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号失真

2003-04-29 00:44朱荣科
求是学刊 2003年3期
关键词:失真中国经济

摘要:目前,中国人的经济行为基本上是我行我素,在缺少恪守伦理原则的情况下,政府、企业、个人所发送的经济信号显示失真的现象司空见惯,导致转轨时期中国经济改革的速度缓慢。文章从经济信号失真的内涵出发,结合中国经济现实,列举出信号失真的表现,并尽力寻找产生的原因,最终阐述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国经济;信号显示;失真

作者简介:朱荣科(1944-),男,黑龙江拜泉人,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福利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3)03-0053-06收稿日期:2002-09-05

中国经济改革,1979年至1994年这15年间,基本上处于摸石头过河的寻求出路阶段,期间经历了10年价格改革失败的教训和对股份制的认同。中共十五大以后至今,基本上处于实质性运作阶段。人所共知,1992年,我国经济实施了“软着陆”(尽管这一提法不科学,本人不赞成,但在此不讨论),其时间之长,超过了一般的经济的中周期在增长谷底的徘徊时间,事实上已酿就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缓慢速度。究其原因,经济信号失真则是根源之一。本文的阐述正是基于这一目的。

一、信号失真的经济学内涵

信号失真,来自于物理学,在无线电的检波与滤波及功放中经常使用。经济学中的信号失真是指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引起道德风险、逆选择、外部不经济、交易费用增加、搭便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等不利于个人与社会的经济行为。例如:假文凭的泛滥和中高层干部凭借权力讨要的学位,就是教育的信号显示失真而导致有真才实学的人利益受损所出现的逆选择;格雷欣定律所揭示的“劣币驱逐良币”与旧车市场上的质量好的车滞销表现出的异曲同工,都是经济信号显示失真的例证;人们为什么有寻租行为、市场由于其作用的局限性而引入政府行为后在制定公共政策时的官僚行为所产生的政府失灵的表现,都缘自信号失真……经济信号失真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经济信号失真的表现与产生根源

1.制度信号失真。制度是一种网络、图示并形成规则或模式。经济制度的信号失真是指制度作为生产和消费活动存在的前提或约束(限制框架),使生产和消费活动与其制度不形成同步或自动耦合显示出与社会经济发展或与传统的经济伦理所形成的显性与隐性的逻辑上的矛盾。例如: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经济应该是商品经济,所有制的存在形式不成其制度存在与消亡的依据,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市场经济为其制度设计的框架,而中国在高度计划经济时期,以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以权力分配生产资料代替市场分配功能,这就是制度信号失真,其结果是传统经济制度的崩溃;在今天,虽然股份制设计的企业经济制度已被认同,但存在着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地方组织部门任命的现象,导致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工会的形同虚设和所有者虚位,也是制度信号显示失真的范例;尽管在西方的私有制企业中雇主与雇员之间也存在着制度信号失真(因为雇主作为委托人、雇员作为代理人,他们之间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雇员的信息多于雇主更多地表现在对产品质量的把握上,在雇主那里失真),但目前中国尚存在于承包制的许多国有企业中制度信号失真就更严重了,因为国家是第一层委托—代理人关系的委托人,而厂长或经理是代理人,厂长、经理与国家永远不是一个心眼,各自的经济行为目标不会一致,在承包制企业内部又存在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厂长或经理变成了委托人,企业职工是代理人),这双层(或双重)的委托—代理,所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是不言自明的;制度,这个词的含义非常广泛,它不仅涵盖常人泛指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就连企业内部生产组织过程,也表现为一种制度安排,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国有企业更甚)还依然没有摆脱权力替代经济民主的框架,这是最易产生制度信号失真的根源。

产生制度信号失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经济的主观因素。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的政府,都把行使权力当作自己的守则,忘记了自己(乃至每个公务员)的第一职能是服务,从而形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同政府之间的人力代沟,不可能存在信息完全或对称(尽管真正的信息完全或对称是不易实现的,但权力经济却加剧了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因为这种人为的代沟使产权制度不符合经济民主原则,政府成为统治者,企业或个人经济行为的权利处于被统治者的从属地位。权力剥夺了经济人的有限理性选择和人性是制度信号失真的第一位原因。

