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人民教师形象

2004-06-12 09:29白宏太
人民教育 2004年5期
关键词:牡丹江市牡丹江塑形

白宏太

2003年11月底,刚下过雪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冰天雪地,寒气逼人。记者应邀前来参加该市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

恶劣的天气并未影响会议的顺利进行。许多人一大早从各郊县赶来,除了与会代表,还有自发前来的教师和教研员们。在这样一个冬日,这么多人会聚到一起,包括那些自发前来的人,他们的真诚与热忱令记者感动。

会上见到牡丹江市主管教育的高艳华副市长。她向记者介绍说,注重师德建设是牡丹江市德育工作的一条主线,通过坚持多年的教师“塑形工程”,在全社会树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为牡丹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接触,使记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近十年来,牡丹江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既构筑了富有成效的德育工作机制,也以充满生机的德育实践。展示着对师德、对德育、对教育新的理解。回归“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在通过国家“两基”验收以后,如何推进教育事业继续向前发展?牡丹江人将目光投向教师的师德建设。一项旨在重塑人民教师形象的教师“塑形工程”,在全市大张旗鼓地拉开了序幕。

将师德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商品经济大潮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整体素质呈下滑趋势。1995年,牡丹江市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教师职业道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在对3万多人的调查中,有68%的学生对教师有意见,有48.3%的家长呼吁加强师德修养,有50%的社会人士认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师德和职业素质。

调查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师中存在着违背师德的现象。这无疑表明,提高教师素质,重塑人民教师形象,已经刻不容缓。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牡丹江市教育局局长许传富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尤为深刻: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作为一项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精神活动,首先需要教师有高尚的人格和感染学生的魅力,需要教师以生命和灵魂去投入,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教育是危险的,不仅是对教育的亵渎,而且是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摧残。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有远见的牡丹江人坚定了实施教师“塑形工程”的决心。因为只有先“塑”教师之“形”,才能塑造一代新人。以“铸师魂、展师风、重师能、树形象”为宗旨,发扬“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等五种精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重塑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就是教师“塑形工程”的核心理念。

可以说,在新的时期,确定这样一项意义深远的教育战略.是对德育规律的自觉把握和遵循。从根本上说,它是回归“以人为本”的勇敢尝试。人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如果忽略了人的存在价值和能动作用,教育(尤其是德育)必然将失去感动人的力量,从而变成一种机械的、没有灵魂的活动。

“虚功实做”的推进策略

在牡丹江下属的宁安市,有一个偏远、贫困的双富村。一条崎岖的山路是进村的交通要道,一到雨天,遍地泥泞,人畜难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薛艳老师就任教于双富小学。多少年来,她不知在这条山路上走了多少遍。她本可以在城里和丈夫、儿子过着温馨、舒适的生活,但她无怨无悔地将韶华奉献给这里,甚至在身患尿毒症的情况下,仍不肯离开讲台。在她的带领下,破烂不堪的双富小学变成规范化合格小学,双富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物质、精神“双富”村。

1997年5月13日让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天,牡丹江市“十佳教师”事迹报告会在文化宫举行。市五大班子领导全部出席。座无虚席的礼堂里,气氛隆重而热烈。山村教师薛艳等十位教师的感人事迹,震撼着每一个人。许多人的衣袖成了手绢,被泪水湿了一大片。

报告会反响强烈,成为推进教师“塑形工程”的一个重要契机,牡丹江市教育局号召学习“十佳教师”,高扬“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五种精神。

时任宁安市教育局局长的杨玉庆,曾欣喜地见证了教师“塑形工程”带来的可喜变化。在宁安,薛艳的高尚师德带动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成长起来,他们和他们的学校成为一个“示范带”.极大地激励了更多教师努力塑造自我。通过树典型、学典型,宁安先后又涌现出几十位师德优良的教师,在全市营造了争做师德标兵的浓郁氛围,真正在社会上树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从薛艳到双富小学,从“示范带”到全市,宁安市走过的虽然是一条“抓典型”的老路,却抓出了实效、抓出了特色,从中鲜明地体现出教师“塑形工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推进策略。这就是,通过树立个体典型,让每位教师心中有榜样,学习有目标;通过树立群体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形成更多的优秀群体;通过树立集体典型,让教师体验到个人的工作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从1996年开始策划、筹备、启动,牡丹江市的教师“塑形工程”一直在不断细化和完善中向前推进。

在一些人看来,将师德建设作为教育的重点工作,有点不切实际。因为师德建设似乎是很“虚”的东西,既难出成效,有成效也看不见、摸不着,不像盖校舍、修操场、添设备这些事,成绩一目了然。

牡丹江人没觉得教师“塑形工程”是“虚”的,也没把它当作“形象工程”.多年来一直实实在在把它当成了教育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教师“塑形工程”在实施以前就确定了这样几项基本原则:

——可行性原则:每一步骤要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全面推开:

——实效性原则:以科研为先导,科研成果与德育实践相结合,边研究邊推进:

——建设性原则:树立超前意识,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新措施,不断完善和补充工作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塑形工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上,除了“典型带动”,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制定使师德建设成为系统化、立体化的工程。

近十年来,市教育局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导向机制、竞争机制、评估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牡丹江市教师“塑形工程”评估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牡丹江市中小学班主任行为规范》、《牡丹江市中小学教师八不准》等相继出台,不仅使师德建设成为操作性很强的管理举措,也使师德建设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牡丹江人还非常注重德育科研。近年来,全市先后有40多所中小学校参与省级以上重点德育课题,在德育的内容,途径、模式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科研成果,涌现出一批德育特色学校。2001年,《实施“塑形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被列入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

