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成琼 匡 平
加强农民工培训,帮助农民完成身份的转移,目前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被誉为“阳光工程”和一场新的“城市运动”。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有自己独特的条件和优势,理应成为农民工培训的骨干基地。因此,高职院校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条件和优势,积极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
一、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
1、加强农民工培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国已有2亿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全国外出务工就业农民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他们目前是建筑、纺织、采掘和一般服务业的劳动者主体,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农民特别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贯彻、落实党的16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16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被称为21世纪的头号大事,是座“活火山”。
2、农民工培训现状。由于非农产业和城镇对劳动者的素质是有选择的,最苛刻的一个标准就是要求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知识必须适应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要求,因此,教育培训就成为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的关键。我国目前有农民工约1亿,其中跨省流动的4800万人。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天平的倾斜,进城务工农民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文化水平低、技术技能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的文化和非农技术基础基本为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1%,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有些农民工法律知识欠缺,生活文明度低,难以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和二、三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大都未经过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也是许多产品、服务质量上不去和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这既制约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和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也导致了许多伤亡事故的发生。
3、农民工培训市场问题较多。培训市场管理混乱。时下,对农民工培训已成为许多地方管理部门的为政之首,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加强了对培训的管理;另一方面则出现了培训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主管部门既有农业、科协、教育、劳动保障,又有财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涉及其中,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上,多头管理,盲目性大,内容雷同,空白点多。
由于对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不足,因此许多地方农村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劳动保障站所和培训机构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已经建立起来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却很不够,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处于无序状态。
结果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局面,一方面农村80%左右劳动力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农民迫切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是80%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生源仍然非常困难,正面临生存危机,“等米下锅”。
二、参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1、参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决定的。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同时,高职教育要服务于解决大多数的就业和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要,它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强化为社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实践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创新,将高职教育与社会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相结合,按照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构建灵活开放的高职教育办学体系,扩大办学功能,加快与市场的紧密结合、贯通和开放,使其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培训教育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再做贡献。
2、高职院校的培训优势。我国目前有高职院校近600所,其中大部分是由过去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中专升格而来的,办学历史悠久,社会声誉高,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好,有良好的就业渠道,他们招生较早市场化,可以凭借市场化的招生体系在所在地广泛组织转移就业的农民工;就业较早网络化,可以依靠就业网络,落实就业定单,打通转移就业的出口,从而兴旺进口;教育较早职业化,多年来就把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具有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职业技术教育经验,有利于农民工在较短时间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参与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独特优势,是实施阳光工程最好的载体。
三、高职院校要发挥优势,参与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
1、争取获得政府培训资质,成为培训基地。在农民工培训中,人们更加相信政府行为。高职院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获得政府培训资质,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混乱的情况下,有利于提升和打造学院品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农民工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政府立项,成为培训基地。
2、从实际出发开展农民工培训。①时间安排上要统筹兼顾。为了不影响学院的正常教学,最好把农民工培训的时间集中在假期,平时根据学院实际,确定招收农民工数量。②教学环节的安排应符合农民工实际,制定符合农民工特点的教学计划;制定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教材;按模块确定教学内容;配备熟悉企业情况的双师型教师;选择突出实效性的培训方式;确立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
3、提高农民工思想道德境界和法制观念。第一,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组织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改变农民工的自由散漫习惯,增进他们的组织观念;要引导农民工爱岗敬业,把城市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鼓励积极献计献策,正确对待“跳槽”问题,要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而不能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而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要对农民工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能在生活中遵纪守法,文明行事,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自觉遵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第三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观念教育。农民工乡土观念浓厚,注重亲情、家族和宗族关系,做事往往从血缘和亲戚关系开始考虑,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对于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不是诉诸于法律,而是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因而触犯法律;有的农民工贪图省事,不遵守劳动部门的规定,不按照《合同法》的要求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因此,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教育,在农民工中进行普法教育,重点普及《民法通则》、《合同法》、《劳动法》以及与计划生育、交通法规和治安管理等有关的法规,让农民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减少农民工因不懂法而产生的各种纠纷。
因此,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可以使农民工培训市场少走弯路,真正实现“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也有利于高职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