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荣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商店里处理一批鞋子,无论号码大小,都是一个价钱。一位顾客挑来挑去,觉得既然价钱都一样,就挑了一双大号的,觉得这样合算。结果,鞋子穿在脚上,因为号码大,走起路来非常累,最后不得不将鞋子扔掉。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个道理适用于每个人。同样,这话也非常适用于我们的教育。从现代意义的教育而言,人有选择教育的自由,人有追求成功的权利。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是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去选择教育的社会。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应该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自己走向成功的条件,为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多公平的选择机会。
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把“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所优秀的学校,提供给学生和教师的,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同时更是一种服务,一种适合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适合每位教师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服务。同时,这种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又是创造成功、培育成功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成功,是育人的成功,是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成功。学校应该是促使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场所,应该是成人、成事、成功、成才的地方。
为了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中,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总结和升华出一些独具特色的、适合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策略。
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意味着学生有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意味着培育多种规格的人才成为可能。
有位教育家说过,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只不过是我们后天的教育,使大多数天才变得越来越平庸。为什么学生经过五六年的学校教育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变得对学习不感兴趣,越来越不如以前呢?我认为,这虽然有学生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衡量学生只有一把尺子,结果把许多在其他方面颇具天赋的学生给忽略了。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的教育也就会少一些遗憾和失败。
脑科学及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分化,人类的智能具有多元性。现代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7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个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应当尽可能地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为此,我们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项改革,即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要求教师分层次地精心布置作业,让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结果令人欣喜,一些学生不做作业的现象不仅消失了,而且对作业的热情越来越高。
多一把尺子,还表现在学生可以自己掌握评价的时间口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可选择多次复评,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期望达到的学习标准。在期末考核评价方面,我们一改过去以考试成绩“定终身”的单一方法,采用学习成绩评价和特长展示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让所有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期末奖励学生方面,我们也改变了以往只有少数人可以评上“三好学生”、受奖励的做法,而是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设置了“十星”奖励:智慧之星,勤劳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自立之星,创造之星,礼仪之星,守纪之星,等等。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状,得到印有“xx之星”的红帽子。
在这样的评价面前,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做好学生的感觉,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幸福的感觉和成功的信心。这比单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更有意义。
創建自主活动课堂,开辟学生个性张扬的天空,让学生少一些被动和无奈,多一些自主发展和自由选择。
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活动经验成了教育的背景。这就要求教育教学的组织必须以活动为基本形式,教育程序安排和组织实施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享有发展和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与心灵的解放。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提出了‘自主活动课堂”的观念,即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自主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主持者和组织者都是学生自主推选并值得信赖的同伴,学校只提供财力和物力上的帮助,做好学生的服务者。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让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通过尝试和探索,我们构建起了一套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自主活动课堂”活动体系。这个活动体系在横向上,有每天下午的综合活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小组,每个学生各有所学、各得其乐,各个班级和各个年级根据各自的实际,举办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教导处每学期组织大型诗文诵读和“中国功夫,中国字”硬笔书法展示活动;在纵向上,按时序的安排,有“三八”节向母亲献爱心活动、学雷锋系列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体育活动节、“六一”暨科学艺术活动节。这些活动,学生们主动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以前开运动会,只有20%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大部分学生眼巴巴地当观众。运动会应该怎样开?2002年春季运动会前,在我提议下,学校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题目是“你是否愿意参加运动会”。统计结果显示,有98%的学生乐意参加,但也有不少学生觉得运动会年年开,形式变化不大口为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人人都获得成功,我们把传统的运动会改为“体育节”。体育节的目标是“强身健体,人人参与”,口号是“一个都不能少”。全校2600多名学生每人参加一个项目,历时一个月,师生一起参加,有不少项目,家长也参与了进来。开幕式、闭幕式场面隆重、壮观,全校师生都是运动员,都参加入场式。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出谋划策,班班都有精心设计的吉祥物,在入场时展示出来。
从2000年起,学校每年在“六一”期间举办“科技创新艺术节”,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创新需求。第一届活动节,学校投资两万元,一次购进几千套科技创新制作材料,有船模、航模、纸工等几十个种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项目,自主地选择材料,然后在“六一”节时进行制作比赛。比赛时,教室里,走廊中,角角落落都是热火朝天的竞相比赛的学生,场面很是壮观。到第二届活动节时,我们又做了一些改进,要求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件作品,每班一个主题,布置一个展室。从教学楼1楼至4楼布置了6个展区40个展室,有标本展室、科技展室、版画展室、油画展室、纸工展室、刺绣展室、琴棋展室、集邮展室等,周六和周日全天向社会开放。出人意料的是,参观者络绎不绝,两天时间,参观量竟达3万多人。2002年的“六一”节活动,我们更是别出心裁,采取全方位、多元互动的方式,把校园划分成曲艺小品类、智力游艺类、舞蹈演唱类、体育竟技类、情境表演类、社会实践类、书法绘画类、英语会话类等8大活动区,学生既可以在所在区进行个人才艺展示,又可以与家长参与其他各区的活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校园里的人流穿梭不息。我们在学生们一张张的笑脸中看到了收获,同时也意识到了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何等的重要!
