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发展的冲突: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

2007-03-11 07:50常宗耀
学术论坛 2007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矛盾

[摘要]人类在饱尝传统发展道路的惨重教训之后已经开始了深刻地自我反省。人类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其中主要有:人类的无止境需要与人的生理条件有限的矛盾;人类无止境的需要与自然资源有限的矛盾;人类生存需要良好环境与制造和使用技术物必然对环境污染的矛盾;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人的道德缓慢进步的矛盾;国家和阶级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实质便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之间的严重冲突,并导致人的异化。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意义就在于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生存与发展;矛盾;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常宗耀,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100022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7)11—0055—05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其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发展问题上却面临着众多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实质便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之间的严重冲突,并导致了人的异化。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深刻意义就在于它是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本途径。

从近代工业革命至今,时光已经流逝二个世纪多。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超越自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正当人们陶醉于繁荣的工业文明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面临一系列困境: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似乎人类已经走人“增长的极限”。于是,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重新审视。

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大会提出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便消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关于新的发展理念、模式的讨论开始成为热门话题。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主任杜德利·西尔斯的结论是:“调查一国发展情况应提出的问题是:贫困情况怎么样?失业状况怎么样?不平等现象又是怎么样?如果这三方面都已不是很严重了,那么就这个国家而言,无疑已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了。倘若这三方面问题中的一个或两个都更加严重,特别是三方面都更为恶化,那么把这种结局称作‘发展就是一件怪事,即使人均收入业已大幅度提高。这方法当然也适用于未来。一个没有包含减少贫困、失业和不平等现象诸目标的‘计划,难以被认为是‘发展计划。”此后,人们在反思中发现,近代以来的发展观有不少观念是片面的、错误的。这些观念主要有:自然资源无限,自然自我净化能力无限;污染不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经济发展天然合理,无负面作用;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增长越快越好;重视物的价值,忽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由这些观念形成的发展观,是唯经济主义发展观,把社会全面进步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是物本主义发展观,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是自发发展观,经济增长天然合理,无须反思和协调;等等。针对这些发展观,很多人和国际组织提出了不同的批评意见。如亨廷顿认为,发展应该包括五大目标: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落后社会是贫穷的、不公平的、压制性的、粗暴的依附于人的。发展就是从后者转变为前者的过程。”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发展计划(1970~1980)指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对收入和财富实行更平等的分配,以促使社会公正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实际就业水平,更大程度地保证收入并扩大和改善教育、卫生、营养、住房及社会福利设施以及保护环境。因此,社会性质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必须同迅速的经济增长并驾齐驱,而且应切实减少现存的地区、部门和社会内部的不平等。这些目标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最终结果,因而它们被看作是同一动态过程的合成体。”迈尔斯在《人类发展的社会指标》一书中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所应具备的四个方面,即社会平等、区域间的平等和国际平等、不应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注重现在等。法国的佩鲁在《新发展观》也指出:发展是“促使一个民族的实际总产值能够得到连续性的长期增长的各种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的结合”。他认为新发展观的特征是: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是促进一切人自身的发展;不是以经济增长而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经济只是一种手段,人的需要不仅是物质需要;经济的发展须经过文化价值的检验;新发展战略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经济学研究应从人与财富的关系转向着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勒布雷说:“发展作为一种行动,无非是和谐与协调的演进过程中的一系列过渡,即从较少人道的阶段向比较人道的阶段过渡。”这些发展观的转变,实质上都是突破了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这一狭隘观念,扩大了“发展”的概念和范围,是将社会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综合、协调的发展过程。

人们之所以对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就是因为以往的社会发展观很多都是不科学的。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必将导致人类生存出现困境,最后的恶果便是对人类生存的否定。这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冲突问题。其实,生存和发展在本原的意义上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生存即人的生物生命的存在,包括个人生命的正常维持和人类的正常繁衍。人们的毕存条件、牛存状态与生存意义,是生存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这里的生存条件指维持人的生命的基本条件。而人类的发展主要指人类文明的进步。同生存的概念相比,发展概念的外延更广泛,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维持生命的需要,又要满足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既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要满足别人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发展以生存为前提,生存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当生存需要得到起码的满足后,人们才可能谋求发展。发展是生存方式的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各种需要满足的程度与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生存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方式的进步在一定的时空内应当是步调一致、不可分离的。

但是,发展并不是那么乐观。如果人类没有把握好发展的内在规律,那就有可能使发展畸形化并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这是因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和冲突。

1人类无止境的需要同人的生理条件有限的矛盾。马克思说,需要不仅是动物的属性,也是人的属性。人的需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生存需要,一是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维持人的生命机体正常运转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建立于生存需要基础上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高级需要。人的生存需要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内驱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的发展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的、不竭的驱动力。“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矛盾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神秘的汀娜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