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坎普
记得旧电视剧《神探可伦坡》(Columbo)吗?可伦坡是洛杉矶的凶案组警探,身穿褴褛风衣,开一辆破旧标致车,常细碎地念着分居妻子和爱狗的小故事——像一脸忧郁的长耳短腿猎犬,绝非闪亮夺目的黄金猎犬。可伦坡查案时老忘了问关键问题,因此得再次登门造访,并不停地道歉。因为罪犯觉得自己比蹩脚的可伦坡厉害,所以常不慎卸下心防,说出不该说的话。
卸下心防是因为自在而有安全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在追求安全感。我们在婴儿期和学步期要求父母无条件地爱,那是幸福的惟一来源。小孩成长后要求愈来愈多,想要被认可、被倾听、被喜爱、被赞同。(或者说全部都要?)进入青少年和成年期之后,安全感的需要仍旧尾随不去,伴随人去追求功成名就。一个人展现自我时,会不会暴露弱点?不会的。展现出来的是长处,也许是知识、体态美丽、迷人个性,也许是灵巧机智与大无畏。不管是哪一种,这是个人的本钱。就是要展现给世界看的。
和别人比较,可以知道自已的实力超前还是落后。人们和比自己差或和自己一样的人为伍,会比较有安全感。对话流畅,发问不紧张,心理觉得自在。但在文化程度、社会阶层或智力程度比自己强的人面前,难免自惭形秽、防卫性强、侵略性高、满怀怨怼。如果身边的人相貌出众,自己却蓬头垢面,感觉如何?没错——会不自在,不舒坦。聊天很困难,也不会问问题,只自觉一副蠢模样。
反过来,碰到模样局促的人反而使人感觉自在。因为对方比不上自己,会让你有安全感。肥皂剧的影迷会守候在电视前,是因为剧中人的生活比观众的还要悲惨。名人、富人的倒霉事变成茶余饭后的消遣,因为风水轮流转,终于觉得自己比一天花两千美元进勒戒所的电影明星好很多。这或许不是人性美好的一面,但实情如此。很久以前,德国人就将这种情绪命名为“萧登佛洛依德现象”(Schadenfreude:指以别人的麻烦为乐事)。
前面说的,大概没有人会反对,所以依照安全感的论点继续衍生,聪明的谈判者在谈判当中,就应该只让一个人有安全感——对手。
突破心防
第一次听到这种论点的客户都困惑不已,而且非常抵制这个说法。但这是正确而有效的谈判工具。让对手感觉有安全感,就能拆除两人之间的藩篱。让对手觉得大局在握,你才能像可伦坡,掌握到重点。可伦坡警探的蹩脚,是处心积虑表现出来的。他的对手不知道,但观众知道。观众也理解他为什么要装得这么蹩脚,因为可伦坡的破案关键在于卸下对手心防。
再从历史借些类似的例证。里根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总是有意无意表现得不自在。他会吃吃螺丝,在回答问题前先嘲笑自己,然后吐出不怎么像回答的回答。但他的政绩很好。邱吉尔首相是不讨喜的胖子,罗斯福总统因为跛脚坐轮椅,林肯总统一点也不迷人。但这三位领袖最后都获得尊崇。最后一个例子:一九九O年伊拉克战争之前,史瓦兹科夫将军怎么和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谈判,让美军部队和飞机驻扎沙国领土?这位四星将军单膝落了地。(不是因为“需要”所然,而是因为不自在。需要是内心状态,不自在是外在表现)
贵宾致词时,如果先以自嘲式的笑话开场,也非常有效。他告诉听众的第一个讯息是:就算要花一万元才能请我来,穿着质地考究的西装站在这儿,但我和各位一样,只是普通人。这不是什么把戏,而是诚实,因为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只是普通人,芸芸众生里的沧海一粟。大家是在同一艘船上的凡人,今天犯了一个错,明天还会有第二个,麻烦也许还更大一点。装模作样的人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还得先骗得过自己呢!)谈判者也必须用同样的方法,如果能稍稍揣摩可伦坡的不自在,即可大幅增加谈判成功率。
诗人爱默生写过:“最大的优势正是最大的弱点。”多么一针见血。人都喜欢抬高自己,但谈判者应把光芒留给对方。不管对方是喜欢表现得口舌便捷,爱耍帅,或者夸耀自己对各项法律的研究博大精深,都随他去。训练有素的谈判者会非常高兴让对手尽情卖弄,因为对手最大的优势必然成为最大的弱点。
几年前我和一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合作,暂且称之为“内华公司”。如果内华继续以合约价出货给主顾客,很快会关门大吉,因为每一台机器就要损失十万美金。内华公司必须重新议约,否则只剩破产一途。然而公司里没有人支持重开谈判,都觉得这个举动不专业。他们说:“我们看起来会跟白痴一样。”董事长也犹豫不决,直到我问他:“每台机器贴一张十万美金的支票,你还打算贴多久?”
