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
黄海之滨、陇海铁路东端的连云港市,有一座名山——花果山,相传洒游记》中的美猴王孙悟空出世于此山中的一块仙石。在这猴王诞生地的城乡结合部有一所小学——幸福路小学,简易的校舍,师生朴素的衣着、憨厚的神态……处处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而就是这样一所小学,以校长傅名花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于1998年9月起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开发儿童少年潜能”的子课题“科学认读,开发儿童潜能”实验,仅仅进行了两年多时间,实验就取得了令人惊奇、叹服的成绩。凡是参观、考察过现场的人,无不感到惊喜和振奋。
让我们用镜头对准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几个场景。
真不简单
镜头1;1998年9月5日,新学期开学,一年级实验班教室。
简易的瓦房教室内,42名学生个个瞪着眼睛,看着吴运琴老师手中拿着特意研制的象形字卡片,听着吴老师讲:“汉语就是妈妈叫你吃饭、你叫妈妈陪你玩时说的话,汉字就是记这些话时画下来的有规则的图画。话说过就没有了,而画下来后过了多少天还能知道当时说了什么。”
伺学们,说话要学,画字也要学。这学跟你捉迷藏、扑蝴蝶、听音乐、吃‘喜之郎一样有趣。”
……
学生看着,听着,竟入了神,继而学生开始跃跃欲试,缠着吴老师教他们学字、画字。
镜头2:1999年7月26日,课题实验第一阶段汇报会。
课始,当场发三年级语文教材《寓言两则》之一——《守株待兔》。学生自主阅读后,吴老师指名几位学生阅读,学生声音洪亮,语音准确,语感良好,阅读流畅。随后吴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读了这篇文章,懂得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其中一位学生说:“守株待兔这件事是偶然的,是我们平时不可能天天碰到的。”
……
听课的全国著名思维学家张光鉴教授禁不住称赞:“一年级的小朋友,用他自己的语言说出寓言的寓意,真不简单。‘偶然一词用得多好啊!”
镜头3:2000年7月16日,课题实验第二阶段汇报会。
课始,当场发六年级教材《桂林山水》,学生自主阅读后,吴老师指名4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一人一段。4名学生不仅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而且极富语感,没有破词、破句现象,课文中不少比较冷僻的字,如“兀立”、“嶙峋”、“翡翠”等,学生均能信口读出,只有一名学生有一字读音不准,经老师指点后改正.
随着课的继续,吴老师点拨着:“这篇课文是写桂林山水的。我们是连云港市的小主人,读了这篇课文你会想到什么呢?”
“我想到了我们连云港的花果山真美啊!”
“我想到了我们家乡的渔港……”
……
“我认为我们连云港的海滨浴场很美,天连着水,水连着天,天水一色……”这位学生一口气说到这儿,忽地停了一下,又说:“老师,这时我想到一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呀!”
听课的人不由得赞叹:“从二年级学生口中,能冒出《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而且用得恰到好处,真是奇迹!”
镜头4: 2000年11月9日,三年级第一学期,实验班教室。
课始,吴运琴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春”字,介绍作者朱自清后,问:“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
“我读过朱自清的《背影》。”
“我读过他的《荷塘月色》。”
“我读过《绿》。”
……学生七嘴八舌,话语之中,充满自豪。
吴老师趁机又问:“现在是秋天,你能想像一下,春天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小草长出了绿芽,小鸟在枝头喳喳地叫,好像在唱着春天的歌。”
……此时,吴老师开始分发昨晚由专家临时指定后打印的初中教材《春》,请学生自己阅读。
几分钟后,吴老师列出课文中的一些生字,结果大多数学生一溜读下来。老师惊喜地问:“这里有些字比较少见,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蓑,我是在一首古诗中认识的。”一学生边说着,边脱口而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来给‘蓑字编个字谜:两口人穿草衣。”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
……
课临结束前,吴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着:“我们三(1)班的同学有一个特点——最喜欢开动脑筋,展开联想,现在我们来试试,读了《春》,你联想到了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顿时像开了锅的水。
“我想到了一首古诗《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我想到了关于春天的成语: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满人间……”
“我想到了一个名句:冬天不会永远是冬天,接着而来的是浪漫的春天。”
“我要给春编个字谜:三个人坐在太阳上。”
一个个小脑袋,就像一座座知识宝藏,一经开发,智慧的火花喷涌而出。
看着这些八九岁的孩子透露出的聪颖、机敏的神情,记者在为之赞叹的同时,不由地产生了一系列的遐想:人生识字聪明始,一点没错,很有哲理。许多事实说明,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整体能力与识字有关。但是,孩子什么年龄识字为最佳期,怎么让孩子对抽象、复杂的方块字感兴趣,愿意认、愿意读呢?怎么将识字与阅读、作文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呢?
