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崇德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被教育部列为高中阶段必须开设的课程。有人认为,这一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的课题或项目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课题研究或完成项目的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经验等内隐知识为基木内容,以由教师指导、按小组或个人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为基本教学形式的课程。”这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内涵。
从学生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生自主地确立研究课题或项目,自主地实施课题或项目,自主地完成课题或项口的一个完整过程;从教师的角度看,它是在学生自主确立、实施、完成课题或项目的前提下,教师完成指导的完整过程,但必须注意的是,教師的作用只能是指导而不是指令,否则,学生的自主就无法实现。
追求体验和经验
作为课题或项目,其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成人如此,中小学生也如此。但两者不同的是,成人进行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一时,以追求成功的结果为主要目标,而中小学生则以追求过程中的体验、经验为主要目标。作为教师,必须把握好这个度,否则,即使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走了味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开设时的初衷相违。这主要是基于如下的考虑:
首先是目的要求不同。成人已进入工作阶段,已直接参与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和科研领域,他们开展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当然是为了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中小学生则不同,他们尚未投入工作,他们开展研究课题或项目,主要是为了从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发展自身素质,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扎实深厚的基础,同时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为了直接地改造客观世界,强调他们在这,过程中的体验、经验的获得而不是以研究的结果为主,就很自然了。
其次是知识能力不同口成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生产和科研经验及能力,又完成了学业,具备较为扎实和丰厚的知识功底,两者的结合,使其在进行研究课题或项目设计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中小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知识量较少,一般又从未真正进行过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缺乏相应经验和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少,如果我们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做的课题或项目,只是从其结果如何来评判的话,就无异于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关上了大门。
别样的结果观
或许还是有人会产生疑问:既然进行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最终没有相应的成果,这样的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对此,前面已部分地作了回答,现从侧重结果的角度进行分析。单纯就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而言,出不了最终成果的结果,就是失败。但是,如何看待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结果呢?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口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举一个很简单的例一子,关于“2+3”的运算,我们只需要学生得出“5”这个结果,并且对不是“5”的结果一律加以否定,更不用说关注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数学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笔者认为,我们需要树立的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结果观”显然与此相反。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课题或项目的最终成果,的确是一个结果,但这只是结果的一部分,并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并不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更为重要的结果在于他们从研究的全过程中所获得的各方面的深刻体验和经验。因为这些体验和感悟不仅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而且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后的一生,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积极作用。
从这样的“结果观”出发,我们始终强调,对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关注与评判,要过程重于要最终的成果。当然,如果研究中能够取得相应的成果,则属于锦上添花,但我们的立足点必须放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和经验的获取上,这才是学生时代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应该得到的能力素质,也是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要求。
个案分析
在此,笔者以自己所在学校的具体例子作进一步的阐述。我校曾让学生做过“嘉定各城镇标志雕塑比较研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下任务:设计好问卷,选择若干个镇作为调查点,走出校门,到一个自已完全不熟悉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全区各镇标志雕塑的看法。对于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的学生来说,必然会面临大量的需要克服与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品味人生百味,感受真实社会,获得进入社会必须具有的但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获得的深刻体验和经验。
学生姚丽超事后说:“第一次遭到拒绝时,我并没有气馁,而是仔细想如何找一个更合适回答这些问题的人。首先,必须观察人的神态是高兴还是愁眉苦脸;再则是选择好提问的时间;还要大致判断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我在仔细观察后,找人来做调查问卷就顺利了不少……在人与人交际的时候要善于把握人的心态。”学生的这种体验,不正是我们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需要的结果吗?谁又能否认,他们这种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的提高,不会对其终身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呢?
“我觉得能在异乡完成这项困难重重的任务,是我能力的体现,我希望下次有更困难的社会调查让我来体验!”学生王茜自信地说。几经周折才找到一位愿意接受调查的人的杨琳感慨道:“此时我的心激动得几乎要跳出来,我好想让所有的路人都知道我成功了!尤其在受调查者写完问卷的那一刻,这不只是一次小小的成功,简直象征着我已向社会迈出了第一步!”谁又能否认,这种自信和成功的感受,不会在他们的一生发展中成为不断成功的坚强基石呢?
学生黄小波把问卷调查看成社会调查,在调查中认识社会。他认为:“社会调查并不轻松,但很有意义,其实这种调查应该叫做调查社会。”这不是牡会调查”与“调查社会”的文字游戏,而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社会调查前后认识上的深刻变化: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与人的接触交流,把有关信息经过大脑的思考,得出了对社会的一种新的认识,于是由“社会调查”演化为“调查社会”。尽管这一认识不是研究课题本身的内容,但在课题的进展中,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可以防止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不适应的状况,这样的“结果”,不正是大家所期盼的吗?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再一一罗列。单从以上数例来看,即使学生所进行的研究并没有获得最终的理想结果,甚至是完全失败的(实际并非完全如此),但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深刻体验,以及这些体验将会产生积极的终身影响,这就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所追求的“结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