长田征往学校跑。他的司机说:“车上常坐的,有教育局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有时还拉上教育副县长。教育的事就是他的事。”无论是教师节、教育年度表彰会,还是中国西部蓝田教育信息网站开通,教师座谈会……他都到场。对长期患病的教师,他要去看望,并说:“穷县不能给老师富裕的物质条件,还不能给他们一句温暖的话吗!”

王书记请“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研讨会。会上,他明确提出:“要修路,务必先把道路修到学校去!”争论很大,关键是资金问题。

王书记说:“如果以后再有疫情、火灾、水灾等事故发生,学生急需疏散,救援人员急需进入学校,道路不通怎么行。校园安全天天喊,要务实地为学校做点事。没通公路的学校存在隐患,应该借‘村村通工程予以防止!建设新农村,教育是关键。”大家细细揣摩着王书记的话。

政府决策下的蓝田,如今所有的学校几乎都通了公路,最遠的道路,也控制在距学校50米范围内。在偏远的深山,那些实在无法通路的学校,也在全县校点布局调整中进行了有效的补救。

在县域经济滞后、财政困难情况下,蓝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顺利完成了“两基”达标、危改工程、“两基”复查验收工作。一直保持着对教育“三个增长”的优先保障。对国家下拨的“两免一补”款项,县财政从未挪用过一分,总是及时全额划转。2006年,为教育多方争取筹措资金5658万,“十五”期间,投资总额达2.3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施行后,蓝田率先启动。受惠群众敲锣打鼓地庆祝,打出了“锦涛书记,咱老百姓拥戴您”的横幅,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在经济困难的蓝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至少配有一台电视和电脑。许多学生用的桌凳是旧的,教室是简陋的,但他们接触的世界却是崭新的。

2006年2月27日晨,田征在办公室,思考他提出的“教育教学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简称“梯次发展评价”)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一阵敲门声后,进来了一位不到40岁的中年男子。说实在的,田征不喜欢在思考问题时有人拜访。来人并未寒暄就落座了,满屋子打量起来。“听说你练书法,今天一见,果然很有风采。”田征递水杯时愣住了:“你怎么知道?”“呵呵,我是从秘书那里知道的。”“你是?”“我是李毅,昨天刚到县政府报到。”客人又是爽朗地一笑:“嗨,过两天才开会宣布呢,今天先到你这里来看看,熟悉熟悉情况。不了解教育,怎么当得好这个县长啊。”田征一听,大吃一惊,新县长到任,还是过年时节,自己没去拜访,人家先找上门来了,太没有“政治敏感性”了!

李毅县长是2006年2月26日到任蓝田的。当时田征推出的“梯次发展评价”正搞得如火如荼。是的,在经济欠发达的蓝田,不抓好教育,经济即使赶上来,也没有后劲。教育历来是经济发展的后盾。李毅了解到王新法书记这些年在教育上倾注的心血,也了解到田征敢于提出“穷县要办大教育”的坚定决心,他很欣赏这个有魄力的汉子。“听说你今天在,我就来了。希望没有打扰你啊!”李县长说。

李县长临走送给田征5句话:“搞教育,要以创新为灵魂,以素质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保障,以管理为抓手。”田征暗自庆幸:有这样的好领导,我更要好好地工作了。

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戴宏科,平时为人和蔼可亲,但这次他对秘书发火了。他从焦岱乡风尘仆仆地回来,刚从加蓬华人华侨协会那里争取到了10万元,给焦岱乡做校舍维修。老百姓高兴得在捐款仪式上舞起狮子,协会代表被感动了,又把捐款增加到20万元。戴副县长主持完仪式回到办公室。秘书送来一份要转发的市上的文件。县政府两级领导都签过了,他签上字就可以往下发。他看了文件,把笔扔在桌子上:“文件这样转发不等于一纸空文吗?”“文件的格式固定,措词也符合转发规范……”秘书莫名其妙。“我是说这样转发,没有考虑到把文件精神和我们县教育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蓝田是个穷县,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不把我们的情况写进去,不申明县政府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办法,这不是一纸空文吗?”戴副县长有些激动。“那把存在的问题写进去,面子……”秘书说。“问题不解决,哪里有面子?面子要用工作成绩去争取,那是对教育的责任和良心!”喝一口水,戴宏科又说,“我们不敢浮躁,有了漏洞赶紧补,补好了,老百姓才能信任你,支持你啊!”