开发汉字的功能
如果說中小学的语文教学都是为学生以后的深造和运用打基础,那么识字教学就是基础之基础。一个汉字就是一块块砖、一片片瓦,就靠这砖和瓦砌起宏伟的汉语大厦,以供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因此,六七岁的儿童一进校门,就要学习汉字.
可是,“汉字难学”,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些语文教师有句口头禅,称之为“拦路虎”。中国的汉字,真有那么难学吗?
江苏省小语会会长、特级教师、该课题顾问陈树民认为:社会发展到今天,应该以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来认识我们的汉字。所谓难和易,只是相对而言,比较而言,要做具体分析。我们的汉字,如果一个一个孤立地、静止地去看,有相当一部分汉字的形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我们换一个视角,改变一下思维方式,用辩证的、系统的、整体的、比较的方法分析汉字,就会发现,汉字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难”的本身也包含着“易”。
比如,我们的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创造、发展而成,其中就有一部分象形字。对这些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学习起来,不仅容易,而且很有趣味。你看“人”是象形字,一人跟着一人,为“从”;人多了,三人为“众”。我们还可联想到“木、林、森”,“口、吕、品”等一系列字.
“门”是象形字,“门”里一个“口”为“问”字,由此我们可想到一大串:“闪、闻、闭、间、闯、闩……”。
特别是形声字在汉字中占了大部分。形声字的特点,是便于认读,学生认识了“青”,看到“清、蜻、晴、睛、情、请、氰、鲭……”一批字,就会联想到它们的读音与“青”字有关,并能联想到它们的意思,都分别与“水”、“虫”、“日”、“目”、“言”等有关。
因此,从汉字本身来说,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一个地去识,去记,自然会感到很难。但当你一旦把一个一个汉字放到整个汉字系统中去看、去识、去记,就会发现,一个一个汉字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熟字中可带出生字,生字中又包含熟字。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师生只要寻找并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教和学就不会是难事,甚而会觉得汉字的教与学不仅不难,而且还饶有趣味。
为了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并且不加重学习负担,实验课题组的专家根据汉字结构特点和规律,编制了一套《轻轻松松认汉字》小画册。这套“小画册”不仅以其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特点吸引了一年级的学生,诱发了学生认字的兴趣和欲望,它还通过归类提示了学生认字的途径:形象认字、情境认字、字根认字、影视广告认字、图形符号认字、联想认字等。幸福路小学将这套“小画册”作为实验班学生学习汉字的入门向导,学生不仅从那些生动、形象的画面中产生了兴趣,认识了许多汉字,而且将认字的途径延伸到校外的日常生活中。
走开放识字之路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时可见。儿童只要一活动起来,汉字总要以各种形式跳到他们面前。
儿童一入校门,扑面而来的也是汉字:校名、校训、宣传画、名人名言……校园的文化设施,教室内外到处都是汉字的世界。
幸福路小学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一改以往封闭、滞后的识字教学方法,从儿童的兴趣和实际出发,积极创设情境,拓宽识字途径,走开放识字之路。
1.创设情境,诱导认字。
儿童天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主体,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更是如此。校园的一切对他们是格外新鲜,什么都想看,什么都要问,什么都想知道。具体指导实验的张效珍副校长和吴运琴老师把学生的这种欲望和认字联系起来,并进行科学的诱导。他们把班级课程表、任课教师名字、学生名字以大号字写在纸上,贴在教室墙上。黑板、课桌、墙壁、门窗等的名称,甚至连打扫卫生的用具的名称都写出来,贴在相应位置上,让学生去猜、去认。
同时,他们又带学生走出课堂去认识校园:宣传标语、橱窗、花草树木、运动器械、专用教室等的名称都成了学生认字的对象。一年级的新生在认识汉字的过程中,也熟悉了校园,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这些安排都要科学合理。对环境的布置,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精心设计和安排。”张效珍告诉记者,“一些安排看似无意,实为有意。一首儿歌,一段古诗,一幅挂图,一张贴有各类标牌、报头的纸都是诱导学生认字的教材。只要安排恰当,就会激发学生的认字兴趣和学习热情。”
2.开拓途径,引导认字。
实验班每一个孩子手里都有一套《轻轻松松认汉字》小画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有趣的画面认识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字,并将小画册中展现的多种认字途径延伸到校外生活中。
学生看了小画册中的“广告认字”,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收集报头刊头、标题纸、食品包装纸(盒)、广告纸等,老师指导他们剪贴后分类订成自己的认字本。两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好几本。因为是自己动乎做的,所以孩子们的兴致很高,他们有空就看,互相交换着看,有不认识的字,随时请教家长、同学或老师。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仅认了字,而且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審美能力、社交能力等,其中的价值就不仅仅是认字了。
