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阅读材料的引导作用

2003-03-11 02:34王大赫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2003年6期
关键词:兰花试题

王大赫

以人文素质的内容为语文试题的阅读材料,是高考语文命题思路的特点之一。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材料。这对提高考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所涉及的题型也是多方面的。

例1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待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例2

对李煜《虞美人》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何时了”是指难挨的屈辱的生活,时光漫长,令人生厌。

B.“东风”即指春风,写出“小楼”主人对东风的留恋,抒发了词人怀念昨天的一丝喜悦之情和热烈情绪。

C.“愁”字概括了词人的万千感慨,在词人看来,这“愁”如同春天的江水,滔滔东流,永无止境。

D.全词虚设问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深。

例1和例2是两道选择题。所选取的是中国古代名家的不朽之作。在艺术手法,炼字、炼句、意境的创设和感情的真挚上,都会给人许多收益。对于这些作品的鉴赏是提高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例1的第四句是错误的;“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久久等待约客不来的烦躁心情,有声音,也有神态。例2是对李煜的名作《虞美人》一词的分析,不论是表现手法和语言都对人有很大的感染力。

对中国名家作品的鉴赏,是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之一,考试就对考生的学习起到了导向作用。

例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美学上有所谓“现实美”和“艺术美”之说。其实在现实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种过渡性的“想象美”。甲想象是艺术美的“前奏”,它可以转化为艺术美却尚未转化为艺术美,而且未必就要或未必都能转化为艺术美。乙它只是“胸中之竹”,如不把它诉诸笔端,则稍纵即逝;如作者眼高手低,则(“手中之竹”也不能尽现“胸中之竹”)。丙不过,艺术美毕竟是想象荚的一个归宿,是无形的想象美的有形化和固定化。丁想象美由于受到艺术语言表现力的限制,在转化成艺术美时多少总要打些折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另一方面,作者的不尽之意,弦外之音,还须知音的读者凭想象去领悟。无尽之意正是读者通过想象和回味得到的。假如读者缺乏想象力,便无法领悟这种言外之意,甚至连题中应有之意都可能看不出来。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关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有时,作者还没有捕捉到的东西,读者不知怎么却先捕捉到了,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才捕捉到一个,读者却捕捉到一千个了。看来读者的想象力决不在作者之下。读者的想象可以说是创作的继续和延伸,按照接受文学理论的观点,只有到这时,作者的创作才算真正完成和实现了。有的读者还不止于此,还要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拉到作品中去“对号入座”,以为某个人物写的就是某某。其实(K1)的真实并不等于(K2)的真实。巴尔扎克谈到过,意大利有句生动的谚语:“这条尾巴原来是另一只猫身上的”,文学采用的也是这样的组合方法。“它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的手,取那个模特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唯其是“组装”的才更具典型性和艺术性。托尔斯泰所以不满意莫泊桑,契诃夫所以不喜欢左拉,________。

(1)下面一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在甲、乙、丙、丁中的哪一处?

想象美来源于现实美同时,也是升华了的现实美,它带有模糊、朦胧、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特点。

A.在甲处B.在乙处C.在丙处D.在丁处

(2)“手中之竹”也不能尽现“胸中之竹”一句的具体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

(4)K1处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处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结尾填上一句使之衔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论述阅读题,试题提供的阅读材料是关于美学方面的论述。阐述了“现实美”转化为“艺术美”过程中的过渡性的“想象美”的概念,以及它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文中引用了马克思、巴尔扎克对“想象美”的论述,以及涉及到莫泊桑、契诃夫等,这都是对考生进行美学方面的教育。是对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试题在设问上,采取了填补抽出原文的句子、解释句子含义、给结尾填上衔接恰当的句子等形式,比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阅读能力。

答案是:(1)A:(2)指作者笔下表现不出想象美;(3)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哈姆雷特,因此在一千个读者心里哈姆雷特的形象都不一样;(4)K1“艺术”;K2“现实”:(5)都是因为认为后者的创作方法太客观,缺乏想象和虚构。

例4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7题。

兰圃漫步

①一九六一年三月三日,朱老总游罢越秀公园,再临兰圃,曾赋诗一首:“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②我也_____到兰圃。

③这是一座很别致的园圃,矮墙绿瓦,拱形小门,墨绿色的陶瓷通花窗框,两只守门石狮,进道的林荫小径,使人十分意外,里面竟藏着一座五万平方米的绿洲。

④这座绿洲在解放前原是一片荒芜平地。一九五○年才建成一座小型标本植物园。据说:“朱老总发现园内茂密的林木,荫凉雅静的环境,很适合种植名贵的兰花,便提议在此修建一座兰圃公园。于是,经过专家们的设计、改建,在一九五七年,这所标本植物园终于变成今日的兰圃。这座庭园式的公园以栽植兰花为主,圃内兰花共有一百多个品种。

⑤步入园圃,两旁葵、竹像列队欢迎,前面的桃花正迎风含笑。足迹走遍半个地球,还是第一次面对“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境界。黄竹给我添