(2)权力经济的客观因素。绵亘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小商品经济,也是权力经济)是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的;高度计划经济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权力,也是至今相当一部人不愿放弃的。权力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这些“聪明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将时代的罪恶当成自己的方便”,他们利用制度转轨的缝隙、法制的不完善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有限理性”而导致经济信号失真。

(3)文化的制约。传统的理解:狭义的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殊不知,被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就构成一种文化,所以,文化也构成一种制度。几千年的儒教留给我们难以摧毁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中的糟粕,就像长城一样坚固地占领着人们的精神领地,使接受信息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永远也不会完全或对称(受更多制度的约束者假定为客体,权力生产者或代理者假定为主体)。这种文化维系的时间越久,经济信号失真而产生的经济振荡就越剧烈。

2.经济政策信号失真。1958年的大跃进和改革开放后的10年价格改革,虽有政策调整的内容涵盖其中,但更普遍的意义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针的失误。典型的经济政策信号失真是近10年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国在经济学的一些名词上的提法很不准确,更欠科学性。例如:“软着陆”、“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等。所谓“软着陆”是刹车,刹车的权力在政府,起动的权力不在政府,既然是软着陆,那么,从经济波动与周期的角度看就应该相安无事和稳定回升,可是,软着陆后的十年历程并没说明是软的,而事实正说明遇到较高的通货膨胀后,就像飞机的紧急降落中由于驾驶员用力不平衡而将机翼折断,若想重新起飞必须进行大修理。什么叫“积极”?什么叫“松紧搭配”?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所奉行的任何政策还有自认为是“不积极”的吗?还有“松”的过度或“紧”的过度的吗?这里所举列的所谓提法不准确、不科学是与欲阐明的政策信号失真有关。1992年以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几次降低利率可以说成货币政策的“松”,控制投资、降低通胀率、减少货币发行量可以说成财政政策的“紧”和货币政策的“紧”,但实际效果如何呢?人民币存款节节上升,至今已逼近九万亿,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并没有达到。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政策信号显示失真?

(1)政策制定者生硬地运用经济学常识。教科书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周期的萎缩阶段,政府采取赤字经济、降低利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的政策手段。可是,政府在权力经济的影响下,欲望是增税;近些年,外汇储备虽增加,但大多数是为了偿还外债准备的,因而又不敢有过大的赤字经济的举动,只能运用政府不吃亏的“公债哲学”措施去发行国库券,但这样政府又承担着由于制度缺陷而导致投资资金沉淀的风险;政府税收上不去又何谈增加政府支出;剩下的办法只有降低利率和想办法让百姓动用储蓄去消费。政府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在朝向工业化道路前进中出现大量失业和破产是正常的经济规律的因素,一味地想抠出百姓腰包的钱而激发和加快了国民心理预期紊乱的脚步,这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理的代价,是启动经济、拉动消费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信号失真的真实原因。

(2)经济政策适用性的区域性限制。目前,我国沿海发达省区的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达75%~90%,而欠发达地区仅在30%上下浮动(2000年吉林省为28%)。但是,我国在“十五”期间制订的总体方针是经济制度基本上维持现状,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升级、企业效率升级上,这对于发达省区是合适的,对欠发达省区则不合适,因为欠发达省区的主要矛盾是要加快制度建设,增加私有化成份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制,在我国还没有制订“地方自治法”(匈牙利等国早已经有了)的情况下,欠发达省区的经济自主权必然很小,自然的结果是对经济发展形成阻滞。例如,中国的西部开发,从中国的经济实力而言,起码应该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但从对中亚五国的战略考虑和民族问题的有利解决,国家也只能从经济不宽裕的条件出发投入到一些基础设施(道路、机场、能源)建设上,但是,通过这种办法去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做不到的。理由是:如果沿海发达省区的企业在开发西部中挣10块钱,地方得到4块钱就不错了,最少他要拿走6块钱,这样一来使原有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因此,还是一句老话:给地方政府放权,各类地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地方自治法”才是根本(例如,地方政府有权制订税率和增加税种),这样才能解决政策信号失真所带来的弊端。

