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半山
宝洁强调:我相信电视广告有效果,就要把电视广告做好;相信促销的效果,就会把促销做好;把最基本的做好,才能谈有更好的东西。
现任广东白马户外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张怀军,1996年进入宝洁市场部,整整干了4年,是从舒肤佳品牌经理职位上离职的,进入和离开几乎选择了同一天。显然,由于市场部向来是宝洁的核心部门,张怀军对宝洁的描述,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豪。
朴素观念胜过技术“法宝”
曾有人把宝洁营销领域的成功归结为三大“法宝”:完备的备忘录制度、产品品牌经理制、品牌内部竞争法则。对此张怀军说他“只在某种程度上同意”。张怀军认为,完备的备忘录制度最多只是宝洁的一个特色文化,他知道有些公司比宝洁更注重文件的管理。真实的情况是,宝洁市场部有个特别的做法,叫做one page memo或者one page summary,就是备忘或者总结都不要超过一页纸,一页纸必须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目的、背景、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数据,都非常具体、标准化,其中,观点部分用黑体字,老板可能就看黑体字部分,然后凭他的经验决定行还是不行。对于第二个“法宝”产品品牌经理制的说法,张怀军表示赞同,因为它有充分的授权,市场部对宝洁品牌的生死负责,所以,让产品品牌经理一竿子管到底肯定是效率最高的。
然而,宝洁经历给张怀军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所谓的技术性“法宝”,相反,是两个非常朴素的观念。第一,在宝洁做事非常强调战略性思维的培养。为什么宝洁的品牌经理制会取得成功?因为培养出来的人思维方式不同。宝洁鼓励员工要有战略思维,从根本的目的去想问题,如果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可能就更合适去销售部而不是在市场部工作。所以常常在开会的过程中,老板会打断同事们的讨论,让大家回想一下今天开会的目的是什么,避免讨论偏题、浪费时间,把根本的目的忘掉。第二,宝洁强调做好最基本的东西。中国很多营销策划人,做事情很有想法,色彩很丰富,搞了很多效果,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营销最基本的元素:传播、分销、促销的效果有没有做好,有没有做到最好?有人讽刺宝洁只相信电视广告,不像其他公司有很多新奇招数。但是宝洁强调:我相信电视广告有效果,就要把电视广告做好;相信促销的效果,就会把促销做好;把最基本的做好,才能谈有更好的东西。
张怀军坚持说,宝洁没有什么秘密,没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但其他企业模仿宝洁为什么模仿不了?是因为最基本的东西没有做好,那些模仿者没有冷静的心态和能力去坚持地做。张怀军借此打了一个比喻,从市场做到一定的效果有几条路,聪明的人可能选了最短的路,两年就做到了;不聪明的人可能做了5年,也做到了。最可怕就是,每条路走一段就改方向,那就可能一直围着目的地打转,但却一直不能抵达。
当然,尽管宝洁的营销思想极其朴素,张怀军也毫不讳言,在技术上、细节上,宝洁的确领先。“但是如果把这些优势给了另一个企业,而这个企业如果不能做好前面两样,也就是说没有战略眼光和着眼于基础,那也不能成功。”
卖出去多少由市场部负责
在张怀军看来,有些公司是以销售为导向的;有些公司是以财务为导向的,基本上是财务控制一切;还有些公司是以技术研发为导向的,一旦研发上获得突破,整个公司的影响力马上得以增强。而“宝洁是一个以营销为核心概念的企业,最核心的部门就是市场部(Marketing)”。至于外人感到特别神秘的宝洁市场研究部,张怀军说,市场部是客户,市场研究部是服务者,市场研究部的工作就是要更好地满足市场部的需求。
与信息产业的企业相比,作为日化企业,宝洁虽然也强调创新,但是不可能遵循摩尔定律,每18个月就来一次从头到脚的更新。因此,日化行业讲得更多的是概念,是市场营销的观念问题。宝洁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组织管理最先进的公司之一,是与其以市场部为核心的观念分不开的。比如在市场部里面的分品类,有洗发水、护肤品、化妆品、沐浴露等等;每个品类里面又分几个品牌,比如洗发水有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等等。具体到品牌,比如说舒肤佳,是个人护理品的一个品牌,张怀军当时所在的品牌小组是它的核心部门,在品牌小组周围还有几个部门为他们服务,满足他们市场营销中的各种需求。在总部的销售部有专门负责舒服佳的销售小组,有专门的财务小组,以一个品牌小组为单位工作,一个品牌就像一个小公司。1999年前后,宝洁CEO雅格试图打破这一传统,做了一些改革。但后来没过多久雅格就辞职了,架构改革也不了了之。说到底,宝洁的营销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由于销售部只是市场部整合营销概念中的一个元素,在宝洁内部,销售部的评估居然不是看销量。产品卖出去多少是由市场部负责的,销售部负责在一个市场计划中的推进,比如说一个新产品上市3个月了,它的分销率达到了多少,在大卖场的分销率是多少,批发市场是多少,小商店又是多少。销售部负责打通、拓展卖货的空间,有足够的货架,有漂亮的堆头,就可以了。至于包装是否好看、广告是否吸引人、产品卖不卖得出去,是由市场部来负责的。张怀军说:“我听说过市场部经理因为项目投资失败而被解职的,而没有听说过别的部门经理为此被解职。”
正因为没有销售业绩的压力,销售部的同事很愿意将他们从一线搜集来的信息带给市场部,很愿意给市场部提意见和建议。张怀军说:“我觉得这也很公平。”
对于是否收购本土产品以补充宝洁产品线延伸不够的问题,张怀军认为,严格说,这类事情的决策是由高层来做的,比如由一个品类的总经理来做,因为他既管市场也管销售。品牌小组可以理解成一个小公司,而品类则相当于一个中型公司。市场部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核心角色,必须思考:为什么要收购这个品牌?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区间,还是为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你要分析你收购的品牌能不能在宝洁将它放大,会不会跟你现有的品牌产生交叉,它会蚕食掉你现有品牌的多少份额等等,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市场份额、销售成本、定价等等,虽然是财务分析,但是如果没有市场部的主导,财务部门也不可能闭门造车。
1999年宝洁曾陷入低谷
由年销售额80多亿元“速降”到39亿多元,1999年对于宝洁中国公司来说是胸口的一处永远的痛。尽管经过四五年的重整,宝洁在中国的业绩逐步回升到历史最好水平,充分显示了宝洁强大的自我调节和再生能力。然而,作为亲临其境者,张怀军说,当时下滑的原因他也不是太清楚。当然生意不好时,他们也有很多抱怨,譬如抱怨公司的全球战略不灵活等等。
离开宝洁多年后回首往事,张怀军显然看得清楚多了。当时,迪克·雅格押宝创新,甚至为了创新而创新。比如说舒肤佳,当时宝洁准备推出这个品牌的湿纸巾,因为高层认为它很符合当时中国流行的“杀菌”概念,只是由于采购成本太高,最终没有推出。有关创新的另一个极端例子,是有人提议推出用于洗澡的大湿巾,创意的立足点是说中国很多地方缺水,有了这种大湿巾,没有水也可以杀菌洗澡,市场效果会很好,云云。张怀军笑着说,“这个创意现在想起来很荒唐。没有水冲洗,中国人怎么都不会认为那是洗澡!”
