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芳 马玉顺
历来的论者,都把《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定性为“自私、冷酷、刻薄、虚荣、势利、无情”的典型。其实,仔细分析文本,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性格中也有比较懦弱,甚至比较宽容的一面。
在这篇小说的插叙中,作者明确交代于勒“行为很不端正”,“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试想,如果菲利普夫妇也像于勒一样是“坏蛋”、“流氓”、“无赖”,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财产,能被于勒一次次侵占、一次次挥霍吗?如果菲利普夫妇不顾及兄弟情感,不是乱棒把于勒赶出家门,就是把于勒告上法庭,断然不会“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要知道,19世纪是欧洲殖民大扩张的时代,“打发”于勒到美洲去,并不是抛弃了他,而是让他到新大陆去实现“发财梦”,这等于是给了他一条生路。作为小人物的菲利普夫妇,生活本来就很艰辛,又被于勒“大大占用了应得的那一部分”财产,若没有一副宽容的心肠,连最后的“打发”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不分青红皂白给菲利普夫妇戴上“冷酷、无情”的帽子,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政治观点来套解文学现象,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过多地考虑政治因素。不可否认,我们一直都把《我的叔叔于勒》作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金钱关系”的范例,因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指责往往是铺天盖地,“尖酸、刻薄、虚荣、势利、贪婪、冷酷”等等的形容词都加在了这对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小人物身上。可我们对导致菲利普夫妇“尖酸、刻薄、虚荣、势利、贪婪、冷酷”性格特征的原因,却很少进行探讨,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小说另一个主要人物于勒的所作所为。细心揣摩这篇小说,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于勒吃喝玩乐,糟蹋钱财的“无赖”行为是导致菲利普夫妇生活困顿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正是因为贫穷,菲利普夫妇两个女儿的婚事都被耽误了,这能不使菲利普夫妇焦心吗?他们盼望于勒能够衣锦还乡,改变穷困面貌的心情是那么得迫切,偏偏于勒又本性难改,发了一点小财,就很快挥霍一空,重新变成了“穷光蛋”。在这样的背景下,偶遇落魄的于勒,菲利普夫妇出现惊、怒、骂、躲等一系列行为,是一种人之常情,非常容易理解。过多地指责菲利普夫妇,显然有失公允。
(于成芳 马玉顺,山东临朐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