3.金融市场信号失真。众所周知,中国的金融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发展中国家在朝向工业化道路前进中,企业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解决融资渠道的通畅是一件大事,可现实是中国的民间资本不断增加、银行存款不断上升,但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不敢放贷,这也属金融市场信号显示失真。原因何在?金融市场信号失真导致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吃财政”,然后“吃银行”,构造市场经济框架后,企业开始“吃社会”(即采用高估资产上市后吃股民),因此,在权力经济还起作用的背后,上市企业寻找相关的代言人虚报企业业绩,诱使股民上当,使股票市场这一最重要的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功能的信号显示失真,致使今天本应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二板、三板市场不敢开放,贻误了中国经济从经济周期的谷底爬出而走向回升的时间。

(2)广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是金融经济,而商行和各专业银行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可是,我国的银行是适应计划经济设立的,如今,从监管体系、结算手段、分业经营的业务范畴等方面,都不适应完善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暂缓五年开放资本市场就是明证,这同样制约着中国的改革速度。

(3)银行行使国家职能的比重过大。例如,某一特大型国有企业,经济活动出现严重亏损局面,省主管部门要求银行给予数额较大的贷款支持,银行明知是“肉包子打狗”,但不得已而为之必须贷,从而形成不良资产。其实,任何国家的银行都不能完全彻底地从政府中独立出来而成为独立自主的中观层次的企业,但问题是它在行使双重职能时,政府不能干预过分,政府不能为了某一企业而损害银行的切身利益。我国在这方面问题多一些,这也是促使金融市场信号失真的一个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政府第一位职能的角色换位——从权力部门转换为服务部门。

4.产品质量与伦理原则信号失真。这是两个相关联的问题。先说一个事例。2002年哈尔滨国际贸易洽谈会上俄罗斯的一外贸部门的负责人对我国一位部长说:俄罗斯国民对中国的轻工产品(尤其是鞋)的质量忧心忡忡。当时,这位部长表现得很无奈。显然,产品质量的低劣是使中俄双边贸易不乐观的原因之一。在国内的产品市场上,假冒和伪劣产品的泛滥几乎激怒了全体国民(包括造假者在内,因为他同时也受到另外的造假者的欺凌),这是尽人皆知的不争的事实:产品质量信号失真的恶果。最起码的社会主义伦理原则应包括: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人的安全感、强者帮助弱者、同工同酬、说实话、经济与政治上平等、机会与民主的权力等。我国目前缺少上述道德标准运作制定法律的力量,才导致了(正如拜伦所说:聪明人就在于将时代的罪恶当成自己的方便)一部分人有获得“方便”和显露自己“聪明”的机会:假广告的泛滥,不正当竞争的恶性事件的屡屡发生(例如:地方保护主义驱使人为阻止外地商品进入)、企业管理水平低下草菅人命的事故频发……

事实上,不论产品质量信号失真还是社会主义伦理原则上的道德失真,最重要的原因都来自缺少制度约束。具体些说,应该有:

(1)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框架构造的初期,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在国家、企业、个人都在向“钱”看的时候,产品质量失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利润率是零(或趋于零),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的功利思想的驱动下,在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工艺水平尚不被市场认可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失真是“有限理性”的支撑结果,否则他便无利可图。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在不放弃自己的功利目标的前提下,如何使法律的力量强化和政策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以减少产品质量信号失真的机率。

(2)政府各级主管部门或职能监督部门与企业的不道德生产缺少“红灯警示”。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难解决好。因为它需要:政府职能朝向服务型的长时间的转变;加强诚信度水平的提高要首先从政府做起;“政府文化”和“企业文化”重新定位的边界条件。对于“企业文化”,用不着多说,关于“政府文化”要赋予新的涵义(这个概念是本人自行界定的)。原有的文化定义是:社会的意识形态(狭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广义)。其实,我对文化的理解是:被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并形成一种习惯就是文化。对于政府,过去大家认同并形成习惯的是它的权力与威严(至今,全国各省政府机关均不得随便入内),这是一种文化;今天,需要公务员们认识到自己的第一职能是为国民服务并且自己养成一种习惯,这就是新的“政府文化”的边界条件。

