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次试探性接近之后,再加上受美元兑各主要货币整体疲弱走势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5月15日终于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这是去年7月21日实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新高点。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国际收支,特别是巨额贸易顺差的长期存在,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破八”就像“捅破一层窗纸”一样没有悬念。因此,“破八”的影响更多是象征性的。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改进外汇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中国贫困人口总数仅次印度
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5月15日在发表《天津滨海宣言》后落下帷幕。
根据年收入上限为683元的中国标准,到2005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2365万人。但若按人均1天消费1美元的联合国最低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总数将不少于2亿。仅次于印度。根据印度官方的数据,2000年印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2,6亿,占印总人口的26.1%。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同样面临着大量贫困人口所形成的挑战。《天津滨海宣言》指出,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温家宝:要适当控制高校招生增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但高校招生规模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其实,在此次国家关于要适当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的提法出台之前,教育界已经在反思扩招所带来的问题,一些高校已开始限制招生的规模。
中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大约从1998年开始,持续发展了8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而上个世纪80年代初,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约1%,90年代初也只5%左右,1997年决定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时,还不超过10%。
让更多的人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这是扩招之初带来的正面影响,但之后,扩招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步体现: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的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等。当年决定扩招的客观原因之一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扩招却带来了新的就业问题——随着扩招之后的大学生开始毕业,他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根据中国人事部的报告,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22%,而2006年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5044万,与上年已吸纳人数相比,降幅22%。
但是,如果控制了高校的招生规模,那些没有机会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出路在哪里?这次会议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强调在稳定高校招生规模的同时,要加强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各种形式的成人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