秘书立即打电话叫来田征,和他商量重拟转发稿。戴宏科拿起笔对秘书说:“你回吧,这事我们俩来。你明天早点过来,转发时间误不了。”秘书背转身,朝田征挤眼:“你们又得加班了。”随后,送来几包方便面,轻轻关上门走了。戴宏科说:“老田,你说,我来改。”“戴县长,跟你干活,方便面把我吃怕了。”田征笑着接应。

蓝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就是这样,尽心竭力地为蓝田的教育服务,坚持“三教统筹”,大力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全县形成了尊师重教、教育为先的浓郁氛围。

陈恩财和孙有堂是《蓝田教育通讯》的编辑。1986年的一个夏日,两人去孟村高中了解完情况,打算坐长途车回蓝田县城。俩人走了一程,到了公路已是气喘吁吁。陈恩财对孙有堂说:“旁边是白村中学,咱们去那里歇口气讨碗水喝。”他们没想到,这次“讨水”却给蓝田“淘”出个人才。

接待他们的是个年轻后生,个头不高,浓眉大眼,略带羞涩。两人边喝水边和他聊起来。孙问:“学校去年得了全县教学第一名,怎么做的啊?”后生回答:“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实行了量化管理制度。”“量化管理?什么样的管理啊?”后生解释说:“把日本石川馨教授的《日本的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应用到学校管理中。就是在学期初,给每个教师的工作确定所要达到的质和量标准,不同的质和量有不同的赋分。学期末,把分加起来形成各人的总分,再根据分值高低给予奖罚。”陈、孙二人瞪大眼睛:这可从没听说过,“有效吗?”他俩半信半疑。“去年我们得了第一,今年的情况会更好。”后生肯定地回答。“这是谁搞的?”后生脸红了,“我,刚搞出来,还在摸索哩!”“你是?”“我叫田征,是教导主任。”两人当即说:“告诉校长,我们下周组织人来学校听课。”

这所学校,总体师资力量不如当时的安村等学校,一直名不见经传,去年得了第一,只想着是偶然。听田征一说,看来并不那么简单。两人回到县城,很快邀请了县里各个学科带头人,第二周进驻到了白村中学。孙、陈二人搞调研,学科带头人对口听课。

结果让人吃惊。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把较大一部分时间用来师生讨论,有的把讲授和练习结合在一起。田征的课堂教学更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把顺口溜、快板、演讲等形式,巧妙地和语文教学结合为一体,激情澎湃,生动有趣。学校施行的量化管理,让人人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奖罚有理有据,公平合理。

很快,孙、陈二人关于白村中学管理教学经验的长篇通讯在《蓝田教育通讯》发表,引起全县轰动。一时间,来白村中学学习的人蜂拥而至。“量化管理”成为耳熟能详的名词。蓝田县于当年下发文件,全面推广白村中学经验。年仅28岁的田征,成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教育新星。

20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恩财仍难掩激动:“白村中学的管理和教学经验现在看来,虽已司空见惯,量化管理也存在弊病,但在当年,可是振聋发聩的。要不是为了讨那碗水,会错过这个好经验,也会错过田征这么好的一个人才哦!”

