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有春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地处东经118度51分,北纬32度4分,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的紫金山(又名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今属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
明孝陵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次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殉葬妃嫔46人,宫人10余人。
朱元璋死后,设孝陵卫,有兵卒5600人参加警卫陵园。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因此,整个孝陵建设工程前后沿续了30多年时间才完成。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我国“明清皇家陵寝”中的明显陵(湖北钟祥)、清东陵(河北遵化)、清西陵(河北易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7月3日,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南京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是一个以朱元璋陵墓为主体的、占地约297公顷的文化遗存,其保护范围达31平方公里,可分作三大块:第一块为明孝陵,第二块为明东陵,第三块为明功臣陪葬墓。
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玄宫所在地宝城,纵深2.62公里。当年孝陵内植松10万株,养鹿千头;内设神宫监,负责定期维修和祭祀;外设孝陵卫以保护陵寝。
明孝陵坐北朝南,谒陵路线是由南向北。从陵墓形制上看,又可分神道和陵寝两大部分。
神道
第一部分为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禁约碑、大金门、碑楼(四方城)、神功圣德碑、外御河桥、神道石刻(石像生群、石望柱)。其中下马坊为两柱冲天式石牌坊,宽约5米,高为7.8米,坊额正反两面均刻有“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体大字。
下马坊西北距大金门约755米,是明孝陵的导引部分,位于神道的最前端,其建筑年代约在1400年左右。1980年,南京市中山园林管理局在维修下马坊时,将已断裂的下马坊柱础从宁杭公路上挖出,向北位移了近20米,将下马坊重新树立了起来。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下马坊已不是原来的位置了。
在原下马坊的东北侧,有两块后起的石碑,一块是神烈山碑,一块是禁约碑。明嘉靖十年(1531年),明世宗下令改紫金山为神烈山,在原下马坊东北侧立“神烈山”碑。碑原有石质碑亭,现碑及四石柱础尚存。碑为竖式,坐北朝南,高4米,宽1.46米,厚0.73米。
禁约碑与神烈山碑并列,位在其东,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崇祯皇帝下诏在明孝陵立“禁约碑”,重申保护明孝陵,严禁破坏孝陵龙脉,违者从严惩治。碑为卧式,坐北朝南,碑身仅高1.41米,宽5.21米,厚0.43米;碑额高0.40米,宽5.31米,厚0.52米;碑须弥座高0.65米,宽5.52米,厚0.74米。
大金门原为陵园的大门,门面朝南,为三孔券门,东西宽约26.66米,进深8米,高约5米,顶部结构已毁。据康熙《江宁府志》记载,大金门两侧原有长达22.5公里的红墙将整个陵园围住,现墙已不存。