老师让学生看小画册中的“情境认字”、影视认字”,引导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注意在多种生活情境中认字。学生学会了平时留心看电影、电视过程中出现的汉字,每逢遇到各种图形标志,也都注意看一看符号的特点,认一认上面的字。
应该说,在学生的认字过程中,电视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些电视节目的片名、片尾、节目主持人的姓名、广告用语等大容量、反复性、趣味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儿童的感官,都是儿童认字的好机会。为此.学校在实验之初召开家长会,在请家长支持学校的课题实验的同时,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并满足孩子的要求,创造条件,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孩子保持兴趣不减,学得自然,学得开心。
3.寓认于玩,愉快认字。
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有益的玩就是学习。为了达到科学认读,开发学生潜能的预期目的,学校决定实验班每周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开展认字活动。认字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认字游戏,如“找春天”、“逛动物园”、“蚂蚁搬粮食”、“我和妈妈去买菜”、“小小邮递员”、“闯迷宫”等,还有最受学生喜爱的“猜谜语”。每次的认字活动课,孩子们总是嫌时间太短,余兴未尽,他们不仅充分享受了阮”的快乐,而且又认识了一批新字。
实验班学生的认字活动,并不局限在教室里。只要有机会,老师就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去认识大自然。每年的春游、秋游和一些实践活动,实验班都将认字活动有机地穿插其中。
4.课外阅读,认用结合。
认字是为了应用。学生认了字,如何巩固?用原来的死读死背的办法,显然效果不好,何况实验班的学生识字量远远超过同年龄段的孩子,靠抄写、死记硬背不仅效果不好,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因此必须探索一条新路。实验班采用了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认用结合的办法。
几个月后,实验班学生的认字热情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他们已经开始不满足于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认字,而是迫切希望自己能读书。这时,吴运琴老师就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课外书籍和《儿童报》、《智力开发报》、《春笋报》等儿童报刊。随着识字量不断增加,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档次也在不断提高,一些中外名著、科普读物等都成为学生争相阅读的书。孩子们在阅读中认字,在认字中阅读,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阅读能力,有时八九岁孩子提出的问题,常常让老师答不上来,于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孩子们又到书中寻找答案。
5.认说结合,相得益彰。
在学生认字的同时,吴老师顺势引导他们“说”。让学生在认字活动课上将自己的认字过程以故事形式讲出来,老师帮助记录。刚开始,学生讲得很简单,吴运琴老师就想方设法引着讲,顺着说,由一句一句地说,到一段一段地说。由开始的几个人讲,到后来全班42个学生争着抢着讲。一个个充满童趣的认字故事,如,“二m不成林”、“妈妈教我记‘聪字”、“边买东西边认字”、“认字多了,笑话少了”、“读《百科全书》认字”、“看《春笋报》认字”、“看电视认‘尔字”……每一个孩子都有数不尽的认字小故事。
到一年级第二学期,学校把这些认字小故事汇编成了一本《儿童认字小故事》,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认字故事配上照片成为书中的一页时,别提有多高兴了。马上这本《儿童认字小故事》又为学生提供了认字范本,介绍了认字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又一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认写结合,以写固认。
认字多了,阅读量大了,学生的写字能力也逐渐增强了。吴老师就开始尝试着让学生来写,采取认写结合、以认带写、以写固认的办法。开始,从摘抄起步,吴老师鼓励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名言、格言、警句等摘抄下来,熟读背诵。对摘抄好、背诵好的学生,老师就送一个“摘抄大王”称号。
在摘抄的基础上,吴老师又鼓励学生学写日记,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记下来,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字也可以。在老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学写日记,大部分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学写日记。每一天都有学生将自己的摘抄、日记或作文送给老师看,读给老师听,或请老师批改。吴老师都不厌其烦地看、耐心地听、细致地改,并把写得好的日记或作文推荐给全班同学传阅欣赏口学生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自办了《小芽报》,选登好日记、好文章。学校及时将学生写的佳作汇编成第二本小册子——《我们的日记》,这可把学生乐坏了,想写的欲望更加高涨。到了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高,每星期都盼着星期三的作文课赶快来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最后一题是看图写话,实验班的大多数学生写了400字以上,写作能力远远超过同年级其他班。