上述两条,均涉及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伦理观(即道德观与意志自由观)问题。

上述给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四个方面的经济信号失真的表现。其中:制度失真应属本性失真,一旦制度安排确定,它就是不可去的,犹如本性奇点一样;政策失真应属(时序性)间断失真,因为政策可以人为改变,所以,政策性失真应属可去性失真,犹如可去间断点一样;金融市场失真属于震荡失真或突变失真,若减少失真程度,采取的政策修匀措施类似于重新界定函数定义域(即补充定义),金融市场失真犹如跳跃间断点一样;产量质量、伦理原则失真应属混沌性失真,它纯系人为造成,因此,它犹如可去奇点一样。

三、经济信号失真的理论经济学说明

信号显示在市场外形成并在市场上起信号传递作用。当信息不对称时,政府、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就会做出错误的博奕选择:持假文凭的所谓“高学历”者被雇用后,会使雇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而付出教育信号显示失真的代价;消费者分辨不清楚高价高质量的车和低价低质量的车,而为了规避风险购买了低质量车,则是因为产品质量信号失真迫使消费者做出了受逆选择坑害的举动;进行汽车投保后而不注意防范的丢车者使保险公司蒙受了不该有的损失所承担的道德风险,同则是投保者信息多于保险公司的信息而产生了保险信号显示失真;政府投入的公共产品导致了更多的人无条件地“搭便车”,也是项目选择或管理水平低下而导致的政府行为的信号显示失灵;政府公务员的寻租行为的越演越烈是明显的制度信号显示失灵;前面所说的我国企业制度中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缺少激励机制而导致的外部性,是最严重的制度信号失灵的表现。这样的实例实在太多。

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信号失真,在经济学中有许多规范的防治措施:

对于质量低劣的产品采用产品质量合格证的保证;采用防伪标志;名牌商品与名牌商店的“二次信号”显示。对于委托—代理关系,在代理人参与工作的净收益高于不工作时所得的净收益和代理人满意的努力工作水平等于委托人满意水平时获得最大收益的“参与约束”条件下,设计出合理的工资、租金、目标产量承包办法,以及采用分成制等激励措施。对于外部性问题,政府采用征收庇古税、制定最优污染水平和排放污染标准、征收排污费用以及实施可转让许可证的办法,在制度安排上采取明确所有权、合并企业、确定公共财产的合理合法的使用。对于政府信号显示失灵时,制定更切实可行和有效的公共政策及防范和限制官僚行为的措施等。

但是,上述措施在今天的中国现实中并非效果明显。

四、解决经济信号失真的现实办法

1.计算信息成本。以消费者为例(生产者也类似)。假定消费者收入I=40元;具有单调性、零次齐次性、拟凸性的间接效用函数是收入和价格的函数,即V=V(P1,P2,PN,I)=max{U(q1,q2,……qN)/P1,q1+P2q2+……PNqN}=.qi≥0, I= 1—N。在本文中,为简便起见,设消费者仅同时且随机地去两个商店中的某一商店购买主食和副食两种商品,其具体的间接效用函数为V=0.5 I P-0.ⅹⅵ5X P-0.5(式中负号表明I、P与V的经济含义是反向的,0.5+0.5=1表明规模报酬不变);副食P璛的价格为2.5元,主食(果脯面包)的价格Py1=8元和Py2=12元(因消费者不知道哪个店的面包在相同质量条件下更便宜)。此时,消费者的预期效用EU=0.5V(Py11=8q元)+0.5V(Py2=12元),这里的0.5是消费者任取去两店的概率各是0.5,具体的EV=0.5×0.5×40×2.5-0.5+0.5×0.5×40×2.5-0.5×12-0.5=4.04。如果消费者知道其中一家店的面包便宜(8元),显然他会去这家店购买,那么EU=1×0.5×40×2.5-0.5×8-0.5=4.35。因此,知道面包低价的消费者可以少花钱而提高自己的效用,即一个收入为37.15元(40元×4.04÷4.35=37.15)的消费者在他知道哪家面包便宜的店里买面包与他不知道哪家面包便宜却买到价格高面包时40元收入是等价的,这2.85元的总额即是信息成本。

