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堡旧梦

2003-04-29 15:52龚文瑞
寻根 2003年4期
关键词:古民居宗祠牌坊

龚文瑞

在江西瑞金的九堡,铜钵山下,坝溪河畔,绵延十数里,数个古老的村落如散珠碎玉般洒落在翡翠般葱郁的南赣大地,宋石明瓦清砖构筑了这些村落的基本色调。

这一片片古老的客家民居建筑群里,繁衍生长着数十代客家钟氏、刘氏、罗氏的后代。古村落中,卵石曲径、华屋宗祠,分布着大夫第宅、贡元牌垣,还有方井、花床、铁树、石雕、木刻、飞檐、斗拱……走进这些古民居群,只觉得四面横溢着峥嵘、辉煌。

这些遗留下来的繁荣村落,仿佛是一个梦境,就象附近的石螺岭一般,旋转着一股幽深的力量,默默地向后来的人们传递着未了的情怀。

到过赣南的许多客家地,也参观过赣南的不少民居,诸如全南县的李家宗祠、赣县的白鹭古民居、南康市的潭邦城,但是在瑞金九堡古民居村落如此绵延成片的壮观景象面前,我是如大醉般深深地陶然其中。

我仿佛感觉到,它在与我对话,它在发问——来到故园寻梦的人们,如何这时才让我遇见?为什么你们在我最美丽的时候没来?你们让我这一等就是九百年呀。

如今的九堡,已被时光的流水褪尽了昨天的铅华,又被岁月的风霜刻蚀出道道沟壑。触目惊心的美,触目惊心的衰退,我瞧见它满身的尘埃,还有它满脸的憔悴。我注意到,一个老旧的花园池塘里,那失了妩媚却青绿依然的荷叶仿佛还生长着它的旧梦,这旧梦在阳光下熠熠泛着迷彩,在无数个季风里醉倒本土的乡民以及远来的外客,我们用心去读它,很容易从那一抹青绿中寻找着故园的美色,从它根下的藕果里理解到九堡深远的情怀!

故园的庭院依旧深深,巷道依旧长长,那天籁之声依然绕梁,而且远不止三日,竟是千年未绝;那燕鸟归候依然守时在春天,而且远不止这个春天,竟是千余个春来冬去。

九堡的气势较之山西平遥古城的辽阔显得有些单薄,它的韵律较之江西乐安流坑古村的美雅也显得有些零散。但在黄昏落照掩映下,九堡客家绵延的古民居群落所现出的恬静古朴、沧桑隽永,与它四周广大的盆地里生长着的自然风韵协调吻合,创造出的田园光景,会顿发游人之思乡幽情,并随着它沉稳的呼吸而感受到大地的博大情怀,体验到一种亘古的、自然的美。

九堡深厚的内涵体现于那一幢幢古宅与宗祠,其中具有珍贵文物保护价值的宗祠有圩场的德敬公祠、柏顺公祠、司马州祠堂和密溪的东塘翁祠、罗氏大宗祠等数十座。此外,分散在周围村落的,还有众多的牌坊、寺庙等,客家古建筑无以计数。

赣南,是全国最大的客家民系集散地,现拥有810万人口之众。赣南客家的先民们历经了秦之后朝代更迭的战乱,由中原迁徙而来,辗转反复,最终落脚于赣南。他们在躲避战争带来的灾难的同时,把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文明引入了蛮荒之地的赣南山区,而且与中原有所不同的是,这些礼仪表现与祭祀行为,由于高山森林之天然屏障,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在今天,无疑,它们已成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也因此召唤海内外无数客家后人与客家研究者们竞相来到赣南,或寻根问祖,或田野调查,或进行宗族研究,以至近20年来,赣南的客家文化研究现象呈现蓬勃旺盛之态势。分布在赣南18个县市各个乡镇村落的诸如牌坊、宗祠、民居、民俗等等,吸引了前所未有的注意力。其中,相对集中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瑞金九堡、赣县白鹭、宁都洛口、龙南杨村等地了。