碑楼位于大金门北约70米处,内放置有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三年(1405年)所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6.7米,碑基座为一巨型石制龟趺,龟趺座高2.08米。碑文为朱棣亲撰,记朱元璋一生事迹,楷书阴刻,长达746字,是南京附近明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块碑。碑楼呈正方形,四面各开有券门,原为黄瓦重檐,墙四角有石雕龙头,飞檐滴水,惜顶部结构已毁,四周围墙尚存,形如堡垒,因此又俗称“四方城”。
明孝陵设有三道御河,过了外御河桥就进入了神道。神道依山就势,作蜿蜒曲折布置,全长865米,可分为两段。一段方向西北,长615米,地势略有起伏,方向屡屡改变,两侧布置神兽6种12对24只,均相对而置,两卧两立,依次为狮、獬豸、麒麟、骆驼、大象、马,每列相距16丈2尺,每对相距8尺5寸。神道绕过梅花山南麓,折而向北,到棂星门为止,长250米,有石望柱二,白如玉,雕镂云龙纹;紧随其后的是4对石人,分别为文臣、武将各两对,武将身披介胄,手执金吾,高一丈三尺,文臣头戴朝冠,手秉朝笏,高一丈二尺。
陵寝建筑
走完神道,就进入明孝陵的第二部分,即陵寝主体建筑部分。这一部分自棂星门至宝顶,包括棂星门、内御河及金水桥、文武方门、特别告示碑、御碑亭、碑殿、享殿、宝城前御河及升仙桥(大石桥)、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
方城为明孝陵地面建筑的最后部分,外部用大石条建成,中间为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34级台阶拾级而上,两边底部作须弥座状。出隧道,正北即宝城南墙,上横刻楷书“此山明太祖之墓”。在宝城前垣分左右两路夹道,直通方城顶部的明楼。
宝城位于陵宫的最后面,是朱元璋的陵寝所在,为一直径325~400米、周长约1000米的崇丘,宝城内中部隆起的部分为坟头,称为“宝顶”,经科学探测,证明内建有玄宫,且未曾发掘过。
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紫金山南麓,从棂星门起到方城止,排列在南北纵轴线上,显得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和神权思想。
但损害最严重的也是这一部分建筑。明末清初,孝陵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如:棂星门原有5道,现仅有大石柱础6个。御河桥原有5道,现只有3个,且非明代构件。文武方门原有5座,三大两小,现仅有一个,为清同治以后建,门的左右两边还可以看到原来门斗的痕迹。过了文武方门,原来是中门,也有方门5座,门内有神帛炉2,左右庑30间,门外有御厨二,其左为宰牲亭,右为具服殿,皇帝在此更衣,以便祭奠,但现在都已毁了,改建成一座碑亭,中间立有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谒陵时所题“治隆唐宋石碑”;后来乾隆两次南巡,又在东西两边题诗立碑。孝陵的享殿原来规模很大,称孝陵殿,东西九楹,南北五楹,一共45间,目前只能见到60多个大石柱础,大概毁于清初。诗人屈大均《孝陵恭谒记》载其谒陵时,尝见“有牧马一番儿(指满洲兵)方斫殿柱,柱上金龙鳞爪,半欲摧残。臣大均予以多钱,拜之而求免”。魏世效《孝陵恭谒记》也说:“殿柱三十有六,去地二尺许皆为刀斫伤,或折柱三分之二。殿两旁多贮马粮,牧羊马,若种蔬圃者交迹于殿外。”
太平天国时,清军江南大营设在孝陵卫,明孝陵一带正是战场,以致享殿尽毁,墙垣圮倾。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复时,仅建守陵房屋三间,规模缩小,旧貌已失,殿中仅供奉着朱元璋的画像。再如,方城上面的明楼毁于清咸丰三年战火,顶部已塌,现仅存墙体。
东陵与陪葬墓
明太子朱标的东陵遗址,据考古调查,位于孝陵陵宫东垣以东约60米处,与孝陵毗邻。
朱标(1355~1392年)为朱元璋长子,洪武元年(1368年)13岁时被册封为太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于洪武二十五年甍,“附葬孝陵东”。
陵墓坐北朝南,北依山地,南临一片平岗,其布局与孝陵制度相同,只不过规模、内涵有所减少,如中轴线上的主体要素寝园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宝顶均有设置。文献上记载,东陵还建有具服殿、神库等,但缺少孝陵的方城及明楼。这可能与朱标之子建文帝尚未来得及为之建造有关。