教会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教育,才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
‘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进行问题教学的教师也不是好教师”。这是我们在对传统教育弊端反思的基础上,对全校教师提出的一个口号。学校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全校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鼓励教师不断改革教学、不断研究创新。今天,教师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由教师的主动、学生的被动转变为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变为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与课程共同成长,才是教育的成功。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话是“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有问题提出,谁先说?”“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有个问题是我请教大家的,请大家帮我解决。”教与学真正形成了互动和碰撞。
在我们学校,近300米长的一面校园围墙被设计成了“问题墙”,每个学生遇到问题后,可随时把它写在墙壁上,向全校同学寻求解决的方法。学生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也可以在上面发表。原本一面简单的墙,成了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求异创新的一片天地。
不仅如此,学校还在每个班教室后面的墙报上,专门开辟了一个“问题角”,有专门的学生主持这个栏目。主持人把有讨论和研究价值的问题写在上面,供全班同学在讨论课和课余时间加以研究和解决。每周评选出3至5名‘问题明星气以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些班级还让每个学生建立了“问题本”,把每天产生的新问题、好问题及时记下来,养成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和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近年来,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开拓出了一片施展才智、锻炼能力的天地。研究性学习已经从课内渗透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每学期,初、中、高年级都有专项研究课题立项。课题由教师指导,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研究内容、研究步骤及分组和协作。在假期里,每个学生还自己确立社会调查内容和题目,撰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学生们做研究、搞调查的兴趣盎然,积极性特别高。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撰写的关于儿童电视节目的调查报告,对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儿童节目,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比较分析。该学生指出了这些电视节目对儿童成长的有益影响和不良影响,还向电视台推荐了部分儿童较为喜欢的电视节目,提出了有价值的希望和建议。这份报告交给县电视台后,引起了电视台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采纳。还有几名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发现有不少行人在人行道上乱扔东西。他们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原来路两旁没有简易的垃圾箱供行人扔垃圾。于是他们集体撰写了一份《关于建议在公路兩旁设立垃圾箱的可行性报告》,然后寄给了县市政管理处,县市政管理处的领导立即采纳。不久之后,县城公路两旁就安置了许多美观小巧的垃圾桶,既美化了城市,又净化了环境。2002年夏天,县城北的居民区总散发一股难闻的臭味,四年级的3名学生经过多方调查,发现这臭味来源于城北的胜利河。由于一些工厂长期往河里排放污水,胜利河已变成了一条臭河,如不尽快采取措施,会严重影响县城居民的身体健康。于是,他们写了一份《县城水污染原因调查报告》,交给了县环保局。不久,县环保局决定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以彻底解决河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
实际上,对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来说,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不是产生了多少社会效益,而是孩子们在研究、探讨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主探求的能力,特别是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等。而这一切,如果完全依赖于课堂教学,恐怕是很难实现的。
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功没有尽头,只有新的开始。所以我们把“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最优的条件,提供全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