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思想·人格

2001-04-29 06:43杨江峰
人民教育 2001年5期
关键词:情操人格力量

杨江峰

蔡元培先生有一句名言:“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展个性,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意即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升华,教学的最大魅力是教师人格力量在课堂上的成功再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首先是由课堂教学的性质与任务所决定的。课堂教学的实质其一是师生知识授受基础上的一种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活动。其二是由知识的特性所决定。如果知识成为一个无生命意义的符号系统,将造成沉闷、乏味,甚至厌倦;如果知识被赋予人文意义,则成为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符号系统,知识将成为智慧的结晶、思想的体现、人格力量的外化。知识将体现创造和传授知识者的智慧、思想和人格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精神、道德、创造能力、情感、体魄等诸多方面。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教师不仅要在自己所讲的课程中高屋建瓴、左右逢源,更要以无言的方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超前的学识.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甘做红烛燃尽自己,照亮他人,这是一种奉献,一种境界。宽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是形成教师人格魅力的知识结构。教师要重视终身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师要增强人文科学素养,人文、社科教师应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及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注重文理渗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缺乏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是当代教师的神圣职贵。美好的人生是由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既要让学生感受教师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所遇到的困惑、迷惘和痛苦,又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爱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爱学生就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马卡连柯曾说:“不良儿童乃是失败了的教师的象征。”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动辄拿惩罚来威胁学生,是不尊重学生人格、摧残人性的行为,同时也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为什么不能通过展示学科魅力,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进而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受教育者?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源于扎实的知识基础,厚积才能薄发。如果连唐诗宋词都知之甚少,何谈新诗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先进、正确的理论指引,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基本原理都没有弄清楚怎能创造出高新技术?杨振宁教授指出的“平衡發展论”就强调应在学习热情、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积累,他曾在台湾华大的“人文与科学”对话座谈会上提出今后小学生必须会背诵100首唐诗或宋词才能毕业。因为学生从小吟诵古诗词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感悟联想的智慧。这种童年积累下来的心智与一流的科学创造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健全人格,发展个性,素质教育呼唤以理想主义的品格、开放包容的胸襟、理性科学的精神、开拓进取的人格为内容的人文精神的张扬。

猜你喜欢
情操人格力量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怀疑一切的力量
漫画之页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