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文学的新特性

2005-01-08 05:47马建智
当代文坛 2005年4期
关键词:文学艺术文学价值

马建智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变得越来越带有商业化色彩,近年大众文化及其艺术作品风行,文学艺术“世俗化”日益明显,精英文化和文学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领地日渐萎缩。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征。因此,对文学进行再认识就很有必要。

文学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自身也在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非正统文学形式大量出现,占有了广阔的文化市场。

如今,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出现了纷繁众多的非正统文学形式。在电子传媒兴盛之前,早期的通俗文艺通过争取市民中的女性读者以及下层的普通民众,而形成了新的读者群体,为自己赢得了广大的市场。这些体裁,如艳情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等,它们在雅文学的殿堂里没有地位,但在社会中影响力很大。网络文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流行,且势头不减。它有许多传统文体没有的特点:快速传播,直接对话,众多作者参与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通过新的媒介产生了新的文学种类,并以新的独特的方式传播。如摄影文学就是文学和摄影结合产生的,电视散文就是电子技术、文字、画面等整合的产物,甚至现在还兴起了短信文学。诗歌不仅以纯文本的形式出现,而且是通过与音乐的结合,大量出现在流行歌曲中,这些歌词细腻地表现了市民的生活、入微的感情,在优美的旋律中让人感到审美的愉悦,那些动人心弦的歌词甚至可以和好的诗相媲美。小说叙述结构、虚构性、表现手法出现在新闻传媒中,如深度新闻报道、新闻故事、新闻人物传记等等。在大量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也能感受这一点,语言艺术风格、叙述技巧等文学特征非常突出,甚至有些广告也用上文学的手法和效果。这样的一些形式当然不是纯文学作品,但可以说在这样一些非文学领域的大众文化中大量存在文学的影子。

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大众消费文化异军突起,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精英文化。文学不再是一块纯净封闭的天地,它已逐渐放弃原来的壁垒,融入大众文化的行列,为自己争取到一席生存之地。如果我们无视这种状况,只能使文学的范围越来越窄。

二、文学走向世俗化。

当下的文学,没法回避市场化、都市化的冲击。我国的小说创作特别在近些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局面。其中显著的特点是日常性、世俗化。一些作家已经从传统的启蒙者和教诲者的高台走下,以一种平民平视眼光,关注和描写芸芸众生的平凡生活。文学大幅度地向日常生活贴近,在很多场合下,文学的主人公变成了平民百姓、小人物,他们的生活是非常实在的悲欢离合,这种特征体现了文学的世俗化趋向。当代诗坛曾也是多种话语并置,但后来却明显地走向平民化,尤其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诗人的激情与理想在淡化,走出语言迷宫,真诚地面对自我、面对现实,回到民间去寻找诗情与诗魂。诗人们以平民化的眼睛透视民间生活,以平常心去体悟人生的感受,揭示平凡人物的生命价值。

三、文学的消遣娱乐功能不断凸显。

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何等风光,文学是年轻人的梦想,文学是启蒙和思想解放的火炬。毋庸置疑,文学不仅在那个时期,在之前它曾担当过重要的社会角色。从“五四”时期开始,文学总是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的,当时从事这一事业的仁人志士期待用文学改造人心,从而改造社会。80年代初,文学所起的打破沉闷、解放思想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后来的情形大不一样,雅文学承受着寂寞和孤独,它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大大减弱。诗歌没有几个读者,诗人李小雨慨叹:诗今天已沦落成大街上的“一堆废纸片”,“不如一把老芹菜值钱”(《关于我写诗》)。人们读小说更多的是把它当作消遣娱乐,也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方式,甚至包括一些重大题材的作品,许多读者也是抱着同样的心理去阅读。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众文化的盛行不断动摇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大众文化的消费特性削弱了作者的自信,作家们有的观望,有的沉默,有的撤离,还有些作者只能迁就市场的运行法则、审美规范和寻求刺激的阅读趣味,文学写作成为一种职业和生存的需要。这种情形如雷吉纳·罗班描述西方文学那样:低档次的体裁读者最多,小圈子的正统文学不得不通过各种形式,把这些体裁取为己用。此外,A.M.蒂埃斯证实,许多最初在严肃文学的狭小圈子里磨砺武器的平庸作家,转而投身通俗小说的创作生涯。他们把在狭小圈子里学得的诸多行文或叙述习惯带进大圈子。

