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松
一、我国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尽管开始向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尽管终身体育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旋律,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构成终身体育的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多维系统工程的认知,目前大部分高校还都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从有关调查了解到,高年级未开设体育课的学校普通感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形态、运动能力等综合指标在二年级增长较快,三年级呈略有下降趋势,四年级急剧下降。研究生除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外,各种常见病、文明病开始滋生,并呈上升趋势,成为制约研究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与其它学科强调在校期间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点放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挥其远期效应的优势差距甚大。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改革必须走出阶段性教育的误区,追求终身效益,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首先成为体育人口。要建立起以强身育人为目标,以终身教育为主线,以使全体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真正体现体育意识的培养、运动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现代社会需求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应该说,尽早建立起面向全体在校生的全程体育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二、构建高校全程体育教育体系的构想
根据我国国情、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场地、师资状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笔者经过多年的调研及实验,提出如下全程体育教育体系构想。
1.一年级专项、层次教学。调查得知,我国有75%的中学在农村,有16%左右的中小学不开设体育课,同时全国各地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模式等差别也很大,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差异较大。为此,在大学一年级实行专项、层次教学既可以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又可以使基础好的学生不会感到大学的体育课只是简单的轮回,体育的未知领域十分宽广,有待于他们去探索,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二年级的体育俱乐部教学奠定基础。
2.二年级专项教学俱乐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人数多的俱乐部还要分层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乐趣。
3.三、四年级课外体育俱乐部。在一、二年级的教学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和组织能力,俱乐部的组织及练习均由骨干会员和部长负责。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和培养小先生。
4.研究生休闲俱乐部。通过四年的体育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自己喜欢又力所能及的运动方法和手段。休闲体育俱乐部的目的是通过集体练习,养成和巩固锻炼习惯,培养团队意识,掌握自测、自评方法,为终身体育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全程体育教育体系的实施办法
1.全程学分制。多年来,三、四年级特别是研究生的体育教育一直处于自由状态,或者说是终止状态,现在要重新启动,无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是有难度的。所以首先应取得主管校领导的支持,“从强迫运动”人手,使其“制度化”、“法制化”。全程实施学分制,达不到规定学分不授予学位。对获得三级以上运动员和二级以上裁判员的学生应给予奖励学分。
2.加大体育理论和保健课比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学生的体育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学生虽然受了十几年的体育教育,但仍不具备自我锻炼、自我评估、自我监测能力。为此应加大理论课比重,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授健身、保健、运动、营养等知识,内容应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用性、指导性;同时结合心理学、保健学、营养学等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
3.建立多种项目的体育俱乐部。根据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受好,尽量满足学生需要,建立多种项目的体育俱乐部。教师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确保学生的出席率。学生自由选择俱乐部,也可以中途转入其它俱乐部。
4.培养一技之长,开展体育社交。掌握一技甚至几技之长,“以球会友”、“以球助学”,开展体育社交是当代青年的一种时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多维式体育教育结构是新世纪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友谊赛、邀请赛、挑战赛,充分发挥体育社交的功能,使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5.实施有偿服务,鼓励自我投资。健康消费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花钱买健康、健美已成为又一社会时尚。对研究生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可实行有偿服务。俱乐部定期收缴一定数量的会费,由学生自己管理,用于俱乐部的集体活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可增加会员的团队意识,又可为集体活动提供物质保证。
高等教育是较专一的专业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将成为他们终生从事和研究的专业和领域,未来的职业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体育生活方式”。能否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而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在大学校门之内,否则终身体育将成为一句空话。体育俱乐部式的全程体育教育体系可以使学生掌握与职业特点相接近的运动项目,培养未来职业所需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一般运动素质和特殊运动素质。加快高校体育科学化、现代化、终身化、生活化的进程,使学校体育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使高校体育教育功能超越学生时代而延续终生,这应该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体育教研部(长春130012)
责任编辑: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