东陵的陵寝在制度上有特色,如第一进院落两侧围墙呈弧形向寝园大门内收,使之平面作龟背状。另外,东陵未见有独立设置的神道石刻和御河上的御桥,说明东陵与孝陵位于同一陵域内,共用一条神道和御河桥,也说明了北京十三陵那种将朱棣长陵的神道作为后世历代皇帝共用神道的制度,是从朱元璋的孝陵承袭而来。
1999年以来,经过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工作,明东陵现已建成为一座遗址公园,成了孝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在明代,整个紫金山(钟山)都是明孝陵的陵域范围。王焕镳《明孝陵志》云:“钟山之阴,明功臣陪葬者十余人。”
在这个区域中,尤其是在钟山西部和北部,分布着与朱元璋共同打天下的明代十几位开国功臣陪葬墓,这些功臣墓是明孝陵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朱元璋的孝陵起着重要的护卫作用。
根据康熙《江宁府志》和胡祥翰《金陵胜迹志》等书记载可知,这些功臣墓分别是:中山王徐达墓,开平王常遇春墓,岐阳王李文忠墓,东鸥王汤和墓,皖国公仇成墓,江国公吴良墓,海国公吴桢墓,滕国公顾时墓,许国公王志墓,燕山侯孙兴祖墓,安陆侯吴复墓,汝南侯梅思祖墓等。
这些功臣墓有的保存完好,如徐达墓、李文忠墓、常遇春墓等,环境已得到有效整治,并且對游人开放;但有的需进一步整治,有的墓葬甚至至今还未被发现,只是见诸史书记载而已。
孝陵的特点
明孝陵代表了明初皇家建筑艺术最高成就,开创了明清皇家陵寝文化的先河。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整体布局呈“北斗星”形状。明孝陵选址是朱元璋、刘基、徐达、汤和等人亲自选定的风水宝地,具体选定时间约在洪武二年(1369年)。为此,朱元璋强行迁走了原先位于玩珠峰下的千年古刹太平兴国禅寺(即蒋山寺)。
从空间上看,明孝陵从大金门开始,至碑楼、神道、石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享殿、宝城,其走势呈“北斗星”状,从大金门到金水桥部分为勺斗,从金水桥到宝城部分为勺柄。从玄宫所在地的宝城来看,其东有青龙象,西有白虎象,且“龙砂”高于“虎砂”;西南面的前湖为朱雀象(前湖又称燕雀湖),宝城所依之玩珠峰呈玄武象。与此同时,正对陵宫的孙陵岗(孙权墓)与远处江宁境内的东山又构成“近案”“远朝”的风水形势,而北斗星布局又正好处于“四象”之间。这种陵宫布局体现了中国历代帝王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思想,是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在考古发现中,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45号大墓的蚌壳龙虎图和北斗天象、秦始皇及历代不少帝王墓葬中的星象图的设置等,都体现了这种人文意图。
二、开创了“前朝后寝”的陵宫制度和“前方后圆”的陵墓格局。
明孝陵继承了中国帝王陵墓“依山为陵”的制度,但一改汉、唐、宋以来帝陵方上、灵台、方垣、上下宫的制度,合上下宫为一区,新创了方城、明楼、享殿、圆丘(改方坟为圆丘)及宝城、长方形陵宫的制度。在陵寝建筑平面布局上,开创了“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在陵宫建筑内容上,首次仿皇帝生前宫殿分前朝后寝的格局,建立“前朝后寝”的陵宫制度。这种格局既继承了汉、唐、宋的帝陵制中的重要成分,又创建了新的帝陵制度,并规范着此后明清两代500多年20多座帝王陵墓的建筑形制。
三、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设计。神道是帝王陵墓的必备内容。我国汉、唐、宋以来的历代帝陵大都采用中轴对称式的神道设计,明孝陵的神道却是蜿蜒曲折,不拘一格。
明孝陵神道为何是弯曲的,与明孝陵的陵墓正对面梅花山有关。梅花山古称孙陵岗,是东吴孙权墓所在。传在朱元璋动用“十万军工”修陵时,有人主张将梅花山搬走,以伸直神道。但朱元璋崇拜孙权是一条好汉,将孙权的墓留着,也好让孙权为其把守门户。就这样,明孝陵神道成了弯曲的了。这显示了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做事不拘成法,勇于创新,同时也使陵墓神道增添了深邃奥妙之感。