上一份新知,使我感到学无止境。穿过路亭、小径,走过石桥、水榭,漫步到一座小山坡前,山坡上的杜鹃红白相映,使我忆起大学时代的杜鹃城。世界的变迁,人生的境遇,真是谁也不能预料。我们必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才不会愧对时间与历史。

⑥“兰花在哪里呢?”我问小邱。我逛了半天兰圃,还没有看到一朵兰花。小邱也不知道兰花在哪里。

⑦终于,我在一座棚下发现一盆盆的兰草。原来这不是兰花开的季节,我没有赶上时候。我喜欢兰花,也爱画兰花,幸而不是一个“兰花迷”,才不致扫兴而返。但游兰圃而欣赏不到兰花,使我领悟到:时机对生命的重要。

⑧步出兰圃时,我想到一些闲荡在马路上的无业青年,为什么不到;圃来品一枝香茗,看几页好书,探究一下生命的意义?

(1)本文开头引用朱老总咏兰诗其主要作用是()

A.点明文题,渲染了羊城春色之美。

B.突出了兰花的名贵不凡,为作者写“___________”作了铺垫

C.突出了兰花的盛开超群,表现了兰花香溢羊城,名贵一时。

D.强调了朱老总钟爱兰花的真挚之情。

(2)在第二自然段的方框中填上恰当的词()

A.赏花B.循迹C.寻香D.观花

(3)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那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借唐代诗人的诗句表达自己初到兰圃时的深切感受。

B.借宋代诗人的诗句表达自己由海外归国后,对祖国.的一草一木的热爱。

C.借唐代诗人的诗句抒发了自己多年浪迹天涯生活后的多愁善感。

D.借宋代诗人的诗句抒发了自己对兰圃桃花的爱慕之情。

(4)第五自然段“黄竹给我添上一份新知”含蓄地表示了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哪几项切合第五自然段“世界的变迁,人生的境遇,真是谁也不能预料”这一说法()

A.一个人应当随时充实自己。

B.在漫步兰圃中意外获得了新的知识。

C.没料到在兰圃又见到了在大学见过的杜鹃。

D.意外地体验到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境。

E.小径、石桥不知不觉将自己引到了小山坡。

(6)作者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直接点明中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圃漫步》是一篇散文作品。文章由朱老总咏兰诗开头,突出了兰花的名贵不凡,为作者写“循迹到兰圃”作了铺垫。接着追溯了这绿洲解放前后的变迁,园圃的景色,又从赏兰花,领悟到“时机对生命的意义”。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作品。试题的设问,也是在围绕着文章的中心思想组织的。对文章艺术手法、炼字、炼句、重点句的分析归纳进行了综合考查。考查的能力层级是E。这类以人文素质为内容的阅读题,应当在以理解文章主题的前提下进行思考答题。不应局部地看问题。

答案是:(1)B:(2)C;(3)A;(4)自己第一次见到黄竹;(5)ABCD;(6)要把握好时机,而不要消极等待时机;(7)时机对生命的重要。

例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一5题。

六月乙酉,孝孙(人名,主管礼乐)等奏新乐。上曰:“礼乐者,盖圣人缘情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御史大夫杜淹曰:“齐之将亡,作《伴侣曲》;陈之将亡,作《玉树后庭花》。其声哀思,行路闻之皆悲泣,何得言治之隆替不在乐也?”上曰:“不然,夫乐能感人,故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民必愁苦,故闻乐而悲耳。今二曲具陈,朕为公奏之,公岂悲乎?”右丞魏征曰:“乐诚在人和,不在声音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大宗贞观二年》)

(1)“礼乐者,盖圣人缘情以设教耳。”一句的意思是()

A.礼乐是圣人因为产生了感情向说法教育人罢了。

B.礼乐是圣人缘着感情发展规律而创设的教育形式罢了。

C.礼乐是圣人依靠感情而创设的教育形式罢了。

D.礼乐是圣人因为产生了感情而创设的教育形式罢了。

(2)“隆替”一词的意义是()

A.兴旺B.衰亡C.发达不发达D.兴盛或更替

(3)唐太宗说了一条美学原理,写文章的一种表现方法,它是()

A.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写文章要使词藻美些。

B.动人的作品能使人笑,能使人哭,所以文艺作品应该设法使人感动。

C.文艺作品动人是因为作品的内容及其美的力量使人产生感情共鸣,所以文艺创作要体会人情。

D.文艺作品动人,是人的感情因文艺作品的动人之情、感人之美而产生共振,所以文学创作常用“乐景写乐、哀景写哀”和“哀景写乐、乐景写衷”这种烘衬法。

(4)诗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写一男子出征后回家路上的心情,是文学创作中烘托法的名例,这恰好吻合上了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5)本段记了三个人的四句话,恰好构成了一篇观点鲜明、论据和论证都丰富的议论文,其论点是()

A.唐太宗的第一句话。

B.杜淹的“何得言治之隆替不在乐也”。

C‘唐太宗的第二句话。

D.魏征的“乐诚在人和,不在声音也”。

答案:(1)D;(2)D;(3)D;(4)故樂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5)A

这是一道文言文阅读题,选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阐述的是礼乐的教育作用。文章记叙了唐太宗、御史大夫杜淹、右丞魏征三人的对话,提示了“礼乐者,盖圣人缘情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这一观点。试题从理解分析论点出发设问,考查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和考查。

例6

阅读下文,完成6—11题。

有人记下一条逸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年轻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读得完呢?谁敢夸这个海口?是说胡话还是打哑谜?

