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平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首次提出或者推行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转变的过程。因此,教育创新是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的集中反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文化前进的保证。
一、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教育创新。
为了大力推动教育创新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创新价值取向的认同,包括对教育创新必要性的认同、对教育创新价值标准的认同。这是教育创新的动力,是教育创新健康发展的保证。应当看到,教育创新是实现我国新世纪伟大战略目标的需要,是解决我国教育发展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需要。
1.教育创新是实现我国新世纪伟大战略目标的需要。
教育创新是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担负起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优秀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任务。
我国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矛盾集中反映在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方面。前者表现为教育的质量与效益问题,后者表现为教育的公平与公正问题。而这两个方面,也已成为社会对教育问题关注的焦点。
要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以提高教育的总体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实现教育的公正与公平,最后达到实现我国新世纪伟大战略目标的任务,就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新的局面、新的举措,就必须加快教育创新。
2.教育创新是解决我国教育发展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需要。
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出现,我们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必须通过教育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突破、新的举措来取得新的成果,打开新的局面。
比如在教育理论领域,涉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教育的本质属性的再认识,涉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涉及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关系,涉及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和均衡发展原则的关系,涉及符合国情的教育结构体系的构架,涉及全面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等等。又如在教育实践中,有一系列理想的追求需要通過新的思路、新的突破、新的举措来协调和实现。像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投入与效益的统一、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等诸多理想的追求,就是如此。
在加强德育工作方面,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又长期难于解决。当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学校德育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但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了做德育工作的时间和人力,德育就可以加强。学校德育有着光荣的传统,有过成功的经验,我们无疑应当继承和发扬。但这种继承和发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如果没有鲜明的针对性,也不可能取得实效。对忽视德育的倾向,常常容易引起我们的警惕,但对形式主义的危害,却往往不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搞形式主义,不仅是自欺欺人,而且劳民伤财。为了取得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努力增强德育的渗透力。当前,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基础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同样很严重。
——把握不住基本观点的教育,繁琐哲学盛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常常把很简单的道理讲得很复杂,把比较复杂的道理讲得很糊涂,直到学生厌烦为止。最后,学生可能连最基本的观点都没有把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应当包括减轻这种事与愿违的繁琐哲学的负担。
——生硬的灌输。我们常常习惯于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在考试时能够准确地回答出来。认为这样才叫有了认识,有了认识学生才能够有自觉的行动。结果,学生并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更重要的是没有养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他们步入社会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就会无所适从。
——不重视情感激发,德育缺乏感召力量。我们重视理论的灌输,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忽视动之以情的震撼力和内化力。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讲多少道理,学生就会接受,甚至刻骨铭心。中国古代用一幅书四孝图就使孝道代代相传,而参加一次申奥或者申博成功的庆祝活动,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会胜过好多堂政治课。
——不重视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培养。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割裂开来,把知、情、意、行割裂开来,认为人的崇高理想先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造成养成教育薄弱、言行不一。
江泽民同志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这同样应当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加强与创新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育创新的自觉性,特别是德育创新的自觉性,在研究和解决理论和实践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
教育的作用从来就是具有双重性的。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反之,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教育也可以成为社会前进的阻力。因此,变革不相适应的教育,创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创新,已成为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推进教育创新,加强与改进基础道德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又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这里,提出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观点,对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明确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即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二是明确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即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中,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三是明确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即在引导人们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基础道德教育的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
基础道德教育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体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又必须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基础道德教育的创新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
2.基础道德教育的创新要体现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对社会、对人民、对他人负责,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负责,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而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将诚实守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提出,既反映了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又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我曾去江苏南通市参观张謇故居。张謇不仅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实业家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家之一。1902年,他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间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建校时张謇手书的校训是:坚苦自立,忠实不欺。1912年,他又创办了南通纺织专科学校,校训是:忠实不欺,力求精进。
看来张謇办教育的理念,最重要的是教人忠实不欺。由此我想到,从古代孔夫子的以而无信,不知其可,到近代张謇的忠实不欺,再到现代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所有的教育家一脉相承,不仅把诚信作为道德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道德的基础,把诚信教育摆在育人最突出的地位。
十六大报告中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既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格,又赋予了极其鲜明的时代意义。因为在当代,诚实守信不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有位同志告诉我,有些校长总结了一套应付上级检查教学工作的窍门:如果是教研部门的同志来听课,他就嘱咐老师课堂教学环节要清楚,以证明教学工作严谨:如果是教育科研部门的同志来听课,他就嘱咐老师课堂气氛要活跃,学生越乱越能说明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如果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来听课,他就嘱咐老师一定要在课结束前,反馈当堂的教學效果,以证明课堂教学效率高。
一些校长这样来投人之所好,我想是出于无奈。但校园里的类似情况,不是几乎见怪不怪了吗?如果大家都习以为常,校园里也就没有了诚信,一个从没有诚信的校园里走出的学生,步入社会以后,能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吗?
