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兵
书生本色。是我多年追求并以此为自豪的。
看到眼下的孩子们拼命做题,我常常会想起我的童年和少年。我的少年儿童时代是在对书的渴望和憧憬中度过的。1969年我读小学,开始识得汉字。就被汉字的魔力所吸引,《半夜鸡叫》、《地雷战》、《地道战》等连环画是我反复阅读的经典作品。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的欲望也在不断增长,书里有故事,故事能抓人,书是我最喜欢的玩具,于是拿到篮里的都是菜,能找到的书,都是宝贝。公开的出版物,《毛泽东选集》、《鲁迅作品选》、《水浒传》、《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法家作品选》等等,有趣无趣,似懂非懂,我都读得津津有味。渐渐地公开出版物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地下的禁书开始走进我的视野,《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这些当时被列为禁书的也成了我着意搜捕的猎物,常常是用自己的东西和别人交换,甚至出卖劳动力。体力的,比如帮别人做蜂窝煤,脑力的,比如帮别人做作业,修改黑板报的稿子,这些事都干过。人家用报纸包着很神秘地把书交给我,而且再三叮嘱:不能被别人看见。一般都要求一天甚至半天就要把书交还.于是我常常是通宵看书,有时是打着手电简在被子里看,还要想办法躲避大人检查。那些被称为封资修的作品,历经沧桑,有些书缺了许多页码,有些书已经连封面都没有了,但我依然读得如饥似渴、废寝忘食。读书的直接功利结果是赢得了老师对我的作文的欣赏和肯定,进而也使同学们对我产生了钦佩。自己也因此有些飘飘然。要说不好的影响就是导致视力下降,我喜欢坐在最后一排,但黑板上的字开始模糊起来,最终的结局是架起了眼镜。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是我比现在孩子幸运的地方,我无需做没完没了的习题,无需参加各种补习班。我是顺着性子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大量的阅读使我奠定了较为丰厚的文化基础,使我的精神愉悦而充实,使我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一种习惯.这是令我终身受益的习惯。
如果缺少阅读,对一个少年儿童的成长是釜底抽薪:如果缺少阅读,对学生个性的养成是致命一击。如果一个学生的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必然下降;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不但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化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语词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更要紧的是青少年通过阅读文学.获得一种少男少女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这要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学生应该成为读书人,而不能成为习题人。
书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乌中斯基说得好:“在民族語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的历史。”不读中外名著,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提高,必然导致文化的匮乏和语文积累的肤浅。今天的学生应该为自己制订读书计划,每月读一本好书,哲理的,文学的,充满爱心的;人文的,科普的,透射智慧的。这样,中学六年就读了72本书,对人的一生来说,固然不多,但却是中学生成长中的72块基石,72根精神支柱.72部生活教科书!与此同时,将收获一种很好的习惯,终身受益。
1978年参加高考,我弃理从文,虽然我当时的各科总分在整个年级排名第二,虽然当时盛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的班主任老师稍加动员,我就立刻选定文科,这与我读书的志趣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对未来有自己的理想,或者当作家,或者做学者。当教授,但我不愿做中学老师,我实在知道中学教师的甘苦。在10个供我填报的高考志愿当中,我把江西师范学院放在第8志愿,那实在是因为当时没有多少文科学校的缘故。虽然我的高考成绩超过本科线,虽然我在我校众多的文科考生中是一枝独秀——只有我一人考取,但我最终还是被录取在师范学院,好在进了中文系,否则我真有可能来年再考。
进了大学。我的直接感觉是老鼠掉进米缸里.面对图书馆大量的藏书,我像一个饥饿的汉子见到一桌的饭菜那样欣喜若狂。恨不得一扫而空,恨不得把所有的书看完。我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买书就成了我又一个乐趣。只要上街,必到书店,到书店必然买书。1979年许多名著开禁的时候,我是排了整整2个小时的队才买了两本书。读师范学院的好处是吃饭不愁,每月都发饭菜票,大学四年,我没有抽烟的习惯,也没有喝酒的嗜好,也不喜欢交朋结友,家里给我的零花钱几乎全部贡献给了书店。当时南昌市几家书店相隔甚远,每次上街都要被我跑遍,有时为了省钱,公交车不坐,一路走过去,很是意气风发的样子。这个习惯至今依然保持着,逛书店成了我的嗜好,家里已经堆满了书,但我还是经不住好书的诱惑,总想把它们搬回家。
和许多“老三届”同学在一起,我增加了许多书本之外的见识,但我依然对读书保持强烈的兴趣,由文学而历史,由历史而哲学,凡是文史哲的书我都喜欢涉猎,有些虽然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但我喜欢翻翻。书读得多了,就学会了比较,学会了挑刺儿,暗暗地和别人抬杠,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标志着自己思想的形成,这得益于驳杂的阅读。尤其哲学对人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帮助人培养自己思维上的深刻性、认识上的整体性、人格上的进取性,使人站在新的高度。只有站在更高的思维层次、思想境界上看问题,才能高屋建瓴地审视各种现象,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否则,只能停留在经验的、感性的层次上。因此要不断地用先进的、科学的哲学思想充实自己的头脑,开阔眼界,增添追求真理的勇气。
1982年大学毕业,我中学的语文老师把我要回到母校从事语文教学,这些年的教学生涯,我在《张开大嘴奔跑》一文作了叙述(详见《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2期).总之是得益于机遇和名师的指导,如于漪老师的提携,我因此不断进步。
由看书,买书,教书,到自己写书。文章发表了不少,书出了几本,于是有点知名,荣誉也接踵而至。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江西上饶调到了上海。1996年被评上“特级教师”不久,一不小心就走上学校教科所副主任的岗位.2003年担任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
学生记者采访我,我说自己是一个书生校长,我的本色是书生。何谓书生?我想按照西方的概念就是知识分子,那么什么是知识分子?流行的观点是大学毕业生即为知识分子。然而华莱士曾经幽默地说道:发现了比女人更有趣的东西的人,就是知识分子。什么是比女人更有趣的东西?知识分子有哪些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我想作为知识分子起码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素质:“知”、“识”、人文关怀之心。大学毕业意味着获取了相关学科系统的“知”,但不一定有“识”,不一定有人文关怀之心。总之读书求知。勤于思考,有人文关怀之心,方才是书生本色。
我曾在一次校长论坛上谈了一个观点——校长急需补钙。所谓知识分子的“识”,我以为就是思想见识,是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思想见识,这就是中学校长的“钙”。缺钙的人是站不起来的,萎缩,萎靡,软弱,消极。同样我们这里说的“钙”也是影响一个中学校长能否站立起来并进而有所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一个学校有无大作为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能否产生教育家的关键所在。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人是思想的苇草,人是思想的冒险家。我思故我在,以我的思考、我的思想来证明我的存在。我们常常说校长是思想的播火者,是播撒阳光的人。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
我一直以一介书生引以为自豪,现在成了校长,依然教书,依然读书,依然写书,因为是校长更多了一份责任在肩,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便是让更多人,接受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更高质量的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既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人文精神,使之对历史与文化有感情、对传统与伦理有温情、对乡土与社区有热情,使之学会社会关怀、人文关怀。这一切需要我们积极营造学校文化,用人类文明财富营造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学校文化反映了一个學校内部隐含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这种价值观、态度和做事方式可以使一个学校保持相对长期的繁荣,也可以使一个优质学校停滞不前。优秀的学校文化引领并影响着学生健康发展。
于是,上任之初,我倡导建平新文化运动。我想构建的是一个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内涵的,包括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在内的现代学校文化。
书生,其实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