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在“过程”中彰显

2005-01-29 02:11
人民教育 2005年6期
关键词:校本资源过程

李 臣 之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意义重大。然而,意义的彰显却需要一个过程。生存教育课程开发就属于这个过程中值得分析和借鉴的案例。

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其选题是首要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生存教育课程是成功的。长期以来,为了适应社会变化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不少学校开设有零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课程。这些课程分门别类,教材林立,课程时间安排和人力分配都有极大困难,师生教学负担沉重,教学效益低下。生存教育课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另外,除了关注现实问题,生存教育课程还试图让学生获得一生受益的“意识”、“习惯”、“能力”。从教育哲学上理解,它体现出的是亲切的“人文关怀”,而不是“工具性关怀”, 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正是选题最有价值的特点之一。

具体如何开发课程, 特别是如何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 可能是目前诸多学校面临的难点。宝安中学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生存知识与技能进行摸底, 这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依据学校课程资源的现实情况, 找出课程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困难, 把握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切入点; 征询专家建议,确立开发框架, 使“专业引领”落到实处。向师生征集案例,向各行业征询意见,体现出多方面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 校本课程其实是反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即从“研究—开发—推广”转向“实践—审议—开发”。对学校而言,这个转型是一个从模仿学习、尝试开发到自主开发、课程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以特定的教师群体、教学素材、学生群体和社会参与者为对象的案例研究过程。它力求体现学校教育基础和学生实际教育需求的个性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以往的课程开发,涉及课程资源的范围、深度均以专家为主线。而今校本课程开发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以教师实践过程为基础,在社会的支持下,帮助学生学习,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成为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相互碰撞的场所,要求尊重每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和实践的自由,要求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形成合力。这样,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深度大为拓展,专家作为一种资源必不可少,教师更是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也自然地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的过程,是多种人力资源介入的过程, 是理解课程的过程, 也是以理论为指引、实践为中介、可能使多样的视点和理论立场得以沟通与碰撞的过程。生存教育课程基本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正 因如此, 课程就不只是教师的课 程, 还是学生的课程, 也是家长的 课程。课程因此才属于大众。

值得指出的是, 有效的校本课 程开发必须落实到教师与学生互 动、交往以及学生的认知、体验的过 程中。因此特别需要淡化教师个人片面的学术追求,淡化论文撰写、教 材编制等简单的物化成果, 而应将 重点放到课程与教学的沟通上,以 教学为基础来开发和完善课程。否则, 教材将很难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发生实质性的联系, 最终只能成为 空洞的文本集。生存教育教材利用 教学充实自己, 使得课程真正地走 向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校本”课 程。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宝安中学进行校本课程开 发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弥补 了目前学校教育的缺失,带给学生巨 大的收獲,并且学校和教师对课程的 理解与把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们在借鉴其经验的同时,仍应看 到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 该校本课程还需要从生存意识、习 惯、能力、对生命的理解等角度掌握 学生在生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范围可以拓展到:了解学生对生存教 育的希望和建议;了解社会人士及 家长对生存教育的期望; 国内外生 存教育已有经验、知识和教训,等等。

猜你喜欢
校本资源过程
我给资源分分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资源回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