九堡密溪木牌坊雕刻精致,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该木牌坊系杉木结构,两柱支架,青瓦复顶。檐下有短木条组成的蜂巢图案,横梁两端还塑有蜜蜂木雕。该坊系明朝天顺三年(1459年)奉旨为旌表义民罗孟稳而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建。罗孟稳,为粮贩子,相传某年他贩粮赴京,时遇天灾,饥民屡屡劫粮,罗孟稳进退两难,遂随风转舵,扯起赈灾旗号,将贩运的粮食全部救济了灾民。当地官府奏报朝廷,奉准为罗氏建坊旌表。今天,当清风徐过,抚摸着这座三百年老牌坊时,我惊叹时间惊人之快的流逝,它彻底的老了,陈旧的局部表面部分已经霉烂,蜂巢构件及顶端瓦桷残缺不全。

九堡密溪罗氏大宗祠,面积约300平方米,该祠全用双料青砖砌就,砖上均刻有“蜜蜂峰金铎合祠”字样。祠堂门口左右各立着一“抱石鼓”,一对石狮,彰显着这一家族出过文臣武将一类高官,有着显赫的威仪。祠内有前后两厅,中有天井。因为面积过大,光线不足,天井的构筑是所有赣南客家祠堂或是旧豪宅的必需建筑,它既采撷着阳光,也接收着天雨,同时还承载着一个非常有趣的责任——将雨水与家庭洗涤废水,依着赣南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陋俗,从天井四周的阴洞里远远地送往自家田地里,即使那田地会有相当的距离。

九堡的客家祠堂、牌坊、古民居,历经了宋明清民国各个时期的改造,今天保存下来的古建筑风格基本是明清特征。九堡人将建筑的生命一一作了记载。每一处建筑的每一次改造,九堡人总不忘存留下若干枚老屋的条石或旧砖作纪念物,镶嵌于新改造的屋宇中!所以,几百年后走近这些客家古民居,总是可以不经意地在某个地方发现藏搁着一块块宋石或明瓦、清砖。是这块块传家宝式的砖石们把九堡每一家人的世代故事都藏在了其中,它是怕九堡的后人们健忘了祖宗创业的艰难呵。

唐朝时,肖氏人首先拓荒了这片盆谷;宋朝时,兴国迁徙过来的钟氏人,盖起了秀丽逶迤的成片宅子;明代、清朝,九堡人的聪明才智与富庶蔓延到了方圆十数里的整个区域,九堡开始有了好看的女人、好听的歌声、好靓的宅祠,尤其是家家都有了花!这些花,有木雕的窗花、檐花、拱花,有石雕的楣花、墩花、匾花,甚至是牛或麒麟类;这些花,一概地精雅如画,极为细致地与九堡的山水自然美和谐。这些几百年来依旧美丽的花,其实是九堡人合着木工与石工们把岁月的艰难、把生命对生活的赞美全镌刻进了其中。

石螺岭是九堡最好的山友了,在它的脚下,九堡占据的这片富庶的大盆地,聚着风聚着水,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五万余人在九堡安祥的包容下世世代代宁静地生存与生活着。

我觉得,九堡还是喜欢宁静的生活的。残缺不全的卵石路肯定听不惯陌生的足履声和无聊的唠叨,那幽深紧密的曲巷、方口圆肚的古井、高大古朴的宗祠、半千高龄的铁树、五代相传的花床、静卧屋角的铜钟、傩舞茶歌的戏台……也好像只适宜唐诗宋词的吟咏,面对今日摄影师的灯光和作家的眼光,仿佛想努力展示自己的华美而拼命藏掖自己的褴褛。但历史本来就不能排斥褴褛,褴褛之中,历史深处的光辉便也显现出来了。

(题图:赣南客家民居的天井)

猜你喜欢
古民居宗祠牌坊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慷慨宗祠祭先贤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史论 Art History & Art Theory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上)
4300吨挤压机牌坊安装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