董事长打电话和对手讨论这个问题:“贵公司的谈判非常优秀,我们公司却很笨拙,以至于无法善尽供应商的责任,致使你们进退维谷,深感抱歉。谈判不当确实是我们的错。”这些都是实情,用可伦坡的方法讲出来,有效解除了对手武装。同时,承认实情并不减损专业,对手现在仍是内华公司最大的顾客。
另一家公司客户的那一行,经常碰到经过PICOS(或其他供应系统管理方案)训练的谈判者。这些人都很强悍,在业界恶名昭彰。他们会开骂,指责我们的谈判代表不够专业,当面给人压力。(有时候这些家伙会像好朋友找上门那样一起饮酒作乐,然后翻脸像翻书,以喝斥怒骂大声威吓)我们的谈判代表要急欲成交吗?会被激怒并加以反击吗?不。他们平静地听,做笔记,甚至努力表现出局促的样子,最后才问:“你想要我们怎么做?”
效果惊人
这不是建议各位不能有专业表现,而是要求各位别畏惧诚实坦白,别畏惧自己不自在,也别畏惧自己不够完美。喜欢在完美的人身边吗?我就不喜欢,大家还是喜欢和凡人来往。在谈判中,表现局促就是偶尔显露缺点。像是笨拙些、跟别人借纸笔、思索措辞、让对手来帮你,都是令对手有安全感的方法。
当我建议新客户参加第一次谈判时,要他们把手提箱或名片留在家里,他们以为我在开玩笑。也许你不必这样做,但我要告诉你,这些小把戏的效果惊人。我曾经辅导过一位女士,她专卖办公室设备给硅谷的新公司,在一场涉及三万五千元佣金的谈判里,我说服她让皮包掉在地上,且皮包打开,所有东西都掉出来,弄得一团糟。她的谈判对手立即赶到桌边,单膝跪着,帮我的客户把东西全捡回来。她为失态致歉时,对方竟然说:“别担心,你拿到订单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是在玩弄手段。但我不赞成。我的客户并不是因为弄掉皮包才拿到那笔生意。她拿到那笔生意,是因为皮包事件突破了谈判的最后藩篱,促成决策。这可不是小把戏,这是诚实,坦然表现能拆解彼此的藩篱。
愈困难的谈判,愈要理解会议室里唯一不自在的人,应该是你而不是对手。对手只要不自在,两造之间的藩篱盖起来的会比拆下来的快。但你的不自在有拆除藩篱的魔力。
这种事,说的比做的容易,我能理解人类打从出生起,就在为安全奋战。当然我们看到工业巨子,或许就是公司执行长,不管是早、午、晚餐,或者饭前酒、吸雪茄,都穿得正式得体。这些人完美得教人不敢相信。他们的生活是我们的目标,而我却在这里妄言,显露出局促,才能往上爬。
谈判的时候的确有必要这样。并不是教你穿有污渍的衬衫出现,只是稍微表现一点不完美,以显现一个人的人性、弱点、不自在。真正厉害而成功的谈判者只在家精明(如果你很幸运,会像前美国总统福特,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或已故的贾桂琳·欧纳西斯,他们天赋异禀,能使身边的人和在电视上看见他们的人,感觉很自在。但如果你像……唔,别提了,那就得工作得更努力。有些人很不幸地总使周遭的人感觉不自在)。
如果对这个建议有疑惑,可能不容易找到答案。不如下次发现对手心有疑虑时,试试表现出一点不自在。假装笔没水了,需要借一支笔;或者在口袋里翻来翻去,结果找不到笔记本,得跟对手借张纸代替;或者假装掌上型行事历的电池又没电了。再看看是否真如我所言,可以立即将谈判气氛缓和下来。
〈台湾季晶晶译〉
(选自台湾《从“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