当你知道消费品价格的大致范围时,在经济信号显示失真时,你便可以把握自己值不值得去支付信息成本而获得所谓的极大效用。

2.信守诚信原则的政府。在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虽然这有些绝对(主要从道德角度阐述),但毕竟诚信很重要,因为在经济道德失控时导致经济信号显示失真,在我国似乎成为—种“灾害”。使“灾害”的程度减轻,企业自身责无旁贷,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从自身做起。例如,我国一直不公布通货膨胀率就是不正确的,很容易产生信号失真。因为在8%的经济增长率的“鼓动”下很容易形成过度投资。在8%中去掉通货膨胀率、统计误差,地方增长率在3%——5%就相当可观了。政府不坚持诚信原则,那么企业弄虚做假的责任就不应该完全由企业承担。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中,建立良好的政府信用是立足之本;个人信用是个人消费的根基,它是通过界定社会道德标准后才能由个人去恪守,形成个人经济行为的软约束,因此,政府的立法不应对经济行为主体——人起阻碍作用(如果说政府首先坚持诚信原则是第一位的),政府立法中保证交易主体按信用行使权力和义务(主要体现在公司法和相关的金融立法中)就是政府应该排在第二位的任务。政府缺少这方面的监督也不行,因为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容易恪守诚信,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就极易破坏诚信原则而导致信号失真。目前,在经济发展从谷底走向复苏阶段中,信号失真极易产生,因此,政府(中国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经济)要尽最大努力减少经济干预成份,由大政府小经济社会尽快向小政府大经济社会转化,否则,单纯依靠企业或个人(对政府来说是弱势群体)去建立或建设信用体系极不现实。政府必须做好四件事情:建立中国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加强经济立法制定和实施工作;逐步带动民间信用机构的建立;借鉴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这两家世界认可的信用评级公司的条款、规划来理顺中国信用约束的道德逻辑。

3.强调制度建设。在我的几乎所有有关中国经济的论文中,没有一篇是不强调制度建设的。原因是:管理代替不了制度建设,强调道德经济掩盖不了制度带来的信用危机和经济信号失真。目前,我国有强调修炼企业内功、强调经济效率而忽略企业制度建设的倾向,这会进一步引起信号失真的范围扩大,对根治已存在的经济信号失真是不利的。因为解决任何经济问题,首先解决制度约束都是根本,制度建设不到位,强调道德经济、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最重要内涵便是空喊和无稽之谈。解决经济信号失真,不仅要强调制度建设的质量,更要强调制度建设的数量(例如,尽快加速国有企业股份制化、民营化的进程),这是政府自己给自己解套和适应加入“WTO”之必须。

4.完善的经济信号系统要靠经济民主做保证。这个问题在中国似乎也是经济悖论的表现之一。中国经济可视为一个大系统,经济信号系统可视为一个小系统或子系统。经济信号系统失真,肯定的结论是我国经济制度转轨时期系统不完善(即或信号系统完善,也会导致失真)或简单不完全。这可以用哥德尔不完全定理进行说明:

在含有逻辑合理在内的形式算术系统(TNT),如果是简单无矛盾的(即一致性成立),则它一定是简单的、不完全的。这就是说,在TNT系统中存在不可制定的命题(这是第一不完全定理)。通过“只有在‘TNT是不一致的条件下,才能证明出‘TNT是一致的”命题得到了:TNT系统的简单无矛盾性,不能用本系统的工具得到证明(这是第二不完全定理)。这两个定理(在此只能做简单陈述)告诉我们:如果要证明一个形式系统的无矛盾性,在其元理论中所使用的推理工具不能弱于原系统的推理工具;这是权不能自称、鉴不能自照的哲理。中国的经济系统或中国的信号(或信号显示)系统类似于形式算术系统。在中国经济改革既要体现出科学又要体现出艺术的,似乎对改革未来结果有些“茫然”的纯粹“空筐结构”中,其中可以装进去的满足未来条件的诸种对象,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一片空白土地上,似乎都有老子的“有生于无”的影子。因此,对信息(或信号)系统的内部的不完全、不一致,既要承认不完全、不一致的真实的存在性,又要承认其违反科学性和艺术性。这可以从政治(即管理)层面上给出解释: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例如:一党内的腐败问题,就不能依靠一党自身去解决,因为自己监督自己是不成立的。我国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就有利于解决各党派的腐败问题。这就是哥德尔定理告诉我们的“权不能自称、鉴不能自照”的道理。信号显示系统也是一样:权力持有者不让被管理者获取更多、更完全的信息或信号;同理,从事生产活动的代理人也不让委托人知道更多有关自己的信息或信号。我国是权力支配下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经济信号还有不失真之理?

难道经济信号失真就没有医治手段了吗?我们的结论是:彻底根治信号失真是不可能的,但人为的完全可以得以纠正。在我国,犹如阿罗的“独裁者悖论”在设计投票机制时要能产生社会偏好可传递的同时还要满足群体理性、不受限制、帕累托最优、独立性、非独裁的条件一样,治理信号显示失真也要满足如下这些条件,尽管这些条件有其内在的矛盾性(这些界定如同宏观经济的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不能同时成立一样)。

群体理性:它要求国家选择等于个人选择的加总求和;国家、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发送信号是可传递的,完全的。

不受限制:国家、社会不能规定某些偏好(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是完全的,理性的、可传递的信号就应该纳入社会偏好的加总过程之中。

帕累托最优:如果国家有一个信息显示的备选方案X,而所有人偏好于另一个方案Y,则国家(或企业)在选择信息的社会偏好顺序要保证Y一定优于X。

独立性:这里的独立性与概率论中要求事件的相互独立类似,即有两个信号显示方案X和Y的传输,只取决于个人对方案的偏好而不受(或独立于)第三种方案的影响。

非独裁:即任何人(哪怕是国家元首)都不能使信号传输机制只反映他一个人的偏好。

要想使上述这些条件得到(不一定全部也不要求同时)满足,惟一的办法是将构建经济民主放在首位。因此,我国应该:

(1)在制度建设上,国有企业要彻底实行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制不能虚位并一定做到全员风险经营;企业家要有自身的独立利益和企业有独立的资产与投资权益。

(2)政府不能剥夺企业的基本权力和权限,以保证企业有良好的内在运行机理并保证有良好的外部推动力,坚持混合经济制度。

(3)国家和地方的发展与计划委员会无产品定价权,它只起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的作用,给予企业间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它的服务功能。

(4)企业必须自行制定工资制度和劳动力的受雇与解聘制度,工会彻底改变只管“吃喝拉撒睡”的职能,使其在企业内有绝对的监督职能和逐渐具有负责劳工供给的权力。

(5)企业在购买标准、专利、产品技术方面的信息流来源必须是横向的(或者说让步企业搜集到的技术数据是“面板数据”而不仅是时序的和单一的技术资料)。

(6)反对厂长、经理一言堂而坚持民主管理。

上述六条的阐述是很不完备的,但是它们毕竟是治理经济信号显示失真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百尺高台,起于垒土”的第一位重要的基础工作。其中:第(1)(2)(3)条是充分条件;第(4)(5)(6)是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赵亚乔]

On the Distortion of Economic Signal

——The Fourth Reason for Sluggish Speed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ZHU Rong-ke

( College of Economic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China 150080)

Abstract:At present time, people's economic behavior in China is basically of the one which sticks to one's old way of doing things. On the condition of lacking in adhering to moral principles, it is quite a common occurrence of the distorted economic signals sent by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individual, and thus the distortion contributes to the sluggish speed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in transition. Proceeding from the consideration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signal distortion, the paper, based on China's economic reality, lists the indications of signal distortion, explores the causes and points out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Key Words:China's economy, signal indication, distortion

猜你喜欢
失真中国经济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
关于国企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三元悖论”的中国抉择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解决对策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