文化不是杂乱无幸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过去的书也应是有条理的、可以理出一个头绪的。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者说必备的知识基础。举例说,只读过《红楼梦》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

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本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

如果这种看法还有点道理,我们就可以依次类推。若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古代读书人,必须读那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札记》、《论语》、《孟子》、《苟子》、《老子》、《庄子》、[(1)这十部书若不知道,(2)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未熹、明朝的王守仁(阳明)的书都无法读,(3)连《镜花缘》、《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里许多诗句和用意也难于体会。]这不是提倡复古、读经。为了扫荡封建残余非反对读经不可,但为了理解封建文化又非读经不可。

以上是算总帐,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举例来说,读史书,可先后齐读,最少要读《史记》、《资治通鉴》,加上《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读文学书总要先读第一部总集《文选》。如不大略读读《文选》,就不知道唐以前文学从屈原《离骚》起是怎么一回事,也就看不出以后的发展。

中国的书不必每人每书全读,例如《礼记》中的有些篇,《史记》中的《表》、《书》,《文献通考》中的资料,就不是供人“读”的,可以“溜”览过去:这样算来,把这些书通看一遍,花不了多少时间,不用“皓首”即可“穷经”。依次类推,若想知道某一国的书本文化,例如印度、日本,也可以先读其本国人历来受教育时的必读书。孩子们和青少年看得快,“正课”别压得太重,考试莫逼得太紧,给点“业余”时间,让他们多少了解一点中外一百年前的书本文化的大意并非难事。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来,就不是“空谈无根”、心中无把握了,也可以说是学到诸葛亮的“观其大略”的“法门”了。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文史足用”了。没有史和概论是不能入门的,但光有史和概论而未见原书,那好像是看照片甚至漫画去想象本人了。本文开头那两位老前辈说的“书读完了”的意思大概也就是,“本人”都认识了,其他不过是肖像画而已,多看少看无关大体了。

6.第二自然段连用三个问句的作用是:

A一是肯定老学者的话,二是引出论题

B一是否定老学者的话,二是提出疑问

C一是引起兴趣,二是概括全文

D一是引起兴趣,二是承上启下

7.作者认为,读中国古书首先要读十部书,其中属于“五经”的是《》和《》等,属于“四书”的是《》和《》。(各写两部)

8.第三自然段中,“为其他所依附”的书是指《》,“依附其他”的书是指_______________。

9.文中划线部分是一个多重复句,它的第一层次应切分在第()句与第()句之间,是________关系。

10.最后一段中,“照片与漫画”比喻__________,“本人”比喻______。

1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A书是读得完的

B读书首先要有计划有系统

C读书首先要读必读的基础书

D读书首先要读原著

这是上海高考春季招生语文阅读试题。是以人文素质为内容,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读古书读什么,怎么读,是人们都很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它进行了很有力的说明。文章有观点,有论据,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广泛,如《诗经》、《书经》:诸子百家的作品;历史散文:小说、戏剧:《书》、《表》等。把人们从书海之中领出来,找到了一条读书的道路。试题的设问也有一些巧妙的地方。运用了填空选择两种题型,从段内三个问句的作用;“四书”、“五经”的内容:句间的关系;修辞格的理解;论点的阐述等方面设问,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考查考生的能力层级。要读懂此文,还真要有些文学作品的基础知识。

答案:6.D;7.《易》《诗》《书》《春秋》《礼记》;《论语》《孟子》;8.《红楼梦》:红学著作;9.1、2:假设:10.史和概论原著:11.C

例7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32、33题。

麻雀说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

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

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

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

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

32.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XX与XX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要求:①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像。

②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③想像合理,对话内容围绕一个中心。

④可适当描写鸟对话时的神态、心理、动作和口气等。

⑤语言流畅,描写生动,卷面整洁。

33.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这道作文试题是属于材料作文。试题提供的阅读材料是寓言诗《鸟的评说》是属子人文素质内容。这样的例子很多。要求考生写作的,也是要从阐述哲理的角度去谋篇。

寓言诗有七种鸟,每一种鸟都抨击了另一种鸟的弱点,无端猜测对方,其用意是抬高自己,贬低对方。准确理解寓言诗的内涵,对把握立意有很重要的作用。要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不同的人,这样才能把这篇作文写好。

以人文素质为内容的作文试题还有很多,如:2001年的以“诚信”為话题写—篇文章;2002年的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等。

总之,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是进行素质考查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当我们在进行:备考复习时,不能忽略这个因素,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兰花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种兰花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兰花开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
聚焦2016年高考反应热试题
我爱你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