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春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大多数人在从吃饱向吃好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营养知识,把“吃好”和“好吃”等同起来,丢掉了传统饮食习惯,摄入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及高糖类食物,结果出现了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那么,应该怎么“吃”呢?下面就谈谈我们传统的饮食习惯,或许可以助您更好地抗击糖尿病。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同时倡导饮食有节,不可暴饮暴食,避免五味偏嗜。
吃什么?——五谷为养畜菜果助
五谷为养:在我国传统饮食中,五谷杂粮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即以粮食为供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这种膳食结构模式和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的膳食结构模式相比,其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五畜为益:益为补益的意思,五畜有益于五脏精气。就是说以动物性肉食作为人体供养的必要补充。每天进食适量的肉、蛋、奶、鱼等食品,有利于儿童发育、生长;有助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补充;有利于营养缺乏及体衰病人恢复体质。
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是指蔬菜水果的营养物质对脏腑有充养、辅助作用。果蔬含有人体必须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的酶,也主要依赖果蔬。
怎么吃?——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就是说吃饭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以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饮膳正要》提出:日食以三餐为宜,早餐早,中餐好,晚餐少。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饥饱失度。如《黄帝内经》所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讲的是过饥的害处。《内经》还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则是过饱的弊端。祖国医学认为进食过量,则脾胃负担过重,食积于胃肠,日久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害,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就不能化生,就会产生疾病。如《内经》曾指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饱食”和“大饮”就是饮食过量失于节制,因此导致了“肠澼”或痔以及气逆等病症。
谨和五味:药物有四气五味之分,食物亦有寒热酸甜之别,人的体质又有虚实寒热之异。因此祖国医学非常讲究饮食的性味对健康的影响。四气是指药物或食物寒、热、温、凉的不同特性。五味是指药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的不同味道(药物五味不一定和尝到的味道完全吻合)。若过食辛热温燥之品,脂肥煎炸食物不绝于口,就容易助热化火生痰,煎灼津液,就会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靠“天”吃——天人相应四季食养
饮食调理应随着四季气候变化而变更。一般来说,春天万物萌生,可食大葱、豆豉等食品,以助阳升散;夏季阳盛,应少食辛甘燥烈食品以免伤阴,宜多食绿豆、西瓜等甘酸清润食物,以清热、祛暑、生津。秋季气候干燥,宜少食辛燥之品,多食芝麻、蜂蜜等油润之品以润煤。冬季寒冷,机体阴盛,宜食羊肉、狗肉等温补之品以护阳气。此外,由于人们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食养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如冬季进补时,北方气候严寒,食品可选用大热大温之品,如羊肉、狗肉;而南方气候稍温和,食养品则可选用甘温补品如鸡肉等。
由于人的个体差异,食养也要因人而异。如老人脏腑虚弱,饮食上宜清淡为主,食宜暖、软、缓,禁油腻、黏硬、生冷之品,以牛乳及各类粥食为宜,亦可多食甘薯以通便。而婴幼儿、学龄儿童应在原有的全面配伍基础上,相应多食用含蛋白质高的动物食品及豆类,还应多食维生素含量多的水果、蔬菜,以满足身体生长的需要。
(编辑/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