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2004-04-30 05:07刘良华
人民教育 2004年23期
关键词:读图散文读书

刘良华

中国教育界提倡反思教学已经多少年了,有多少教师真正具有反思力?教师到底该如何反思?华老师的文章——《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见《人民教育》2004年第22期),至少显示出教学反思的两个秘密:第一,反思的起点是回顾“事件”,反思的目的是“寻找另外的办法”;第二,无论回顾“事件”,还是“寻找另外的办法”,反思总是以“学习”为前提。

一、如何“反思”。

为什么反思教学的口号四处流行,却一直难以在学校实践落地生根?我们相信反思教学是有意义的,但意义怎样才能诞生?关键在于懂得如何进行反思。

7.回顾教学“事件”。

从华老师的文章看来,教师的反思总是意味着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某些教学“事件”。

察觉出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哪些教学“事件”,这是所有反思的起点。若没有教学“事件”,也就没有了反思的凭据和价值。好端端的曰子,教师有什么反思的必要?

并非教师的每节课都会发生“事件”,这是一个事实。由此看来,教师并不需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去折腾自己。但是,当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事件”或问

题时,教师的反思就成为一种需要。

困难在于,当教师在教学中发生了事件或出现了问题时,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发现和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很多教师之所以反思无力,实际上是因为缺乏教学事件意识。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国外有些学校想出一个办法:用录像机将整个课堂教学录制下来,以便下课之后主讲的老师或者其他教师回头“观看”教学过程。有人称之为“微格教学”。其实也只是使某些看起来比较微小的教学“事件”暂时定格和停留。“小事件”被定格和停留之后,人们往往能够从中看出“大问题”。

除了“微格教学”之外,教师尚可以“用钢笔录像”或者“用键盘录像”)教师用钢笔(或键盘)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教学事件。这些教学事件将成为教师反思的起点和对象。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放电影”)让教学过程的事件一幕一幕地在头脑中回放。

也许,这就是反思教学的秘密。有些所谓的教学反思之所以反思无力,多数是因为没有针对真实的教学事件。

没有真实的教学事件,教师的教学反思就只能说一些大话、空话、假话。大话、空话、假话说得多了,最后觉得无趣,无话可说,于是,不了了之。凡是标榜反思教学,却又不针對真实的教学“事件”,最后总难免无法兑现,不了了之。

这样看来,所谓反思,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反思事件”或者“事件反思”。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实际上是看这个教师是否具有“教学事件意识”。

至于有了“教学事件意识”之后,如何解释、解决这些事件,这是下一步的事情。

8.寻找“更好的办法”。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事件或教学问题,用华老师的话说,就是为了不断询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醒自己的过程:除了自己原来的教学方式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反思的结果总是:并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甚至别样“更行”。

但是,教师从哪里寻找“更好的办法”呢?

表面上看,华老师的寻找过程显示为“再实践”与“感悟”,实际上,这种“再实践”与“感悟”更多地源自一种“学习”的积累与体验。

教师“学习”的状态,将形成教师发现事件和寻找办法的眼光。

二、如何“学习”。

“教师学习”是“教师反思”的基本前提。

教师学什么?至少,从华老师的这篇文章来看,《论语》、《中庸》等经典名著,《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皆为阅读的形态;“捧读专著是学,请教同仁是学,观天赏花看电视也是学”。

9.读“书”。

对有些教师来说,他们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对另一些教师来说,他们也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适合阅读的书或者文章。于是,有人建议教师阅读“经典”。教师真的适合阅读经典吗?

也许阅读经典是有意义的,但哪些经典适合教师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孔子的《论语》,或者老子的《道德经》?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还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要么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教育报告?

也许都不适合。至少,对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来说,这些所谓的经典,并不具有可读性。

经典确实值得阅读,但什么才是经典?如何读?这就成问题。

就我们所调查的情形来看,与其建议教师读“经典名著”,不如进一步建议教师读“经典文章”;与其建议教师读经典文章,不如再进一步,建议教师读“经典教育散文”和“经典教育故事”。

读哪些经典教育散文呢?

杜威的《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教师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文章,以下同)、罗素的《我为何而生》,算不算是经典性教育散文?厄尔曼的《青春》、培根的《论读书》,能算是经典教育散文吗?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否应该作为经典教育散文向教师推荐?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能否算经典教育散文?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是否也该去读一读?最近十几年来曾在中国教育界被广泛阅读和争议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做教师的22条军规》,算不算经典教育散文?张文质的《保卫童年》、肖川的《什么是良好的教育》、高钢的《遭遇美国教育》,是不是也可以一读?这样至少老师们不至于在阅读了大量粗制滥造的教育论文之后,竞以为教育学不过是喋喋不休地重复一些正确的废话。

至于“经典教育故事”,网上流传的《动物学校》、林兆华等人改编的话剧《赵氏孤儿》,算是经典教育故事吗?孔庆东的《遥远的高三·八》算经典教育故事吗?崔永元的《不过如此》如何?爱泼斯坦的《我曾是智障者》可以成为经典教育故事吗?胡适的《口述自传》呢?还有《特迪的礼物》、《最不后悔的活法》?

或者,还有其他?

10.读“图”。

经久不衰的学习方式当然是读书,但时代的变化使读书年代逐步转化为读图年代。于是,读图成为教师新的学习方式。

学校可以邀请校内骨干教师或校外专家给教师开设系列讲座,比如:《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读书建议》,等等。讲座虽然向来被认为是“听”(“听讲座”)的活动,但实际上是一种观看的形式。正如听课的真实形态是“观课”。

“听报告”虽然是“老式”的培训方式,但可以在“报告”中穿插切合教师实际生活的“案例”和“故事”,尽可能地让这些“报告”的方式接近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

除了让教师听“专业报告”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观看相关的“专业录像”或“教育电影”,比如5《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秦伯益主讲)、《赏识你的孩子》(周弘主讲)、《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你是人才吗》(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对话韩寒》(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等等。

11.讀“人”。

读书和读图虽然重要,但总有一些人既不怎么读“书”,也不怎么读“图”,却能像那些读书、读图的人那样充满智慧,甚至更加智慧。

这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这些人依然在“学习”,只是学习的方式不同于读“书”和读“图”,他们在读“人”。阅读人,观察人,这是在读书和读图之外的第三种学习方式。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读“人”实际上是观察周围的同事,从周围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同伴和人生范例。

但教师读的对象除了周围的人群之外,最好经由“传记”的阅读而理解孔子、老子、杜威、罗素、鲁迅、胡适、陶行知等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这是读“人”的另一种视界。

中小学老师很忙,有些老师负担很重、很累。教师若不读书,不学习,教师本人可以列举出一大堆的理由。就我自己的观察来看,这些理由都是事实。教师学习或教师阅读是艰难的。凡进入了中小学的人,都不难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可是,惟其艰难,才显高贵。只有那些真正保持了“阅读”或“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反思”或“研究”的状态。也只有那些真正提升了自己的反思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有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

无论是“反思”,还是“学习”,教师最好在反思或学习之后,有所记录:可以多写一些“反思日记”或“学习日记”。前者可以称为“做后感”,如华老师的《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后者可以称为“读后感”。

对教师来说,“反思日记”或者“学习日记”,很可能比教师模仿专业研究者的风格撰写“教育论文”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读图散文读书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