文学现实的变化给文艺理论提出了新课题,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个问题。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文学艺术的生产也是一种生产活动。作为生产活动,文学艺术同样要受到生产的一般规律的支配,即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当然,这并不否定文学艺术的生产有自己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文学艺术既然是一种生产活动,一定包括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环节。生产者是作者,消费者是读者,流通的渠道和中介是各类文化艺术媒介,作为产品或商品的是文学作品,还有保障文学艺术整个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的市场经济机制等。

文学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它作为人类生产劳动的一种,自然具有人类生产劳动的一般特点,作品是创作主体的个性、情感、人格、理想、意志、认识以及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个体独创性的生命活动的外化,艺术鉴赏活动是读者对作品符号的领悟,读者体验了被同类所体验的东西。艺术活动是作者与读者通过语言符号而互相确证和交换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生动过程。因此,作品也可以成为一种进行交换的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说它有价值,是因为它体现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说它有使用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审美的、娱乐的、认识的等诸方面的需求。既然文学艺术生产具有生产特性,具有商品特性,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通过商品交换规律进行资本运作。可以利用资本雇佣作者,借用传媒组织规范的创作活动,以实现艺术价值和资本价值的增值。

承认文学艺术是一种劳动,才能保证作者的真正利益。作品像其他商品一样进入流通领域,作者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还能得到经济价值的补偿。经济价值的实现也使艺术价值得以实现。

文学艺术的生产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创作主体使用的是精神文化材料,生产出来的也是精神文化产品,因此,文学作品这种产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一般商品可以根据原料、劳动时间和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明码标价,而文学作品使用的原料、耗费的劳动时间等因素都是无法准确量化的。作品的价格与价值总有程度不同的出入。因而那种无限制地夸大精神生产的特性,把精神生产说成是一种超脱了现实利益关系的纯粹的“审美体验”的观点是片面的。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文学艺术的生产是一种艺术审美价值的创造,审美特性是它的本质特性。从文学艺术生产的各个环节来看,无论是作者的创作活动,读者的鉴赏活动,还是批评家的批评活动,都是不同层面的美的创造活动。即使在其传播和流通活动中,也必须以审美为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作品除了它的审美本质特性外,也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换,具有商品特性和资本价值。在传统观念中,商品和商品化与一般的物质利益、人和人冷酷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人们认为文学作品成为商品和商品化是很不好的事情,似乎玷污了文学的圣洁。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家的生存既是艺术的生存,也是商品化的生存。艺术生产既是艺术审美的生产,也是资本价值的再生产。艺术能够产生资本价值,是因为艺术作品具有一种特别的使用价值,即审美、愉悦、认识、教育、收藏等等使用价值,这些价值不是实物价值,而是精神价值,侧重和诉诸人的精神和心理,具有无限使用的特征。

从艺术生产是社会生产来看,文学作品既是审美的结果,也是社会消费品;读者既是鉴赏者,也是消费者。进入现代社会,消费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制约着艺术的生产,消费也创造着审美价值。“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的论述对我们认识文学创作的消费重要性有着深远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化消费意味着市场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生产的产量和趣味。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如果不重视娱乐性消费性,不把握住读者的审美趣味,要想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著名作家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创作中这样说:“可读性是我所认真考虑过的几个最重要的问题中的一个,我们的作品不被读者欣赏,恐怕更不能完全怪读者档次太低,而在于我们自我表现欣赏从而囿于死谷。必须解决可读性问题。”重视读者的需要,才能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较好的实现。

