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厚
西部地区的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整个教育中较为落后和薄弱的环节。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与兴衰。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为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所在。因此,笔者将思考研究的视角和重点锁定在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试图对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改革的建议与对策等方面阐述浅见。
一、八个问题。
应该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西部地区一直按计划、有步骤、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其声势之浩太,人数之众多,范围之宽广均是空前的。由于领导重视,组织管理较为严密,教师参与积极性较高,取得了一定效果,使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有所提高,为农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服务作用,较受教师的欢迎。
然而,由于西部地区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不让人忧虑。继续教育在不少学校和中小学教师中遭到质疑,甚至出现继续教育没有必要“继续”下去的呼声。冷静而审慎地分析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八个缺乏”:
问题之一,观念落后,缺乏积极性。由于西部地区中小学所处的地域和环境的影响,不少中小学领导、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他们面对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形势和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常常表现出冷漠之态,反应迟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缺乏正确认识,以致部分学校领导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支持、不鼓励,甚至以种种借口加以限制,上级规定的有关待遇不能落实,挫伤了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而在职的中小学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这些人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视继续教育为“累赘”。
问题之二,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随着形势的飞速发展,课程改革、教学创新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培训所用教材无法更新,令教师很失望。目前还没有全国统编的高质量的教材,即使有全国较好的教材,由于受利益驱动,各地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委托教育学院、师范院校自己编写教材,以致出现了各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所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良莠并存。据教师反映,不少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常选用自己沿用多年的讲义或东拼西凑的资料,导致课程设置与教师所用教材出现较大落差,中小学教师颇有意见。
问题之三,培训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引领性。在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队伍中,中学教师的培训主要由市级以上教育学院担任,虽說有一部分名师和骨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让人难以拜服。主要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有些人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动态都把握不全不准,怎能通过自己的传授来帮助接受培训者完成培训知识的建构和整合呢?承担区县内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主要是县级进修学校的教师,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教学能力太打折扣,培训效果和质量可想而知。
问题之四,培训模式、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由于承担培训教学任务的教师一般都来自师范院校,习惯于理论上的海阔天空,缺乏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及教师素质现状的真正研究和把握,以致出现在培训教学中常采用经院式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讲析、轻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因而出现“空”对“空”现象。加之教学方法单一,一本书、一枝粉笔、一张嘴滔滔不绝讲半天,缺乏生动性、新颖性,听课者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差,中小学教师反映收效甚微。
问题之五,教学设备简陋,缺乏先进性。区县教师进修学校一般是区县教师培训的基地,由于受经费的制约,西部地区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经费一般都是捉襟见肘。因此,培训教学设备比较简陋,有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连多媒体教室都装备不起来;有的没有微机室,无法享用先进的教师教育培训优质资源;有的图书窒“名存实亡”,无法向教师提供学习资料。教学设备的极端陈旧、简陋,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效果。
问题之六,重学历轻能力,缺乏实效性。按照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包括学历层次提高教育、岗位职务能力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等内容。重视学历教育本无可厚非,但现在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由于区县主管部门缺乏科学的引导,以致出现领导和教师只重视学历提高教育,而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更有甚者,不少区县的教师学历进修表现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中小学教师只图考取文凭容易方便,80%的教师(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一律报考汉语言文学、政教等文科类专业。而学校急需的数、理、化等学科教师越来越紧张。这样的继续教育表面上看成绩斐然,但对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多大的作用。
问题之七,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真实性。目前对中小学继续教育学科考核与评价普遍是由主管继续教育的相关人员考勤,任课教师布置少量作业,酌情积分,或开卷考试,答案公布,教师一抄,亦算通过。很显然,这种考核评价其实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毫无检验、考核、评价之功能的体现,也削弱了继续教育的学习功能和效果,有损于继续教育的形象。
问题之八,收费不统一,缺乏规范性。各地对继续教育培训收费标准不统一,制定标准不规范,一些项目收费明显过高,并与实际培训成本差距过大,给人一种继续教育部门似乎现在更讲求经济效益的印象。难怪不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继续教育上级有无专项经费,一切费用都要教师本人承担吗?面对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还存在教师待遇低、工资有拖欠(旧账)的现实,教师的困境和怨气可想而知。
二、七项对策。
面对西部地区中小学继续教育中潜存的诸多问题,结合西部地区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七项对策:
1.开展中小学继续教育要与真正转变观念相结合,体现长期性。继续教育是教育领域内领导和教师所面临的一场新的革命。要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必须从真正转变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质量观等入手并与继续教育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继续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切不可因目光短浅而导致行为短期化,削弱教育效果。
2.确定目标、规划工作要与各地实际及教师素质相结合,体现差异性。我国东西部差异过大,即使省内、市内也有城市农村的差别。特别是教师素质差异就更为明顯。因此,在确定继续教育工作目标、规划部署继续教育工作时,一定要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切忌急功近利,脱离实际,一刀切,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一定要考虑地区、教师素质的差异性,以真正收到实效。
3.继续教育教学设施改善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相结合,体现先进性。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设施手段、办学条件,己难以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并己成为制约和影响继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增加投入,划拨专项经费,或出台政策,使教师进修学校广开经费来源渠道,更新教学设施,购置并配齐符合教育培训信息化要求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满足继续教育的需要。
4.继续教育课程教材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前瞻性。随着时代和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的培训教材必须不断更新,适时引进时代“活水”,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性,特别是学科专业教材,一定要反映国内外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及动态,如目前可增选课改信息及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新理论,体现前瞻性,发挥导航作用。
5.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要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体现针对性。要克服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的弊端,必须改革落后的经院式讲授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大信息和知识传授的密度,使听觉、视觉与动脑、动手紧密结合。
6.培训形式要与教师教学工作特点相结合,体现灵活性。耍逐步改革目前各地安排培训时间过分集中、形式单一的现状,克服培训课时过紧,效果难以保证的问题。如考虑结合中小学教材、教学改革的实际及时调整培训形式。除集中授课外,完全可以安排教师带课题在岗进行自学或进行研究,实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体现灵活性。
7.考核评价要与中小学学科个性相结合,体现科学性。考核评价要与一般学科知识检测区别开来。考核评价时,在内容上以课程内容为主,还要涉及教学实际的东西,既要考核理论知识,更要考核素质能力;在考核形式上,闭卷、开卷、专题研究要结台进行,更好地体现各个学科不同的个性特点,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科学导向功能。
除此之外,以下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增加对西部地区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对继续教育机构资质、教学质量及收费标准、发证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减轻中小学教师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