量化管理存在弊病?田征在上任教育局長前就搞得很清楚了。量化是个机械的东西,缺乏灵动性。放在人性化的人手里,是宝贝;放在古板的人手里,就变得不近人情。白村的量化管理,不是生硬制度,而是柔性的人性化管理。白村中学近20年保持着“蓝田第一”,是刚性制度和柔性管理结合的结果。从教导主任到副校长,又从校长到教育局长,田征始终在思考:怎么给制度本身注入人性化和创新因子。

一个崭新的理念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了。

2002年一天的午夜11时,王小战接到田征电话,“快来,我在局院子等你!”田征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叫他。他知道局长这几天正在写论文呢。王小战赶到教育局门口,远远看见田局长抽着烟,在一根电线杆下快步转着圈,他挥手打招呼。田局长走过来,拍着小战的肩膀说:“我终于想出来了,就叫‘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概括说就是‘梯次发展评价!”田局长把小战的肩膀拍得生疼,“不容易啊,整整20年了!”田局长的眼睛泛着光。小战和田局长一起来到办公室,田局长拿起桌上厚厚的一沓稿纸,急切地说:“请你帮帮忙,赶紧打印出来吧!”

梯次发展评价是教育教学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体系的简称。它由量化目标管理逐步演化而来,是一种全新的建模思想体系。它倡导认同差异、彰显个性、因地制宜、共同发展,力主改变管理评价零敲碎打的单一做法,反对“搞平衡”和“中庸”思想,力戒“平均主义”和“一刀切”行为,注重科学的管理评价模式与完美的人性化环境的有机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认同差异基础上,确立管理评价着眼点和立足点,寻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认同的结合点、切入点、突破点。以科学的管理评价培育生长机制,以发展的标尺评判事物变化,促使各层面管理对象实现螺旋攀升、全面推进、整体提升。

它的管理评价方式,包括三个维度:纵向管理评价、横向管理评价和目标向管理评价。纵向管理评价解决“是否提高”的问题,横向管理评价解决“是否发展”的问题,目标向管理评价解决“是否超越”的问题。这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三维立体网络结构体系,意在综合评判管理对象客观现实发展———纵向考查绝对发展增量,横向考查相对发展增量,目标向考查“最近发展区”发展增量。

“梯次发展评价”体系创立后,得到教育专家高度评价。《陕西教育》评价“贫困地区可用,发达地区也可用;前50年可用,后50年仍可用”。《各界导报》认为,不仅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可以指导教育实践,对其他行业管理也具有借鉴价值。

2002年,田征通过竞争上岗出任蓝田教育局长后,开始在全县推行“梯次发展评价”体系,从此,蓝田教育开始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白玉稳到尧山中学3个月了,和往常一样,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猜测:新校长可能要延续过去的做法,不会有什么大动作。而对于白玉稳来说,这只是战前的寂静。

尧山中学离史家寨中学不远。白玉稳在史家寨中学当校长时就和尧山中学过往密切。但他知道,过去他是个局外人,而现在他身处其中。

教育局调他来当校长是寄予厚望的。局党委副书记王仲辉说:“田局长历来重视人事工作。他认为,事情的成功在人。人用对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田局长上任初,就组织了百人调查团,花费一个月时间,对全县所有学校进行摸查。然后让学校推荐优秀的年轻人,召开“选贤任能”演讲会,用公开竞争方式选拔领导。于是,140名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这一招,降低了校长层的平均年龄,提高了学校的领导水平和创新能力。紧接着,经公开考核,把不合标准的167名中学教师进行分流,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田局长顶着压力搞人事制度改革,为的是更好更快地发展和夯实“人”的基础。“蓝田不能只有一个白村,应该有更多的白村涌现。”这是他最有力量的话语。

尧山中学过去成绩一直靠后,原因是管理问题。人心不齐,斗志不高,目标虚设,学校整体“歇菜”。收割庄稼要有把好刀,搞教育也一样:先配备好带头人,这就是庄稼人的刀。

白玉稳腹部疼痛,但他使劲按着,去找杨军涛、樊俊峰、白明亮,让他们直接上初三。这3人大学毕业没几年,一下子成为毕业班的英语教师,让人瞠目结舌。白玉稳说,“我们都是从年轻时过来的。没有压力,怎能茁壮成长!”杨、樊、白3人也有压力,白玉稳鼓励他们打消顾虑,同时,又对重要岗位一一进行了重组。