20世纪90年代,是大众文化兴起繁盛的时期,取得的成就也是显著的。大众化的艺术生产借助于市场经济快捷地提供了大量的文化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虽说大多数作品还谈不上多么高雅和精致,可有些作品还是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的。不可否认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是,大众艺术生产由于以利欲为基点和动力,走向极端,那就是粗鄙化,无节制地诱发和煽动物欲与情欲,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忽视文艺产品的品位和艺术价值。这种趋势日益明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良好规范的机制。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重视文艺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时,一定要重视它的资本价值。也就是说,要认识到文艺具有商品特性,客观地评价文艺“世俗化”问题,转变传统的艺术价值观念——把艺术看成一种似乎与经济生活和商品交换完全对立和绝缘的神圣高洁,与世俗相对立的精神存在,艺术审美一直奉行的高、雅、贵的原则。

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描述”实践,反过来它才能被文学的实践所接受。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文学做更全面的认识:

一、树立文学理论研究开放意识。

从中外文学批评的历史来看,文学是什么,虽说中外的研究者做了许许多多的探索,但依然没有满意的回答。我们还不能妄言已经找到了文学的定义。我们如果关注大众文化的现状,那么就会看到文学就活在让正统文学不屑一顾的大众文化之中。我们也许不会为高雅诗歌和严肃小说的冷寂而焦虑,也许不会为市场经济中商品意识和消费主义对文学的役使而愤慨,因为这就是当下的文学状况。当然文学也不是一个大杂烩,它有它的藩篱。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认识还是一个未竟的事业。文学的实践内容不断丰富,我们的认识也应不断发展,我们不必局限在传统的认识上,不妨把眼光放开些,既要借鉴国外的众多文艺理论和研究方法,也要挖掘我国古代文论的精粹;既要以经典文学为依据,也要重视大众文艺;既要审视历史上文学的流变,也要把目光投向转型时期文学的新变化,这样对文学的认识才会进一步深入。同时,文学理论的研究要走出学院派的“象牙塔”,在文学现实中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就是说我们应具有一种贯通中西古今的现代全方位的开放意识。

当下的文学走向一个泛文学的时代,在形式上文学与非文学的传统界限变得模糊,尽管说文学性难以把握,但可以肯定地说,文体类型不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属性,文体是不断变化的,有生有亡。现代社会里文化呈现多元化,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在一些非传统文学艺术形式中存在着新的文学形式。大众文艺也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所谓的“纯文学”、“雅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等概念,只是与大众文艺相对而言,并不能代表文学艺术的全部。大众文艺也是文学的一块很有潜力的领地,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是社会所必有的。漠视大众的审美需求,一概提倡高雅深刻是认识的偏颇,而站在象牙塔上俯视人民大众的欣赏趣味,把它当作庸俗低级则是理论的失察。

我国文学发展史也可证明这一点。文学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先从民间文学开始的,诗歌、词、小说都是这样的,后来文人雅士不得不去学习模仿,加工提炼,使之成为历史上的经典。相反,一些雅文学却由最初的高雅逐渐变得通俗平易,如赋最初是文采华丽、辞藻丰富、铺张扬厉的描写帝王贵族生活的大赋,后来演变为抒情言志的小赋,东汉抒情小赋较之于汉大赋更具艺术性、更有生命力。况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各领风骚于不同时代。例如小说这种体裁,它的概念的形成,其特征就在小,相对于其它鸿文大论,朝廷典册,其体制题材小,内容琐屑,起初人们对小说持轻视不屑的态度。后来随着通俗小说的兴起,小说的价值才被人们认识。通俗小说起于民间的说唱文学,它与诗文的自娱目的不同,其特征在于娱他性。它娱悦的对象很广泛,因而是通俗大众化的,通俗大众化就获得了社会的影响和自身的发展。

