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理论及其影响下的后现代文论

2005-01-08 05:47黄怀军
当代文坛 2005年4期
关键词:德里达索绪尔现代主义

黄怀军

差异理论源起于现代语言学及后结构主义哲学,其核心内涵是:提倡异质性、独特性和不可通约性,反对同一性、整一性和中心化。运用差异理论考察和分析事物时,往往只关注此对象与彼对象的差异,而忽略或淡化它们的同一性和相通点。

差异理论的系统阐述者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和法国哲学家、文论家德里达(J.Derrida)。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也是差异理论的始作俑者。他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由听视成分即能指和概念成分即所指两部分组成;而“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观念和声音的联系根本是任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偶然的文化约定,“只依习惯和普遍同意而存在”。在此基础上,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差异性理论。他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与价值只能由差异确定。具体来说,语言符号的概念部分“只是由它与语言中其他要素的关系和差别构成”,而“这个词区别于其他一切词的声音上的差别”才可能“带有意义”;对书写符号即文字来说,情况也是这样:“文字的符号是任意的”,“字母的价值纯粹是消极的和表示差别的”,“文字的价值只靠它们在某一个由一定数目的字母构成的系统中互相对立而起作用”。索绪尔总结说:“语言中只有差别”;“语言系统是一系列声音差别和一系列观念差别的结合”;并声言:“我们下面所要讨论的整个言语活动的机构都将以这种对立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声音差别和观念差别为依据”。一言以蔽之,在索绪尔那里,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差异,语言符号的特征也是差异。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之父,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差异理论,甚至将其推向极端。他的差异理论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意义产生于差异。德里达不满索绪尔仍然认为能指与所指具有单一而稳定的关系而将能指和所指捆绑在一起。他称索绪尔的能指、所指和符号是“形而上学的概念”,“属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派生物”。他更强调符号的任意性、差异性和无所指性(non-referential)。美国文论家布雷斯勒(C盓.Bressler)指出:在德里达看来,“人类知识现在一定是基于差异”;“我们知道某个事物,只是因为它与别的东西不同,而不是因为我们比较过它与任何绝对的有内在联系的事物”(10)。第二,异延是差异之源。比索绪尔更进一步,德里达提出了“异延”这一概念。异延(différance,又译差延、分延)是德里达改动法语中différence(差异)一词而发明的新词。法语动词différer既指空间上的差异,又指时间上的延宕,由于它没有名词形式,德里达便发明了这个兼指时空差异两义的名词。他在《立场》(Positions)一书中具体解释了“异延”的三种含义:“首先,异延指称通过推迟、委托、暂缓执行、分派、绕行、耽搁和保留等手段而延迟的(消极和积极的)运动……第二,异延运动由于它产生并区分不同的东西而成为语言中标志所有对立概念的共同之根源:例如,敏感的与明智的,直觉与意义,自然与文化,等等。……第三,异延也是这些差异的生产……”(11)。在《论文字学》一书中,他称异延是差异的本源或原型;“相对于差别而言,不管是实体性的、本体论的还是‘实体—本体论的在者与存在都是派生的东西;与我们以后所说的分延(la différance)相比,在者与存在同样是派生的。在‘此在的超越性中,实体—本体论差别及其根据(Grund)并不是绝对本源的东西。分延才是更‘本源的东西。”(12)出于解构的思路,德里达一方面认为异延是逻各斯,是差异的原型和策源地,没有什么可以先于异延,也没有什么能够逃脱它的锋芒,另一方面又认为异延不可能成为差异的原型,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本原、一种生产力;异延替代逻各斯的结果将是文本的意义永远无法得到确证,因为一个意指系统中的意义或者由它同无数可供选择的意义的差异产生,或者仅仅是一种扩散、一种延宕,由一种解释滑向另一种解释而永远无法进入本真世界。德里达不仅凸显了差异的重要性,而且为其找到了本体之源“异延”。

现代语言学和解构主义哲学阐发的差异理论对后现代文论影响甚大。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后现代文论家极力凸显后现代主义文艺与其它文艺流派与思潮之间的差别与断裂;二、他们热衷于剖析后现代主义文艺的创新性和异质性。下面结合美国三位后现代文论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和弗·杰姆逊(F盝ameson,又译詹明信)的主张具体分析。