人配备好了,接下来是干什么、怎么干?田局长的“梯次发展评价”,以评促管,管评结合,尊重实际,分类定标,适合学校管理。白玉稳把刚当教师、有热情但经验不足的教师,定为“初发展型”;把有一定工作经验、教学理念比较新颖的教师,定为“发展型”;把经验丰富、但思维有待进一步激活的教师,定为“优先发展型”。为他们分别确定培养计划。无论哪一类型的老师,只要一年有明显进步的就奖励。白玉稳还成立了评审小组,定期核对目标落实情况,履行提醒、建议、登记等职责。

一年大刀阔斧的工作,使尧山中学从全县第27位次上升为第13位次,英语单科中考成绩跃升到第五位;过去,学生无一人获过县级以上奖励,现在,在市县各类学科竞赛中,有近百人得到了奖励;学校也历史性地站在了县里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

领奖下来,田征和白玉稳开玩笑:“玉稳,这回肚子不疼了吧?”白玉稳说:“多亏有你的梯次发展评价,我还撑得住。”田征谈起工作铁面无私,但谈起生活却是谈笑风生。“你这是撑得住老百姓对你的重托哦!”北关小学赵润学校长给白玉稳帮腔:“谁说不是,我现在就轻省多了。”

北关小学和县教育局一墙之隔,一到评优晋级,老师会踏破教育局的门槛。赵润学校长关手机,离学校,躲领导。评优晋级和工资待遇直接挂钩,一年名额就几个,谁不想往里挤?他受不了这份“热闹”。

2003年开始,他不用躲了。在梯次式管理评价理论指导下,校委会把教师分3个层次,分别从18个方面提出目标。对校领导层和后勤,也把校内和校外情况进行比较,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整体上实行过程评价,结果张榜,年终考评兑现。学校一下子“安静”了。“局里给几个指标,就在榜上从上往下数几个。你说我还躲什么?平时的工作情況都明摆着,人人都知道。这多省心!”赵润学说。“我们也省心啊,真要感谢田局长!”说话间,后面的韩杰、汪丽老师也插话进来。

韩杰是安村初中初一2班班主任。这班50多个学生,情况千差万别。刚毕业的她压力很大。梯次发展评价施行后,依据“实事求是,就近组类,按类定标”的指引,她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依照学生的道德品质、习惯兴趣、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作ABC3个层次,施以不同的教育。A类学生,自制力强,学习主动,让他们开阔眼界,寻求拓展;B类学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呆板,偶有懒惰,让他们发展求异思维,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C类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厌学,对集体不关心,有自卑感,让他们完成基本的作业,挖掘长处,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学期末,设置进步奖、优秀奖、特长奖等奖项,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分别予以奖励。经过努力,班里学生自信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有了凝聚力,混乱局面得到改观。“过去看后进的学生,是恨铁不成钢。现在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宝贝,都具有独特之处,就像璞玉一样需要耐心雕琢,用爱心去呵护,都能成为美玉。”韩杰的话引得大家一片掌声。

汪丽向田征讲述了自己实施梯次发展评价的做法,田征认真听起来。

她首先对学生进行“星级”分类,写作基础差的“一星级”,办法是“低起点,补台阶,扶着走,多鼓励”;写作一般的“二星级”,方法是“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重反馈”;写作能力强的“三星级”,办法是“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

写前采取小组探究合作,4人一组,以“一三星二二星一一星”搭配结构,讨论怎么写,优势互补,组内异质,相互引导,互相触动。

写作中,她对“三星级”学生,只要求打腹稿,当堂完成,重点指导写出创意、写出生动;对“二星级”学生,要求列出提纲,打好腹稿,当天完成,重点指导写出真情实感;对“一星级”学生,要求列出提纲,打好草稿,誊写本上,一周内完成,重点指导写得通顺连贯。就这样,各类学生都可以轻松完成作文了。

改评作文,首先教给学生方法,以自己批改的作文为范例;其次学生交换修改,给所修改作文写评语。三星级改二星级的,二星级改一星级的,一星级改三星级的。每个学生在看别人作文时,也和自己的作文比较,劳动成果又被别人认同,心理得到满足,协作激情逐渐高涨。