二、认识文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特性,客观地评价文学的“世俗化”。

文学是审美的体验,它不能不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起,市场经济冲击着传统的艺术价值观念,审美活动的很多秘密都隐藏在经济活动中。商品活动追求利润的欲望使得物质产品的艺术含量越来越大,生活与艺术的距离日趋缩小。生活艺术化、审美化,艺术生活化、商品化。市场经济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学从某种程度说也成了一种消费品,文学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

从社会发展来看,文学走下神圣的殿堂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在封建社会时代,艺术工作者依附于皇室政权和贵族势力,按照权力意志从事艺术的生产。艺术的产量很低,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低下,不能辨认文字符号,因此,那个时代的艺术女神是圣洁高贵的,但这种华丽纤巧的背后却掩藏着专制和强暴。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艺术审美不再是权贵的特权,随着普通老百姓物质需求的相对满足和文化素质的日趋提高,闲暇享乐的时间的富余,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文化艺术的消费上。单一的文化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文化提供了这种可能。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意识的成长与普及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精神现实,文学艺术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这种俗化是多向度、多层次的,意味着文艺由中心走向边缘,由高雅走向通俗,由统一走向分离,由单一走向多元。中国在市场经济进程中这种状况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对文化专制主义的解构,对个人意识的增强,对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等都有一定积极作用。如果只是站在精英的立场,对文学的现状一概持否定态度也是不可取的。但是也要看到,如果听任世俗化自由发展,将会导致物欲泛滥,使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萎靡不振,缺乏进取心。

三、对文艺本质的界定,必须运用系统的综合的思维方式。

对“文学”的界定还是没有一个定论。追溯古今中外对文学内涵的阐释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人们界定“文学”的含义基本上是从作品——作家,或者说是从创作范围来进行。孔子当时主要是从功能方面认识文学性质的,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的是作品。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等等,都是以文学作品为着眼点,从内容与形式上认识文学的本质特性。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研究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时,设计了一个三角形坐标系,四个要素中作品要素处于三角形坐标系的中心。直到当代有代表性的几种文学观,仍然是对作家作品或创作过程的本质阐释。一提到“文学”,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想到的是作品、作家和创作。

对这种忽视文化的倾向,美国学者阿兰.P.马里安认为根源在于人们对艺术的误解。他说:“艺术中包含了四重组织模式:观念、观念导致的行为、行为的结果——作品、对观念的反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这四个方面中,只有作品才得到各种方式的详尽研究。观念、行为以及对观念的反馈几乎被完全忽略了。”就是说人们把艺术局限于创作,只重视作品,而忽略其他三个方面。因此,我们认识文学的特性应该放在社会历史文化实践中考察。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从历史观点看,任何文艺作品都包含着对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人类生活层面的反映和表现;从美学观点看,文艺作品中所包含的这些社会历史因素是通过作家的创造性转化和扬弃,审美主体在与社会实践和历史活动的间接关联中,将之整合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的整体。

由此看来,文学的本质不可能是单一层面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离开了系统结构体系而单纯孤立地考察和强调文学的某一个层面的构成要素,并把它提升为文学的全部本质,或许能揭示某些层面的本质,但从全面看,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失误。传统文学观中“内容与形式”的界说就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思维。文学的本质是一个拥有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结构的整体存在,因此,对文学定义的界定,必须要有系统的综合的思维方式,对那些既成的传统观念有必要做进一步反思,我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形成的固化了的文学概念需要解构,否则文学理论难以发展。

注释:

① 《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述》,[加]马克·昂热诺 、[法]让·贝西埃、 [荷]杜沃·佛克马、 [加]伊娃·库什纳主编,史忠义、 田庆生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论语·季氏》。

④《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298页,周宪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责任编辑 树 凯

猜你喜欢
文学艺术文学价值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脱下工装 你也可以是诗人
一粒米的价值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导向
“给”的价值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文学小说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