事实上,即使是宝洁,在市场挤压之下或对自身成功路径谋求突破有了巨大压力时,也会失去平常心,把宝洁一向看重的“基于战略的思维和做好基础性工作”的观念搁到一边。比如说看到很多低端品牌在蚕食宝洁的市场份额,宝洁人也会动心:为什么宝洁不能这样做呢?而宝洁最基本的理念是:要做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要做最便宜的产品。经常回到企业的根本性目的,以此做决策,以自我为主,这种坚持是非常值得的,否则,即使是宝洁,也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
不对对手做过激反应
张怀军告诉记者,时至今天,仍有一些朋友问他,当时舒蕾这样的本土品牌使用终端拦截术,难道宝洁市场部根本没有料到吗?对此,张怀军认为,宝洁作为市场的成功者,必然会招来竞争对手不计成本、不计得失的跟进。为了应对竞争而降价,这不仅仅是花一些钱的事,还会损害产品形象,甚至降到一定程度后,你还想再降的话,必然要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会影响产品质量,进而令产品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害。譬如,当一个消费者说舒蕾不好使的时候,舒蕾的产品形象就完了。而假如一个消费者说飘柔的品牌好,但是太贵了,那么,总有一天他会有机会购买这个产品。产品的有些问题可以医治,但是有一些却无法医治。
当然,面对对手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挑衅,宝洁选择把飘柔降价,轻轻一击就化解了对手对顾客的“拦截”。“谁也不会坐以待毙,但宝洁不会做过激的反应。”张怀军说,“价格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是降下去就升不上来了。而且一旦降下去,就不能保证利润空间,没有利润就没有办法做更好的产品研发;不能改善产品质量,就不能做更好的产品营销计划,会导致品牌恶性循环。在宝洁有一个策略,鼓励涨价,获得更好的利润;做更好的营销,再涨价。最好的例子是玉兰油,1996年我进公司的时候,玉兰油只是一个中低档品牌,跟联合利华的旁氏差不多,甚至还要比旁氏低一点。这些年来,玉兰油的策略做得很好,产品就是不降价,不倾销,哪怕扩张的速度不够快。但是一路就这样走下来,到今天已经是一个10亿美元的全球性大品牌,而旁氏却没落了。”
宝洁人有四点共性
在回答记者“能否光凭言行举止判断一个陌生人是否是宝洁人”的提问时,张怀军思忖片刻后总结道,宝洁人至少有四点共性。
第一,宝洁人非常有责任感。第二,宝洁文化中非常强调Vision,即远见。一个团队一定要有远见,这个远见必须是一个团队中所有人的共同想法,比如说“我们要做最好的公司”、“我们要有最好的业绩”等等。宝洁的员工,无论在那个部门,都有强烈的远见。在宝洁,公司对所有员工最首要的要求是领导能力,即leadership。宝洁在培训中常常提到,建立领导能力最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你要领导一个团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一个远见(setupthe vision),这样你的团队才有可能去达到一个目的。经济上的诱导和行政上的压迫,都无法使一个团队很有效率地达到目的。宝洁的员工很有责任感,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远见。宝洁人有着很强的战略性思维,谈问题往往从一个战略谈起,然后拆解成一个个小的计划,再去执行。强大的执行力是宝洁人的第三个特点。在宝洁员工的电脑里,除了常用的MS office软件Word、Exel之外,还有一个Project,即项目管理软件。宝洁的每一个员工都能熟练使用这个软件,在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的,计划的每一个流程、负责的部门和人员,完不成会怎样,都一清二楚。因此,在执行这些计划的时候就特别清楚。而其他许多公司可能根本就没有人碰过这个软件,由此你可以想象,宝洁人的这种执行力到底有多强。宝洁人的第四个特点是靠数据说话。宝洁的市场部和市场研究部是最爱靠数据来说话的,市场部所有的决策都有强大的数据支持。因此宝洁可能会少一些变通性,缺乏一点儿冒险精神。但是宝洁在大的决策上非常稳,就是说即便拿不到100分,也不会掉到60分以下。
当然,对于高层经理,做决策时过于依赖数据,这种做法也许值得推敲。张怀军坦言这是他对宝洁数据说话原则的唯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