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爱 民
近十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基础教育发展迅猛。2004年,教育的主要指标在浙江省均处于领先地位: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小学年巩固率、初中年巩固率以及“三残”儿童入学率都达到了100%。但是,海曙教育者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我们仍在思考: 如何才能进一步推动教育的发展呢?
就在此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让我们眼前一亮—其中第34条明确 ——提出的“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正是教育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吗?
2004年初, 我们确立了“基于社区、家庭、学校互动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研究”的课题。课题主要内容是社会各方参与, 构建立体的教育发展与评价体系。我们认为: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学校与社会、家庭联手构建多渠道、立体的教育发展格局,学校和课堂向社会延伸、开放。通过引进社会资源,让社会参与学校教育, 使学校不仅重视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行政性评价, 而且重视来自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性评价, 进一步强化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核心功能定位,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
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中,结合海曙区的实际,我们认为,重点是要处理好“把握理念、转变职能、自主发展、开放办学”四个关键问题。
1.牢牢把握“三个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践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与困惑。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和继续贯彻“三个为本”的理念:教育行政以学校发展为本,学校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只有紧紧抓住这一点,我们才不会迷失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 并在具体事务性工作中保持清醒头脑。
2.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一般说来, 政府和学校之间发生联系的领域主要有: 第一,规划发展。如学校怎么规划、怎么发展? 在这个层面上政府起多大作用? 学校起多大作用?第二, 人事方面。如校长到底怎么来任命?教师到底怎么评聘?内部机构到底怎么设置? 第三, 经费方面。如政府怎样拨付经费? 政府怎么管理学校收费? 学校怎么管理收费? 第四, 教学科研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的设置和教研室的功能。第五, 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问题。这五大领域有两种极端的模式:一种是政府完全控制;另一种是学校完全自治, 不要政府控制。实际上, 这两种模式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我们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学校自主发展为要务。
走向自主发展是当代学校变革的目标和理念,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要围绕这个要务。《计划》明确指出,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 要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为了人的自主发展与解放, 学校要主动、自觉地利用外部的条件、机会和资源来确立明确的目标, 合理使用自己的选择、决定的权力, 不断调整、变革、完善学校的理念、结构、规则和环境, 使学校成为一个真正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地方。
当然, 学校自主发展不是绝对的、任意的和无限制的自主,不能否认政府、社会、社区对学校的限制。学校自主发展的实现有赖于社会的支持,学校只有从社会环境中汲取能量、信息和资源, 才能滋养其自身的自主性,提高自主发展的能力。
4.实施开放办学为载体。
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过程中, 实施开放办学是一种很好的“抓手”。开放办学体现在学校层面,就是要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积极互动。学校与社区内的各种机构建立广泛友好的联系,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内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服务,达到提高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海曙区许多校长上任以后, 拜访街道、社区有关人士,听取意见, 了解社区、家长对学校的期望, 并就自己的办学理念与社区居民和教职工達成共识;鼓励教师将学习所得回馈给学校与社区;举办“亲子读书月”、家长学校、“亲子体育活动”、家庭教育讲座等。像我区的达敏学校, 把课堂延伸到社区, 与超市、宾馆等单位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共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生活、职业技能, 因此在弱智学生社区化生涯教育课题研究上取得成功。现在, 海曙区又开始探索属地社区干部兼任学校副校长以及增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主动权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