一、凸显后现代主义文艺与文化的断裂性。贝尔在分析当代社会和文学思潮时特别强调它们的断裂性。他说:“我们正处在西方社会发展史的一座分水岭上:我们目击着资产阶级观念的终结……过去的二百年中,资产阶级曾经靠着这些观念铸成了现代社会”;“我们已面临现代主义创造力和思想统治的尾声。作为一场文化运动,现代主义在过去的一百二十年中曾经主宰了所有艺术,塑造了我们的象征性表现方式”(13)。进而他又指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根本区别:“传统的现代主义试图以美学对生活的证明来代替宗教或道德;不但创造艺术,还要真正成为艺术”,而“六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发展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它把现代主义逻辑推到了极端”(14)。哈桑虽然认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不是由铁障或长城分开的”,并主张用“辨证的视野”看待后现代主义,对它的“趋同与差异、统一与破裂、亲缘与反叛”“都必须予以尊重”(15),对它的界定需要“将连续性与间断性、历时性与共时性融于一体”(16);但在具体分析后现代主义文艺的特征时又似乎完全放弃了“辨证的视野”。他认为后现代模式迥然不同于先锋模式和现代模式,因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即使不是对廿世纪西方社会一次富于独创性的体认,也是对西方社会一次有意义的修正”(17);“作为一种艺术的、哲学的和社会的现象,后现代主义调转了方向,它趋向开放(时间与结构或空间上的开放)、游戏、祈愿、暂时、分裂,或不确定的形式,趋向反讽和断片的话语,缺席和断裂的‘苍白的意识形态、以及分解的渴求和对复杂的、表现思想的无声的创新”(18)。杰姆逊也一方面主张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三种现象辨证地看作同一过程中可以任意交换位置加以排列的阶段”,从而“把它们置于一个更大的,更抽象的统一的模式中,从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对照中加以界定”(19),另一方面又极力凸显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差异之处。他认为三者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如果说现实主义的形势是某市场资本主义的形势,而现代主义的形势是一种超越了民族市场的界限,扩展了的世界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的形势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的形势就必须被看做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老的帝国主义的,跨国资本主义(a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的或者说失去了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形势”(20)。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跟现代主义的决裂:“不论从美学观点或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表现了我们跟现代主义文明彻底决裂的结果”(21)。因此他主张:“只有透过某种主导性文化逻辑或者支配性价值规范的观念,我们才能够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真正差异作出评估。”(22)

二、剖析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异质性和独特性。贝尔对比现代主义文艺将后现代主义文艺的独创性归纳为两点:1、“后现代主义反对美学对生活的证明,结果便是它对本能的完全依赖。对它来说,只有冲动和乐趣才是真实的和肯定的生活,其余无非是精神病和死亡。”2、“后现代主义溢出了艺术的容器”(23),而“传统现代主义不管有多么大胆,也只在想象中表现其冲动,而不逾越艺术的界限”(24),并“仍然站在秩序这一边,并在暗地里赞同形式(尽管不是内容)的合理性”(25)。哈桑则逐一剖析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十一个特征: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零乱性(Fragmentation)、非原则化(Decanonization);无我性、无深度性(Self-less-ness,Depth-less-ness);卑琐性,不可表现性(Theesentable,Unrepresentable):反讽(Irony);种类混杂(Hybridization);狂欢(Carnival);行动、参与(Performance,Participation);构成主义(Constructionism);内在性(immanences)(26),并对它的两个最具异质性的特征即不确定性和内在性详加阐述(27)。杰姆逊将后现代主义文艺的特征归纳为:1、“后现代文化给人一种缺乏深度的全新感觉”;2、“后现代给人一种愈趋浅薄微弱的历史感”;3、“崭新的‘精神分裂式的文化语言已经形成”,并“产生出新的语法结构及句型关系”(28);4、情感的消逝。他说:现代主义经典作品表现异化和焦虑的经验,而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这种经验、这种感觉、这种强烈的‘感情正在减弱、消失”(29)

实际上,杰姆逊还专门谈及差异理论对阅读后现代作品的影响问题。他说:“事实上我很想把后现代形式的独有经验以一个吊诡的口号来描述。我的建议是:‘差异构成未来关系。”因此他建议:在阅读后现代文本时,“得透过辨别差异而不仅是依赖统一的意念以衍生意义”,因为在后现代作品里“能看到差异这个概念所应包涵的丰富的张力重新得以发挥”;最后他总结说:“透过差异功能所组成的新的关系模式,更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套全新的思想感觉方法”,但“差异的理论又往往过分强调文本的分解体,以至文本的材料(包括文字、句子)都四散分裂,解体而成随机随意、了无生气的被动元素——成为一组纯粹依赖外在关系来互相识别的元素”(30),所以又不能滥用。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2页、第159页、第159页、第164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8页。

⑧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06页。

⑨(12)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第31页。

⑩Charles E. Bressler,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Princeton-Hall Inc.1999,p129.

(11)Jacques Derrida Positions.in Jerermy Hawthorn,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Routledge,Chapman and Hall,Inc.,1994,p68.(13)(14)(23)(24)(2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3页、第98页、第99页、第98页、第99页。

(15)(16)(17)(18)(26)(27)伊哈布·哈桑:《后现代主义的转折》,引自王潮选编:《后现代主义的突破》,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第24页、第19页、第30页、第32-36页、第29页。

(19)(20)(21)(22)(28)(29)(30)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9页、第286-287页、第421页、第432页、第433页、第89页、第478页。

责任编辑 树 凯

猜你喜欢
德里达索绪尔现代主义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乔伊斯与德里达
试论索绪尔语言思维观中客观世界的消解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皮尔士与索绪尔符号学异同辨析
论乔治?鲁奥朴素、真诚的绘画态度形成因素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常在常新
“任意性”是索绪尔语言学的必要前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