作文改完,她让学生把原稿和修改稿抄好,装订成册,供同学们传阅。同时组织作文、修改评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夺星擂台”评比。同时,她设立好多奖项,如:最佳开头奖、最佳结尾奖、最佳细节奖、最佳字体奖、最佳构思奖、最佳态度奖等。在合作小组间设立进步奖、合作奖等,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她还让学生把习作拿回家,让家长写评语,学期末为孩子作总结。很快,学生达到了预定目标,会重新调整星级标准。这样,学生学得积极,她也教得有兴味。

“就是要这样啊!让每个学生都主动起来,让每个人都奋发有为,这就是梯次发展评价的目标嘛!但要记住,‘类只是教师心中对学生分的类,不能让学生知道,不能因分类伤学生自尊。”田征对汪丽说。同时又对几个校长叮嘱,“对教师的分类也一样的哦!”

田征提出的“梯次式管理评价”,在副局长郭拴民主持下,由基础教育科负责,研制了《教育教学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实施办法》,对高中、初中、小学分别制订了《梯次式管理评价方案》,提出高中、初中、小学3年教育质量全面发展指导目标。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名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教风、校风、学风发生了深刻变化。义务教育普及率显著提高,高考成绩逐年提高,蓝田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

侯宏刚当教师没几年,就创办了学校第一份报纸《碎石周刊》。报纸除发表老师的文章外,更多版面展示學生风采,效果很好。学校领导对他很赏识,为让他尽快成为教学骨干,把初一2班交给他。在他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他的班惹事了。

学校搞基建,侧门拆了,临时用一个简易的木栅栏挡着。栅栏被他班学生阿伟踹了个大窟窿。

第二天晨会,侯宏提到这事,阿伟“呼”地站了起来,“栅栏是我踢烂的,你看着处理吧!”侯宏本想给他个下马威,却先让他给了一棒子。这情形可没料到。侯宏感觉:这孩子和别人不一样,索性顺水推舟:“好!既然你有勇气站出来,我就表扬你,你主动承认错误,而且拳脚了得……”犯了错误还表扬?教室炸了锅。在学生们争论时,侯宏有了主意,“这事大家讨论一下,我们以后再处理。”

经过了解,阿伟的家庭特殊。父母在外打工,由祖父母照管。老人从小娇惯他,因而性情骄横。上小学时就谁都不放在眼里。那天走到栅栏前,有同学激他,“你不是啥都不怕吗?有本事把这门踢坏!”阿伟想都没想,就一脚踹了过去。

事情发生了,侯宏开始琢磨对策。“最重要的是让他先信任我,然后再慢慢改变他。”侯宏思忖。阿伟的文化课较差,侯宏上完课,总走到他跟前询问,不懂就再讲给他。班会上,侯宏针对性地传递出一个信息:所有同学的过去,我都不会在意,而今天和明天的你,才是我最关注的。

阿伟开始有变化了,主动跟侯宏接触,对班里的事明显关心起来,对待同学也友善了。侯宏在施爱的同时,开始“进攻”。

学校举行篮球比赛。阿伟个子高,身体壮,侯宏把组建篮球队的事就交给他,阿伟愉快地答应了。侯宏说,“这事关集体荣誉,我们要约法三章:1.不能影响学习;2.必须坚持锻炼;3.不能半途退出。”阿伟应了。他很快组建队伍并开始训练。一个月后。阿伟像变了个人,迟到现象没有了,早早到校练球,能安静地坐在教室了。他把训练安排得很周密,还请体育老师作辅导。看到变化,侯宏暗自高兴:阿伟不是不可救药,关键是方法,教师要给他关注和信任。

比赛如期进行。场上的比分预示着冠军在招手,但下半场风云突变。由于对一个判罚不满,阿伟先和裁判理论,最后竟把球一摔,弃场而去。结果,冠军非但没拿到,“文明班级”评选也因此被一票否决。

侯宏在宣布这个消息后,班上所有人都哭了。阿伟独自坐在角落里,一句话不说,同学们都回家了,他还没有动。侯宏没去劝他,这个结果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通过这件事让他知道,他的一举一动和集体的利益密切相关,他获得了大家的信任,也应珍惜大家对他的信任。

