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梅
假如把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审美素质便是塔基,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丰富的感知力、情感力和想像力。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途径很多,语文教育是主渠道之一。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萃的仓库。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可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自身的情感力量,只要求学生去玩弄一些文字游戏以应付考试,“不闻琅琅读书声,但见习题如海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情感教育不良,甚至出现感性和理性断裂,成为一个没有灵性、缺少创造力的人。
那么,语文教育又应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第一,使学生拥有“绘画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
美学家说:憾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作为语文老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他们能够透过文字对它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的感知力。以色彩为例,高明的作家在描写事物时,常常会运用色彩语言表现事物,使文字具有一种灵活的表现力。比如,同是月光下的生活,在孙犁的《荷花淀》和沈从文的《边城》中却有不同的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揣测作品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水生嫂月下编苇子,“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白洋淀的宁静,水生嫂的勤劳、温柔与善良,在“等夫归家”的期望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翠翠的眼里,“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这时节对岸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在月光柔和的湘西自然风光里,即使是夜晚,翠翠的需求、期待、渴望也会随月色溶溶而升起来,这一笔并非闲笔,而是为下文老船公吹芦管,“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所做的一个铺垫.
除了引导学生从书本上去发现美、感受美,还应经常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体察自然美。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支动人的乐曲,那青的山,绿的水,万紫千红的花草,五彩的云霞,鸣啭的百鸟,如箫如笛的山泉流瀑,绿肥红瘦的意韵,都带给学生直接的美的感官享受。乌申斯基甚至认为,教师的影响难与美丽的自然风景对青少年氣质发展的巨大影响竟争,凡是经常接近大自然的学生,对美的事物要比一般人敏感得多。
第二,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想像是审美的翅膀。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像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
中国古代的许多绘画典故都是启发想像的经典,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来。如教学小说《过桥》第十一节,这是高潮部分,讲到这里,我用深沉的语调念道:“浪头卷了过来,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念完紧闭嘴唇,久久不语,教室里一片寂静。这样一个短暂的空白留给学生的其实是一片巨大的想像空间。果然,当我提出“如果在电影中放映这一镜头,需要一分钟旁白,你想怎么讲”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十分踊跃。
第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
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纵观中学语文教材的众多篇章,无不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它们有的通过深邃的意境来展现,有的通过写景抒情来表达,有的通过条分缕析来说明,有的通过严密推理来论证,尤其是古往今来那些志士仁人用鲜血、生命凝成的诗章,更是情浓如血,意醇似酒,感人肺腑。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那“国仇未报壮志老,匣中宝剑夜有声,的陆游,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倾吐的是赤子一腔报国情。读其诗文,如见其为人。只要教师抓住诗文中这种醇意浓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学习传统美德,就无形地为学生树立起了一座“追求崇高理想,献身壮丽事业”的丰碑。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这种教学境界,常常体现在师生的心态和语言上,体现在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上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上。我曾听过一位仪表秀美的女教师上高尔基的《海燕之歌》,她没有介绍作家作品,也没有给学生讲文章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及写作特色,她只用银铃般的标准普通话给学生范读课文,一遍,两遍,学生静静地聆听。随着节奏的跌宕起伏,表情的生动变化,学生被引入课文意境,仿佛感到暴风雨就要降临,看到了各种水鸟在乌云里翻滚,听到了拍岸的浪花的轰鸣……情感的体验,加深了学生领悟大海的辽阔、深沉和壮美,这样的教学具有美感效应。文学作品含情,教者传情,学者感情。置身于这样的教学情境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享受,他们的思维活动能不活跃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