新课程实施也成为德育创新和提高教师素质新的契机。牡丹江市一方面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注重德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与德育的整合,推进德育方式的现代化。

如今.教师“塑形工程”不仅是耳熟能详的一项举措,而且已内化为教师过硬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近十年来,牡丹江市先后表彰奖励了6届“十佳教师”,以他们为代表,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师德师风高尚的校长和教师,也产生了许多凝聚力强、社会形象良好的师德先进群体。教师“塑形工程”己成为推动全市学校德育水平不断提升的一项长效工作机制。

代代相承的师德核心

在多年的师德建设中,牡丹江人一直将“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等五种精神作为师德的核心。

在教师“塑形工程”实施之初,以薛艳为代表的“十佳教师”被作为实践这五种精神的典范。在那一批教师典型身上.更多体现出来的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品格,“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而在新的时期,时代精神和教育理念都不断向前发展,这五种精神是否有些过时了?我们是否也需要有新的师德?

牡丹江市教育局副局长高红岩是全国有名的德育专家。当记者向高红岩副局长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她笑而不答,而是带着记者深入学校,和校长、教师们座谈。从他们的实践和体会中,从他们身上,记者对师德、对这五种精神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师德实际上就是教师面对学生时的一种态度。”一位中学校长这样对记者讲。“在任何时候,教师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说,我校有一位毕业班班主任,丈夫是乘警,女儿又很小。每天晚上,她就带着女儿去班里辅导学生,女儿经常困得趴在桌上睡着了。老师的敬业让学生们很感动,这个班的学风变得非常好。”

更多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们,则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体验着师德的含义。

宁安市综台中学的庄家钰有近十年的班主任经验,每次接手新的班级,她都要对全班学生来一次详细的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长。班里有一个自卑、内向的小女孩,从小失去了父母,跟着奶奶生活。庄家钰不仅在生活上给她更多的照料,也注意呵护她幼小的心灵。她在小女孩的成长记录袋里深情地写下:“新学期开始了,妈妈不希望再看到孤独、寂寞的你,希望你在学习进步的同时,和同龄孩子一样活泼、快乐!”亲切的话语打开了小女孩的心扉,让她体验到了母亲般的温暖。

庄家钰以真诚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她深有感触地说:“教师必须真诚,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班里的张健同学很聪明,却不爱学习。一次考试前,庄家钰跟他约定:如果张健的成绩能达到优秀,她将在小组评比中给他们的小组加50分。成绩出来后,庄家钰惊喜地发现,张健真的达到优秀,物理居然考了95分。庄家钰当即兑现承诺。让她吃惊的是,几天后,张健来找她:“老师,我没达到优秀。我的物理成绩被电脑打错了。”是什么让张健有勇气告诉她真相呢?张健的回答让她更吃惊:“老师,您不是告诉我们,成才先成人,诚实是为人之本吗?”自己什么时候说的,庄家钰已经记不得了,但她由此感受到了师德的力量。

阳明小学的王海东工作刚过5个年头。同样深受学生喜爱的她留着男孩一样的短发,也有着爽快的性格。她觉得,只有现代的教师才能教出现代的学生。王海东的班级管理充满现代气息,比如班干部竞选,候选人要自己组织“竞选团”;先选出班长,再由班长“组阁”,任命其他班干部。这既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同时,王海东极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她不企盼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上多么拔尖,却希望他们每一个都绝对自信,敢于挺起胸脯说:“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学生,但我却是个有晶位的人!”在最近学校大队委的评选中,王海东班里有9个学生入选,几乎占了全部人选的2/3。他们的个性与自信,展露无遗。老师们反映,这些学生虽然很有个性,但相互又非常融洽,懂得合作。

从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工作者身上,记者清楚地感受到他们对师德新的理解。可以说,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师德在实践中更多体现为平等、关爱的教育行为,体现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以及教师个性的张扬。

平安小学的赵昭也是在教師“塑形工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在学校“塑形、育德、和谐、超越”德育理念的指导下,他形成了自己充满个性与人文色彩的教育教学实践。比如说,班级的管理核心是5名组长,赵昭给他们很大的自主权力。每次的中队会都是以组为单位召开,赵昭从不干涉,对组长只有一个要求:设计的活动必须有全部组员参与。教室黑板上的“名人名言”也很另类,只要被学生认可,谁都可以做“名人”,包括他们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赵昭努力引领学生体验新的人生境界。在讲《种子的力》时,他让学生明白:“在失意的时候能够暂时忍耐,以便得意时大干一番。”在讲《巴甫洛夫很忙》时,他告诉学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讲《只有一个地球》时,他在黑板上写道:“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了魔棒。”这既是在讲授课文。又何尝不是在教学生做人?

从王海东、赵昭身上,记者分别感觉到,在教师“塑形工程”中,在“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精神的引导下,一批充满朝气、受新的教育理念熏陶、熟悉现代教育方法和技能的年轻教师开始成长起来。他们,是牡丹江教育新的希望。

整个采访虽然很短暂,但面对这些真诚的德育工作者,记者一面体验着牡丹江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一面在心里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相信,牡丹江人对德育工作和教育事业的热忱,也会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照耀着他们未来的成长道路!

猜你喜欢
牡丹江市牡丹江塑形
鸟儿,让牡丹江唯美生动
美女塑形计
我战胜了自我
超声吸脂塑形110例临床观察
牡丹江市建团周年纪念请苏联青年团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