曲折的神道与孝陵陵宫对面的梅花山孙权墓固然有关,但更多体现的是巧借地势,营造“北斗七星”陵墓格局、以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设计者在每段视线的终点,适当布置石刻雕像来控制每一段空间,石兽或蹲或立,姿态交替,配以苍山远树,创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人笼罩在谒陵的氛围中。可以说,如果没有那蜿蜒曲折的神道存在,明孝陵“北斗七星”说将是永远不能成立的。
四、精美厚重的神道石刻艺术。明孝陵神道石像形体高大,庄严肃穆,栩栩如生,题材、造型、雕琢技巧具有鲜明特色,代表了14世纪晚期到15世纪初叶的中国石雕艺术最高水平。如石象高达3.47米,长4.21米,宽2.16米,所用石材重达80多吨。白石望柱高6.25米。神功圣德碑通高达8.78米。石刻造型厚重简朴,线条圆润流畅,但细部雕镌精致,在艺术上达到了整体的宏大与局部的细腻融为一体的创作效果。这些石刻艺术目前保存较好。
五、开创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神道作为后世子孙(世子或继位皇帝)共用神道的制度。在孝陵陵域内,东有与之相隔仅60米的皇太子朱标的东陵,通过考古勘探表明,东陵没有自己的单独神道和御河及御河桥,而是与孝陵共用一个神道及御河桥。这一制度被后来的明十三陵所使用。北京明十三陵受孝陵影响,共用一个神道,从石牌坊到长陵,总长达7000米,从而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宏伟的陵墓建筑群。
六、砖石结构的大量使用与体系完善的排水系统。
明孝陵地面建筑较多,设计者主要突出了大金门、碑楼、孝陵殿、方城、明楼。这些大型单体建筑物普遍使用砖石起券,用石须弥座做基础,中部墙身以巨石或巨砖叠砌作拱顶,挑檐作石制,建筑物顶部依尊卑级别高低覆盖不同釉色的琉璃瓦构件。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木结构转化为砖石结构,这是从明代开始的,具体说是从明初南京宫墙和陵墓建筑开始的。用砖来起拱券,从而出现了无梁殿建筑,这是我国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一个大发展,从而奠定了明清帝陵建筑技法的基本格调。这种建筑材料的普遍使用,使明孝陵具有了相当的防火功能。
与此同时,明孝陵的排水系统与建筑空间分割达到了和谐有序。南方雨水充沛,帝王陵墓排水系统必须完善,但又不能破坏整个陵域的风水。明孝陵利用天然的水系,设置外御河、内御河及宝城御河三道由东向西的水系,通过御桥在空间上实现联接,使整个陵区和谐完美,富有生命的活力。
七、明孝陵与中国其它帝王陵墓之比较。
明孝陵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址堆土高76米,底径495~515米,属中国帝王陵墓中之较大者。汉惠帝刘盈的安陵属于“方上”之制,起方形土台两层,底边长166米。唐陵以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为最大,有很长的神道,从第一道门起至陵墓隧道,长3980米,如果扣去朱雀门至隧道一段567米,还有3413米,神道上布置的石刻包括华表、飞马、朱雀、人、马、狮、碑在内,计有21对,另外还有外国使者的石像60个,它的墓葬在内城山中,内城东西长1450米,南北长1582米,玄武门以北还有石狮和石马一对。宋代陵墓中最大的是宋太宗赵炅的永熙陵,从神道起处的鹊台到神坛底上,全长约586米。明孝陵从下马坊算起,到方城止,全长是2620米,神道石刻是16对,再将宝顶的情况估计在内,规模也委实可观。如果不把后来的明十三陵包括在内的话,可以和明孝陵比拟的也只有唐代的乾陵了。至于明孝陵的红墙,依康熙《江宁府志》记载,长达22.5公里,从平面看,已将整个紫金山都范围在内了。我们如果将其与长达33.4公里的南京明城墙作两环形状相接,可以想见,明王朝都城及东郊的气象该是很可观的。
(题图: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