诚实守信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重要的道德体现。这种要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克服我国现实存在的社会弊端,对增强我国的国际信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基础道德教育的创新要改进德育过程,增强德育的实效。
(1)要高度重视德育的基础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这是德育工作多年来遇到的最大难点。德育既要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又要针对学生实际的需要和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既要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又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因此,既要以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又要针对社会和学生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教育的针对性:同时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提出并努力达到阶段性的行为养成目标。这三者的结合就把德育的深远意义与现实作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德育的价值。
(2)要高度重视德育过程中认识水平的提高、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结合。知情意行的统一是德育工作的规律,我们过去的德育工作常常把这几者割裂开来,特别是容易偏重于说教,以为只要学生记住了道理就一定会去做,因此,把德育的主要方式放在讲道理上。当然,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实际上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并不简单地与一个人所能说出来的道理同步发展,有时甚至可能养成一种言行不一的不良风气。同时,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同样需要通过耐心细致、坚持不懈地努力来培养,而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必然会有助于认识的真正提高。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吲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理清了我们多年来在德育过程问题上的争论,使我们明确了要通过生动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的实践要求,同时与提高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新的角度认识德育过程的实效性。
(3)要高度重视德育策略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切入点的结合。我们的德育包括丰富的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增多,学校德育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学校当然应当全面完成任务,但只有全面系统的教育,是很难取得实际效果的。因此,善于选择切入点是重要的德育策略。目前,有些地区以尊重教育为切入点,有些学校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基础道德教育有了好的切入点,就可以从一点突破,进而举一反三、步步深入。这种做法使我们从新的角度对如何领导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4)要高度重视把德育的关键环节一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过去,德育工作总是研究学生多、研究教师少:对学生的要求多,对教师的要求少。基础道德教育要把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从教师做起,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把抽象的道德标准首先化为教师具体的道德行为,进而在师生的和谐交融中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这种把对教师严格要求作为对学生要求的前提,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共同得到发展与提高的认识,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体现,是对德育认识的升华。
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设基础道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学校是开展基础道德教育的前沿,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创设基础道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我们已经开始重视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等以激发学校的活力,调动广大教职工进行教育创新的积极性。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在实践中已取得明显效果,正在不断完善之中。
翻开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从追求人机一體到追求人机协调,到重视行为科学,到重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的发展过程。借鉴企业发展的经验,现在也是到了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到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学校文化是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种亚文化现象。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学校校园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清华大学的严谨扎实,与北京大学的思想活跃已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但都得到了学校内部成员的认同,反映了不同学校的价值取向差异。
学校文化包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同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学校的校舍、设施、环境体现出的文化色彩。
浅层的:行为文化,学校成员行为体现出的文化氛围。
内层的:制度文化,学校各项制度体现出的文化特点。
深层的:精神文化,由价值观念决定的办学思想和群体意识。这种精神,这种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校魂,是贯穿于学校文化各层次的精髓,是学校文化各层次中最为稳定的部分。
学校的精神、理念是指导学校的制度和规范。其中制度是成文的,大家要遵守的:规范也可能是不成文,但大家也会自觉遵守的。比如教师和学生见面要相互问好:比如同学遇到了困难,大家都肯于帮助;比如同学取得了优秀成绩,别人都为之高兴,等等。这种精神、理念也会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和行为来体现。在管理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各种交往中,大家由于价值标准相同,就容易取得认同。这种精神、理念还应当贯穿于学校的环境建设之中。
建设学校文化就是通过制度规范、活动行为、环境建设体现学校的理念和精神,使大家由于有价值的认同,而产生凝聚力。
应倡导每一所学校都将基础道德教育的内涵作为办学理念的重要构成因素,要从学校的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的道德的基因,逐步升华为学校的价值标准的共识:应当使学校的各项制度有利于促进、支持和鼓励共同价值标准的形成,使学校师生无论年长年幼,无论水平高低,都能以认同这一价值观念而获得心理的愉悦:还应积累学校过去和现在有关体现基础道德内涵的标志性名言、人物、故事、实物,使之逐渐成为学校的经典:应当使学校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
如果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的努力,真正形成了学校的道德文化,这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因为学校文化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使自在的环境变成能动的环境,对广大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实施影响,会转化成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意识。
学校文化更有助于学校形象的塑造。学校形象是一个学校在社会公众、家长、学生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学校形象是学校的管理者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形象、教育教学活动的形象、公共关系的形象,是综合因素形成的总体印象。
创造学校形象实际就是创造学校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由学生生源和毕业生出路的竞争转向学校形象的竞争,也就是学校品牌的竞争。如果一所学校的创新精神通过学校文化的外显,塑造了自己学校的创新形象,那必将会成为保持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沿地位的驱动力量。
因此,学校应当在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的同时,重视学校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建设。
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我国的教育创新一定会有更多的原创产品、有更高的科学水平、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有更广的影响幅度:基础道德教育的创新也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一定会为加强与改进德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