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言语形式,它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歇后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结构形式,以描写浅显事象,富含深奥哲理,耐人寻味,因而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特别是其独特的语言结构赋予了汉民族极强的思想内容,这是其它语言所没有的。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把歇后语归入到修辞中去研究,或对之进行翻译方面的研究。因此,通过认知理论对歇后语作心理认知表征的探究尤为必要。
传统上,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从结构上来说,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一般是一个比喻(喻体);后部分说明本意(本体)。就结构联系方式而言,歇后语大致分为两大类:比喻式和谐(同)音式。尽管有不同的分类,它们仍共享同一个语义结构特征:歇后语的前文可视为能指,后文可视为所指。
以下我们将运用概念隐喻、概念合成以及关联等理论对歇后语的认知心理过程作一探讨。
2.现代认知隐喻理论对歇后语的静态认知心理表征
两千多年来对语言感兴趣的学者,诸如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家都对隐喻做了诸多的研究。传统上隐喻被看作是在有限条件下使用的非常规语言。认知语言学的当代隐喻理论提出,广义的隐喻是语言和思想的最基本的成分,是构成常规理性认知活动的概念系统。这也为歇后语的认知静态理解提供了理论框架。
2.1 现代隐喻理论概述
现代隐喻理论的划时代著作是Lakoff 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思维问题,因此从广义上来说,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与思维之中。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构建的,人的行为是通过隐喻构建的,因此,语言也是通过隐喻构建的。Lakoff认为隐喻是概念系统中从一个认知域“源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的跨域结构投射,即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这样的映射是受意象图式和恒定原则(或称“不变原则”)制约的。意象图式是隐喻认知的基础,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基本经验。它们是我们与外部世界经过多次反复的相互作用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非命题的具有想象力的抽象结构。它已脱离了具体的、丰富的形象,是一种只包含少数构成成分和简单关系的结构。意象图式具有数量的有限性、简单性、抽象性、概括性、心理现实性、延展性及完形等特性。意象图式决定我们的经验结构。由于映射一般由源域向目标域进行,因此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在映射过程中,源域与目标域互为参照。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体验哲学赋予身体经验在词义产生、语言的理解和推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这种哲学观点,隐喻性投射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受到我们身体经验的制约。体验主义者特别强调隐喻的重要性,因为隐喻把推理与联想结合到了一起。因此,隐喻也可以理解为联想式推理。
2.2 比喻式歇后语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心智本来就是基于身体的,并指出思维大多是无意识的以及抽象概念大部是隐喻性的。汉语歇后语也正反映了体验哲学和意象图式的精髓。
如:(1)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2)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 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
(4)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像这样的歇后语在汉语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歇后语的喻体所表达的概念都非常具体、直观、形象,它的本体表达的是抽象的概念。源域意象图式的结构系统映射到目标域中。现在我们用“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为例来说明隐喻映射在歇后语意义建构中的作用。一方面,人的思维与语言是不能脱离形体的,人类认知结构来自人体的经验,并以人的感知、动觉、物质和社会的经验为基础,对直接概念和基本范畴以及意想图式进行组织和建构。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中的“八月十五的月亮” (源域)是人们自身对自然界的体验和感知,并组织和建构了意想图式——八月十五的月亮大、亮、圆。从而构成了该歇后语的源域投射到目标域“正大光明”所必需的图式。另一方面,人的思维与语言又具有想象性,间接的概念是运用隐喻思维方式的结果,并以此跨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映像或表征,从而通过这种想象力产生了抽象的概念。人类通过对“八月十五的月亮”具体体验即圆而亮以及通过联想与推理把这一意想图式投射到目标域,从而喻指“正大光明”这样抽象的概念。喻体和本体之所以成为可以投射的来源域和目标域,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认知域具有相似性。隐喻在认知方面的成就就在于它能跨范畴的相似性。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就是将原来并不被以为其间存在着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从而使人们获得对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歇后语中间的连接线就像一座桥梁,把这人类认知的两个方面完美的结合起来。这也许正是歇后语这一语言现象在漫漫的语言变迁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缘故吧。