侯宏写了张纸条塞进阿伟手里:“正视失败,从头再来。”这以后的活动中,班里接连夺取“文明班级”流动红旗,阿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那个踢破的栅栏也被他修补一新了。

在杨锐的办公桌上有一张照片:绿茵茵的草坪上,一个稚气的男孩斜靠她的肩旁,幸福地笑着,如同一对母子。这个男孩,就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学生小昊。

初见小昊是在5年前。杨锐是华胥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在接收新队员仪式上,她宣读新队员名单,孩子们依次兴高采烈地走上台,列队准备宣誓。当她念到“小昊”时,却久久没人上来。有同学轻声告诉她:小昊在教室。杨锐想,没来就算了,领导和家长都在等着呢。但想到戴上红领巾是孩子向往的事,怎么会不来呢?她请大家稍等,然后直奔一年级教室。空荡荡的教室里,一个男孩子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肯定是小昊了。她生气地说:“没听到广播叫你吗?你怎么回事?”小昊惊恐地从座位上滑下来。杨锐惊呆了:他的脊背严重弯曲……原来是这样。她长出一口气,拉起小昊的手说:“走,我们去戴红领巾!”杨锐握紧小昊的手扶他下了楼梯。小昊蹒跚着走到台前接过红领巾,脸上漾满了笑容。

后来,杨锐做了小昊的班主任,关心他,鼓励他,让同学们从生活上帮助他,还让他当了班干部。

“六一”前夕,杨锐班的同学们排练舞蹈。“真好!”当她专心指导大家动作时,有人叫起好来。杨锐扭头一看,是小昊。他看得又是高兴又是羡慕。“你想表演吗?”杨锐问。大家一下子笑起来。小昊一跛一拐地跑出了教室。杨锐心里不是滋味: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活动,更是一种让每个儿童都享受到应该拥有的尊重和快乐的心灵对话。她记着田局长的叮嘱:分类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残疾孩子需要关爱,身体健康的学生也需要正确引导。

她想了一个办法,随即召集表演的同学商量取消舞蹈。孩子们遗憾地说:“都快排练完了。”杨锐说:“舞蹈节目多,缺乏新意,小品新颖,让小昊也参加。”大家瞪大眼睛。“小品以环保为主题,让小昊饰演一位维护环境卫生的老爷爷。我们能行,小昊也一定行。”孩子们同意了。孩子们装扮小昊,给他戴上一顶旧帽子,用棉花做了个假胡子……

汇演那天,当小昊以淳朴、逼真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时,整个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节目获得表演第二名,孩子们和小昊击掌相庆。

5年过去了,小昊上了六年级。杨锐重新回到少队部工作。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杨锐在办公室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报告!”开门一看是小昊。“老师,照相。”杨锐说,“我照过了啊。”小昊腼腆地说:“我想和您合照一张。”杨锐爽快地答应了。她蹲下来,让小昊斜靠在自己的肩头。“咔嚓”一声,这一瞬间永远定格下来。

教育最重要的是关注每个人的发展。怎样关注?在梯次发展评价的指导下,蓝田教育人把教育当作值得一生守卫的事业,用对学生无私的爱作基础,因人施教,让每个学生学会做人,健康成长。教育在他们的演绎下,成为了一种艺术,成为了一种信仰。

张忙安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教育局工作。后来,他被安排到文姬中学做了校长(现任小寨乡初级中学校长)。这天,他去了趟工程队队长家,学校教学楼的楼顶一下雨就漏水,学生没法上课。找工程队核算了一下,维修费上万元,可学校的账面是空的,怎么办?校领导们凑来凑去,只有3000多元。他硬着头皮找工程队,队长说先开工,以后有钱再还。楼顶修好了,钱却还不上。队长拍着他的肩说:“队上节约一下,别着急,学生上课是大事。”