幸福路小学的实验班在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大胆改革识字教学,从六七岁的儿童跨入校门的第一天起,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掘汉字的功能,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出发,走开放识字之路,达到科学认读,开发儿童潜能的预期目标,取得该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识字开智
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开发儿童少年潜能”的子课题“科学认读,开发儿童潜能”的实验,在连云港幸福路小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0年7月阶段性成果评估中,得到了滕纯(中央教科所原副所长、研究员)等专家的充分肯定。请看下面一些数据与事例口
1.识字量大大增加。幸福路小学选用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要求一年级上学期认识汉字164个,实验班学生人均认字613个;到一年级第二学期共认字516个,实验班学生人均认字1311个;到二年级上学期共认字963个,实验班人均认字2142个;到二年级第二学期共认字1488个,实验班人均认字2318个,最多的认字3400个。
2.激发了兴趣,激活了大脑,求知欲望强烈。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敢于质疑问难是实验班课堂教学的特点口针对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作出多种回答,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编字谜、猜字谜为例:“一个人家旁长了一棵苗——稼”,“洞里掉进一串葡萄——窜”,“月亮长尾巴——肥”,“东边长耳朵——陈”,“寺庙里有两个和尚——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如果做替换部首或加减笔画的“变”字游戏,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说出一串一串的,还能说出是在哪里认识的口做成语接龙游戏,有的学生一口气可背接50多个成语。课间,老师常常被学生围住,“老师,您知道太阳的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是多少吗?”“老师,您知道松鼠的尾巴为什么那么粗、那么长吗?”“老师,您知道小狗的鼻子为什么老是湿的吗?”等等,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地向老师涌来。此时,未等老师开口,旁边的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上了,甚至有时还会争论起来。
3.促进了读写,提高了语文整体能力。科学认字,开放认字,激发了实验班學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学校图书室,借书次数最多的是这个实验班,双休日,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书店,每个学生都有许多册图书,人均阅读量超过10万字。一年级下学期,实验班学生就能读三年级教材,二年级上学期,能读四年级教材。通过大量阅读,不仅巩固了识字量,而且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认字量和阅读量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写作,从二年级下学期起,每个学生都有摘抄本、日记本、作文本,不仅自己出班级小报,而且积极向儿童报刊投稿,有近20篇文章被《春笋报》等报刊采用。
4.课堂教学效率高。由于实验班学生聪明好学,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随之显现出来。学习新课,学生很快就能读通读顺课文,稍作指点,就能读懂,读出感情。课内有足够的时间写好字,做好作业。不仅加快了教学进度,而且还有时间拓宽或加深教学内容。
5.实验教师的自身素质在课题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带动了其他教师,学校形成了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连云港市幸福路小学“科学认读,开发儿童潜能”的课题实验,两年多来显现良好效果,无疑说明课题实验是成功的。但其中的规律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深化课题;如何从点到面,逐步推广;识字关突破了,下一步的改革怎么进行,如何做好语文、数学等各学科之间的配套实验……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课题组的专家们和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去思考、探索,我们希望这一课题能进一步地深化完善,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真正短时高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在专家、学校与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该项实验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