2.3 谐(同)音式歇后语
作为符号的语言单位具有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而与内容之间绝对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语音形式不只表示一个意义,反过来说,一个意义也不会只由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有时虽非一个语音形式但其发音相似,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另一层意义,从理论上来说还是有利于听力上的错觉可以人为地使一个语音形式不只表示一个意义。认知科学也告诉我们,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一个基本规律,即以相关的认知环境为出发点来认识新事物,增加新信息。
谐(同)音歇后语能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这是由于说话人有时的意图不便直接表达;或为了含蓄委婉;或是为了达到幽默、新奇引人注意的效果,从而通过谐(同)音来间接的表达真实含义。由于谐(同)音式歇后语客观上都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意义,因此,它就需要话语者的准确明示和话语接受者的准确推理。如:理发师的剪刀——剪(检)人不剪(检)己。
谐(同)音式歇后语的理解过程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它的句意是“自足”的,即意义是完整的,这是它的表层意义。如:和尚打伞——无发无天(和尚是秃子,由于打了伞而遮住了天)。从隐喻的角度来看,后半句的含义是在前半句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象图式。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前半句是认识言外之意的背景。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前半句的明示以及受话者的推理和语境的关联支持才能获得言外之意,即深层意义,也就是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与背景相对应,这后半句就成为图形,是我们认知歇后语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即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如:没有老师的课堂,孩子们为所欲为)。在这歇后语中,“fǎ”的语音形式同时关及了两样事物或两个对象,而在内容上实际又却是以“发”所谐之“法”为表达的主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深层意义则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这要利用文化背景,百科知识,特别是语境或上下文以及人的判断推理能力等,话语意义的重心才能落在喻意之上。
根据以上对歇后语认知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歇后语常规含义的静态认知过程。
图1说明:歇后语的前半句——喻体,它通常是具体的,是人们对生活的体验,是直接的、表层的,同时也是源域。然后,源域中的具体所构成的意象图式通过人类大脑的联想和推理投射到目标域,从而组成抽象的深层的意图,构成歇后语的后半句——本体。
3.概念合成理论对歇后语动态的认知心理表征
上述对歇后语隐喻认知的心理表征只是静态的,歇后语的含义已趋于常规化。但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歇后语意义的幕后认知的动态心理过程。我们只有把歇后语理解过程中的幕后认知操作弄明白了,才能把握歇后语的全部语义内容和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对歇后语的认知过程。
3.1 概念合成理论
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为歇后语动态理解提供了恰当的解释。概念合成理论是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它试图分析思维和语言中概念映现的动态本质。这为在言语解读中各心理空间的建立、彼此的映射与合成机制的在线认知运作提供了更深层的理论依据。
心理空间是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是建构在人的稳固知识结构上对某一特定概念域的临时性表征结构。概念合成理论则是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试图揭示言语意义在线构建(on-line construction)幕后认知心理过程。如图2所示,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包含四个心理空间,其中两个称为输入空间(input spaces), 并在其间建立跨空间的映现。跨空间映现创造或反映了两个输入空间所共享的更抽象的空间, 从而产生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第四个空间是整合空间(blended space), 是从输入空间中进行选择性的映现而来的, 它可以各种方式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突生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并可把这一结构映现回网络的其它空间中去。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输入空间的一些关键关系(vital relations)被压缩在整合空间中,整合是在线的并即时产生新的意义。
图2 歇后语含义动态认知过程图 (Fauconnier, 1997:151 有改动)
歇后语内部概念的形成,不管是具体的来源认知域还是最后抽象目标认知域,概念整合理论都会在歇后语使用的意义建构中发挥作用,从而形成歇后语的心理概念整合空间。
就像利科所言,静态的对比仅仅是动态转移的基础。以隐喻为基础的模式可作为概念整合过程中的输入部分。下面我们来讨论基于静态基础上的幕后动态的歇后语认知过程。
3.2 比喻式歇后语
下面我们以“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为例来说明比喻式歇后语的概念整合的心理过程。先看例句:
(1)天冷了,张老汉突然跑到王大妈家借点棉衣穿穿,王大妈不好意思地说道:“现在这个年代里,哪有这么多的棉衣,我家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此歇后语的来源认知域指的是泥土做的菩萨不能经受水的浸泡却偏偏又在过河,通过转喻获得其字面义——能给人带来平安的泥菩萨在困境中自己都保不住了;通过隐喻获得其常规比喻义——物或人处在危险或困境之中,并且受到威胁或将要灭亡,难以帮助别人等等。这成为其中的一个输入空间。另一个输入空间是具体的语境,即上面的例句(1)。歇后语空间和语境空间形成跨空间映射。在类属空间中,含有与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相似的概念结构,人们在理解隐喻时首先需从隐喻的源域中抽取反应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具体而言,在理解例句(1)时首先需从歇后语空间中提取出常规含义——遇到困难,自己都难以度过,别说帮别人了。然后把它投射到语境空间中, 用它去把握目标域。在合成空间中一方面是来自歇后语部分的投射;另一方面是来自具体语境部分的投射,这些部分在这里进行合并和互动, 从而在这具体的语境中产生新的突生结构和具体意义,即“张大妈家也无棉衣,难以度过这寒冷的冬天,甭说帮助张老汉了”的具体语境含义。经过在线的概念整合,歇后语“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意义又从抽象到具体。
3.3 谐(同)音歇后语
现在再来讨论大家都熟知的谐(同)音歇后语,以“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为例来说明此类歇后语的概念整合的心理过程。
(2)这几天,红队的小伙子们由于晚上休息不好,在白天的比赛中表现不佳,连连败北,真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该歇后语的概念整合首先包含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的歇后语空间,即经过转喻和隐喻获得的常规含义——双方或多方在有输赢的活动中一方或几方失败;另一个是具体的语境空间,即例句(2)。两域空间中的元素部分地投射到合成空间。“书”与 “输”词形不同但发音相同,结合语境让人容易联想到另一层意义——失利,即“输”。人类认知总是尽力朝着获得最大限度的关联性并且每个表面的刺激都传递了一组最佳关联假设。歇后语的语境、动机与背景以及受话人或读者的个人经历和百科知识等等,通过组合、完善、扩展进行整合并形成突生结构,产生具体的语境意义——红队在比赛中连连失败。
合成空间中生成的这种新显结构只是临时性的,其正确与否还需最后确认。大脑中储存的一切背景知识以及一切相关的语境知识都被调动起来,对空间合成的内容进行核实。临时性新显结构一经确认,突生结构便自然产生,也就形成了我们对歇后语的真正含义上的理解。合成空间理论揭示的是抽象的认知过程, 所以我们在分析概念的形成过程时要把握它的弹性。这些抽象结构与组织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情境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出来。依据语境和作者或说话者的意图,我们有时要将突生结构投射到目标域,有时则需将突生结构投射到源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动性,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帮助我们分析意义的建构与阐释。
4 结语
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合成理论以及关联理论的认知角度对我们所熟知的歇后语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歇后语认知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心理表征的最好体现,这充分证明了我们汉语这一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语言所具有的认知内涵及其魅力。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在概念的诠释中二者静、动结合,互为补充,的确为歇后语认知解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行健.关于“歇后语”的规范问题[J].汉语学习,2001,(4):35.
[2] Lakoff, G. &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In Ortony, A.(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 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桾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5]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 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8] 周建安.论语用推理机制的认知心理理据[J].外国语,1997,(3):32-36.
[9]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 In Goldberg A.(ed),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C].Stanford: CSLI, 1996.
[10] 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1] 保罗·利科. (法)活的隐喻 [Z].汪堂家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2] 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13] Sperber, D. and D.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edi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5.
[14] 王文斌. 概念合成理论的发展[J].外语研究, 2004,(1): 6-12.
[15] 汪少华, 郑守疆. 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6): 7-11
(俞建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