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飞 吴 锦
[摘要]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而逐渐为学术界所关注,并成为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从第二语言教学的母语负迁移、中介语影响等方面探讨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母语 中介语 策略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经过输入目的语语料的过程,在接触输入的语料以后,学习者的大脑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调动储存的相关语言知识,与输入的语料进行相互识别和重组,以形成对第二语言的理解,最后再将所理解的第二语言的意义表达出来,这又形成了一个输出过程。在输入到输出之间,语言的迁移以及中介语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使学习者在学习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一、母语的负迁移
迁移是由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共性和差别引起的作用。 有时迁移会使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这被称为正迁移。学习者往往通过一种语言的掌握,形成学习其他语言的心理或者经验上的准备,母语能够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第二语言面临的各种困难,对学习第二语言学习产生有利的影响;但迁移并不一定总能带来积极影响,其带来的消极作用被称为负迁移,主要指母语不但不能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相反会对其产生阻碍。
当母语的规则与目的语一般规则相同或相近时,易出现正迁移,这时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当母语的规则与目的语一般规则差异很大时,易出现负迁移,不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比如在我们学习第二语言时,我们对单个单词的意思一清二楚,但这些单词连成句子时,我们有时就会不知所措,很难明白句子的意思。或者说:第二语言的初学者在刚开始学习时,经常要把目的语的语料在心中翻译成母语。在这样的翻译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正迁移或负迁移。
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纯熟的目的语,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进行自然的语言交际,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学习者又很自然地将母语的思维方式或语法习惯运用到所学目的语上,从而发生母语负迁移。心理语言学的迁移理论认为:已知的母语语言系统或多或少地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学习者会自觉不自觉地从母语系统中寻找有关的目的语规则并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发生迁移。
人脑具有天赋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所以一开始就应该向学生提供正确的语言,使学生能正确地学习、运用,并在使用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利用正确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同时,为了使学习者增强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教学除了在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外,还应将语言运用习惯和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硬”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目的语的“软”知识。这对增加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和减少负迁移不无益处。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母语可以促进学习第二语言的发展过程。对于初接触的不同于母语的语言系统,头脑中既有的语言结构有助于我们对目的语语言系统的消化。有时学习者由于缺少必要的目的语资源而在交际中产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母语就可以发挥桥梁作用。 因此,我们也要有效地利用母语,这同样重要。
二、中介语的影响
中介语是指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还未充分达到和目的语相一致的语言系统,是处于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中间状态。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中介语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探索第二语言教学拓展新的天地。
中介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受到广泛的关注。美国学者塞林格于1972年首次提出中介语,认为它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作为一个语言系统,在结构上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它不是松散的,而是成系统的,它有自己特殊的规则。并且中介语是不断发展的、变化的,并逐渐向第二语言靠近。
无论是语言教授者还是学习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外语学习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那样快速提高,而是处在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即所谓的“平台期”,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这是由中介语的顽固性造成的。该现象是中介语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较稳定的状态,最突出的表现为:一方面,中介语在宏观上不能充分达到目的语的水平;另一方面,学习者在某些语言的具体形式、具体环节上达到一定程度就难以形成质的飞跃,一些曾经纠正的偏误又反复出现。但是,在逐渐接近目的语的过程中,中介语的这种顽固性仅仅是个别现象,从总的趋势上来说,中介语仍然在不断向目的语靠拢,学习者的进步只是不明显罢了。
中介语研究成果要求教授者要具有正确的语言教学观念。中介语是学习目的语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学习目的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根据中介语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教授者应该采取不同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和正误的工作。有时,尽管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内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规则,但是他们对目的语的理解还不完整。因此,教授者在进行讲解时,务必要做到准确细致,应多举些现实的例子来说明词语的各种语法关系及其语用特征。这种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语言教学法会使初学者更加充分地了解该语言点的用法。
三、应对策略
要培养学习者自如地运用目的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为达到某种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无论目的语使用达到正确与否,学习者能够从一定的交际环境和实际情景中获得相应的反馈,学习者的一些错误很容易就能在交际完成时得到改正。经过反复锻炼,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就会更加完善,同时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信心也大大增强。
在语言教学时,教学者应该多设置情景教学模式。对学习者自身来说,可以利用已掌握的母语知识来理解在情景所获得的目的语信息,并在情景中模仿、练习和巩固所学习目的语的规则,做到“温故而知新”,将知识转化为熟练的交际技巧。此外,要做到听说结合。这里听力材料的选材比较广泛,可以是精读课本的课文,可以是听力教科书的文章,也可以是一些新闻实事和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安排。这些都是学习者消除中介语影响、最大限度地向目的语靠拢的有利途径。需要指出的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以及仅有的教材,无法使学习者真正地进行语言交际。教学者应充分调动他们运用目的语的积极性,为激发学习者的表达欲提供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自由地使用目的语交际的能力。
四、小结
总而言之,对于学习者来说,语言从输入开始,经过外界的语言学习环境到语言习得机制形成,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语言教授者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容低估。但语言教授者不能一味地传播语言的技巧性知识,也不能只是运用单纯的教学方法,而应对学习者做出适当的引导。当然,这需要双方共同作用,学习者本身的能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方面,如果教授者不知道学生如何学习语言,不掌握哪些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促进或阻碍学习,语言教学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教授者不能强迫学生学习,只能引导、创造条件,激发其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另一方面,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也很重要。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个体对同样的输入信息会产生不同反应。因此,抓住这个内在因素,做好引导工作,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吕必松.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内在动力[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J].世界汉语教学,2001,(3).
(纪 飞吴 锦,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