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华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①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请乎,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②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③。
一去心知更④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⑤莫相忆。
君不见咫只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⑥
[注释]
①春风:本喻女子容貌之美,这里指昭君初出汉宫时的丰润美艳容貌。
②意态:指女子的容貌、体态、举止、风度等。
③毛延寿:是汉元帝时的宫廷画师。据说汉宫嫔妃很多,于是皇帝请画师为每人画像,临幸时可按图挑选。于是画师毛延寿趁机勒索急于得宠的嫔妃,而昭君自恃美丽不屑行贿,毛延寿把她画得很丑,遂一直不得宠幸。等她自愿嫁到匈奴,汉元帝为她送行时才发现了她的美貌,追悔不已,便杀了毛延寿。
④更:再。
⑤毡城:指匈奴人住的帐篷。
⑥无南北:无论是南方的汉宫还是北方匈奴的地方
王安石,这位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青年时代就以太平宰相自诩,后来又以顽强的态度投入政治斗争,所以,他的诗作都有重视社会功用的倾向。虽然他的理想决不是要做一个“文人”,但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取得很高成就,从而他本人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明妃曲》这首诗,以其圆熟的写作技巧,新颖的思想内容,不仅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至今仍然为脍炙人口之作。
全诗共十六句,可分为四层。第一层着眼于昭君本身,从正面刻画了明妃离宫时的形象:脸上泪光莹莹,头发略显散乱,走走停停,不断地回头,尽管内心的悲苦使她的脸色失去往日的光彩,但仍然遮不住她的美丽,“尚得君王不自持”,昭君的美貌也就可想而知了。紧接着,第二层作者着眼于汉元帝,从侧面来烘托昭君之美:“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是对昭君之美的进一步渲染,“意态由来画不成”指出昭君之美非丹青所能表现。这两层作者描绘王昭君的美貌都没有直接刻画昭君的面容和体态,而是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在此之前很多诗人描写昭君之美,往往在她的面容、体态上窮尽笔力,这样只能使王昭君在读者眼里成为一个画中美人而已,而王安石这种写法,王昭君就是一位呼吸可闻,音容毕现的活美人了。“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两句除了烘托出昭君美貌之外,也是作者别出心裁的议论之辞。一则讽刺了汉元帝以画求人的愚昧,二则一反前人对画工毛延寿的指责,为之翻案。唐代诗人咏王昭君多骂毛延寿,多写王昭君顾念君恩。而王安石这首诗中“枉杀”一词明确表明了自己不同于传统的立场和观点。接下来六句为第三层,写昭君出塞后思念故国之情。着尽汉宫衣,年年问消息,表现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深笃挚爱之情与推己及人的善良心肠。前人于此留下的佳句名篇也很多,不过,多数作品是以抒写昭君的哀情、怨情为重点,而在这首诗中,王昭君的形象就不仅仅是可悲的,而且是可敬的了。最后两句“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寄托了作者对昭君的无限同情,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指出王昭君流落异域的命运未必比终老汉宫更为不幸。陈阿娇失宠于汉武帝,被幽禁于长门宫;王昭君去国远嫁,她们都是受害者。从本质上看,两个人的悲剧并没有什么不同,制造阿娇悲剧的罪魁是汉武帝,酿成昭君悲剧的元凶,当然就是汉元帝。王昭君的悲剧乃是古今嫔妃的共同命运,就是因为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并无真实的爱情可言。这两句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帝王,指出了昭君悲剧的普遍性,从而更加深化了主题。
本诗作于嘉祜四年,此前一年作者曾上书力主变法,但未能引起注意。所以作者表面上是同情明妃的失意,实际上也是借此抒写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这首诗构思脱尽窠臼,议论精辟大胆,集中体现了宋诗在唐诗之外求新求变的精神。此诗写成后,同时代诗人司马光、欧阳修、梅尧臣等都竟相和作,足见反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