這天,副校长告诉他:“田局长来电话,说和戴副县长讲好,更换咱校容量小的老变压器的5万元明天到账。”张忙安乐了:“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刚坐下,坏消息又来了。教导主任汇报:初二1班的王某3天不来上学了。张忙安问:“什么原因?”教导主任说:“班主任家访过,王某说父母亲到外地干活,过一段把他接走。”张忙安急了:“这是啥想法嘛?去看看。”两人叫上班主任去了王某家。王某家门锁着,邻居说他出去了。张忙安说:“分头找找,不敢出事的。”找遍了东南西北几条大街,没有。当3人又回到了王某家门口时,王某理发回来了。3人和他聊天,苦口婆心规劝,王某终于答应:继续上学。

文姬中学每年接收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入学近200人,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梯次发展评价体系在目标制定中,对各校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辍学、防止学生流失的要求。在评价中实行“巩固率”一票否决,对“巩固率”不达标的学校取消评选先进资格,对“巩固率”大幅度提高的学校,设立“义务教育普及率提高奖”。这使得留守儿童上学难、贫困地区控辍难等问题迎刃而解。2006年,蓝田县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6%和98.2%。这在贫穷的山区是罕见的。

5个年级的36个学生,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互不干扰,互相帮助。这是黄养丽的能耐。今年42岁的黄养丽,是九间房乡流峪寺村村小唯一的老师。两年前,他从家乡的教学点搬来,和女儿一起在此安家任教。

村小有4间房,3间做教室,1间隔作两部分,前半间是村医疗站,后半间是他的宿舍兼办公室。36个学生来自七八个自然村,最远的离校10里路。上午课结束,他赶紧给全家和从教学点带来的5个孩子做饭;下午放学,要把几个孩子送到村口,因路上有条河,学生万一掉到河里就不得了。有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孩子,要背回家;送他们回来后,还有另一路上的几个孩子要送过山梁。回校后,吃完饭,夜就深了,女儿早熟睡了。后来,他在教室后支了张床,路远的孩子不用回家。为了遮风避雨,他把教室窗户上的塑料纸换成玻璃,还把教室的墙壁粉刷一新。

每天,他捏着粉笔把裂缝的黑板分作5块儿,轮流给5个年级孩子上课。一周科别12门,他摸索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法。每门课,老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老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后来,在田征梯次发展评价思想启发下,他对课程排列作了调整,更加注重教学层次。低年级上课,高年级温故……慢慢地,高年级学生成了低年级学生的老师。他又调整学生座位,学优生和学困生交叉搭配,互相辅导。整个教室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网络。

从教27年,他始终如一。学校没出过一次事故,没有一个学生失学,他的教学成绩年年名列前茅。

6月28日,他接到通知到县上开会。刚跨上长途车,学生就涌过来,抱住了他不松手。他莫名其妙,学生说:“您要被调走,我们不让您走!”黄养丽说:“没有,我是去开会。”学生不信:“您是要走,您走到哪里,我们跟你到哪里!”学生哭了:“老师,别撇下我们,我们都听您的话。”家长们也赶来了,把他从车上拉了下来。“调您的文件发到村上,您不能走啊!您走了,孩子们怎么办?”黄养丽好说歹说,大家才放他上了车。

开完会回来,他刚出现在操场,学生和家长一下子就围上来。家长使劲地鼓掌,学生把用红墨水染成的纸撕碎了当花瓣,一把一把撒向他。

黄养丽最终没有离开。蓝田有近百所学校(教学点)地处山岭地区,最远的距县城近百公里。山岭地区教师超过2000人,他们长年驻守深山,工资微薄。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艰苦奋斗,凭着一颗爱心和一种精神,改变着教育的面貌,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在蓝田人看来,教育是让所有百姓受益的平台,是文明、知识、新风、精神传承的桥梁。教育者承担着感染和改造社会的责任。努力付出,终会收到丰厚的回报,而恩德相报,让社会更加健康和谐。

山越来越陡,路面越来越窄。8月的天气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已经走了40多里山路了。张春成老师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拿草帽扇着风。

这是他第三次去小朋家。小朋初中毕业后,父母就想让他去打工。“十几岁的娃娃就打工,太可惜了。”他想,“都是贫穷造成的。田局长多次强调,要脱贫,首先要让孩子坐进教室,学到知识。”张老师站起来,继续向前走去。

几间破破烂烂的房子出现在面前,终于到了。张老师一屁股坐在小朋家的檐坎上。小朋和他的父母赶忙迎出来。小朋的父亲说:“从草坪到这里,一趟50里,不叫娃跟你去,老哥我心里过意不去啊!”

为了争取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负责这项工作的副局长刘均孝曾深入各中小学,解决存在的问题。许庙初中校长崔明坤说:“现在,全县各乡镇中小学的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已覆盖了全县80%以上的地区,为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为农服务创设了一片新天地。”

许庙乡地处秦岭北麓,由15个自然村组成。许庙中学是这个乡的最高学府。副校长刘润社这天没课。一大早,他骑上摩托车,把刻好的盘小心地揣在怀里,装有VCD机的盒子结实地绑在摩托后座上(全乡只有一台VCD机),对崔明坤说:“你在家好好增加大家的磁性啊!”“增加磁性”是学校流传的一个典故。田征一贯要求對人的管理要人性化。自从学校配备了电教设备后,崔明坤就借冷冰冰的机器搞暖融融的人性化管理评价。他要求老师用电脑备课,一学期要把最拿手的课录下来,大家对着录像自评、互评,学校再择优推广。课上得好的录像大家争着看,课上得不好的录像被冷落,老师们戏称“磁性不强”。崔明坤在总结中借老师的话,要求人人要不断增加“磁性”,做个“有吸引力的磁铁”。

刘润社到了村民刘军昌家,刘军昌是学校帮扶对象之一。他家有20亩土地,收入微薄。刘军昌和老师们做过调查,偏僻乡村的信息闭塞,要帮助乡民想致富新法。老师们决定给他们信息、出点子,排除困难。学校从信息收集开始,组织培训,分析市场,寻找定位,联系专家指导。在老师们帮助下,乡民们开始获取效益。奶牛养殖户,也从学校下载的资料中学会了用“青贮”饲料喂养,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奶量。

看到周围乡民聚拢来,刘校长把VCD接上电视,开始播放农作物的知识片。刘润社又把一些致富信息交给刘军昌,说“你看完了分给大家,谁有兴趣,就来学校找我们。”

草坪初中校长郑成龙说:“当初,为我校成立技校分校,田征局长和张掌群副局长多次下来考察,张副局长亲自和我去西安联系陕西工程科技技工学校,经过努力,我校终于建立了分校,从2004年至今共招收了200余名山区困难学生就读,已有150多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把学校办成乡村的“文化传播中心”、“知识信息中心”和“为农服务中心”。办好一所学校,辐射一片天地,富裕一方百姓。这是蓝田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为农服务政策的实践要求。像许庙一样,现在蓝田每所学校都承担了服务“三农”任务,日校办夜校,一校挂两牌,在开展“绿色证书”教育、毕业生职业培训的同时,结合学校所在地经济状况,采取以小学为阵地、一校包一村、一师包一户的办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民教育搭建平台,加强农民致富技术指导与培训。至此,蓝田每年通过各种方式培训的职业学生2000人左右,农民脱盲率达到98%以上。华胥乡已建成万亩樱桃园、千亩大杏园,泄湖乡成为陕西大樱桃基地。农民的收入普遍上升。

蓝田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蓝田的社会面貌,而社会各界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着蓝田教育。

在蓝田采访时,记者时时被洋溢在蓝田教育人脸上的笑容所感染,被蓝田教育人崇高的使命感、执著的事业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热忱的支持所感动。蓝田上下一心,脚踏实地,冲破贫困困扰,用他们的智慧和精神抒写着一曲教育的壮歌,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淋漓尽致地阐释着教育的内涵。

这一切,令人振奋,更让人深思!

猜你喜欢
梯次蓝田评价
小学语文朗读梯次训练教学方法初探
考虑再制造设计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决策研究
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规模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急躁的人
阿左旗“梯次”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
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