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科研 勇于创新

2001-04-28 09:18张志远
人民教育 2001年7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理论

张志远

中小学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的产生,是马承老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乐于科研,勇于创新”的结果。科学研究是复杂的、艰苦的劳动,需要研究者付出时间、精力和心血,甚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只有以苦为乐,才能持之以恒,上下求索。而创新需要学习借鉴、继承发展,需要打破现状、迎接挑战,要求创新者必须有创新的勇气和胆略。

马承老师的成功之路,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努力方向。我们只有乐于科研,勇于创新,才能走出外语教学的必然王国,进入外语教学的自由王国。造就一支乐于科研、勇于创新的英语教师队伍,是当前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我国外语教学大跨越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乐于科研、勇于创新的英语教师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

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担负着教育者的角色。同时,教师又是学习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要坚定为教育事业奋斗的职业理想,陶冶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提高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语言学知识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适应未来变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唤起学生的“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第三,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教师是师长,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创设教与学的轻松氛围。只有感到轻松,才能做到放松,从而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心理状态。

二、学习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是创新的基础。一个乐于研究和勇于创新的外语教师应首先学习和把握教育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除了要认真学习和把握国家教育方针和外语课程目的外,还要结合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重点学习外语教学理论及外语学习理论。受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三个主要学派的影响,教学论和学习论也主要有三种。

行为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人类行为,是习惯的养成,语言的理解与言语的生成与人的心智及思维无关。行为主义教学论认为重复与机械操练是语言学习的本质,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强化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

认知主义学习论认为,语言学习并不是一个从刺激到反应这样一个反复模仿、操练、强化的习惯形成过程,而是充分发挥人的思维能力和人所固有的语言能力的过程。认知主义教学论把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把语言学习看做是一种智力活动,强调学生内在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到语言知识的形成,来达到掌握和运用外语的能力。认知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也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的迁移。“迁移而教”已成为教育界一个有吸引力的口号(袁振国,1999)。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自我实现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又称为情感教学理论,主张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认为深厚的师生感情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当把这三种理论融合在一起: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种智力活动,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美国的一位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在高科技的社会更需要“高”情感的人,从而提出“高科技,高情感”的命题。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要创新,就要继承、借鉴和发展。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视听法、交际法、自然法、全身活动反应法、认知法等各有所长。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国情、教情、学情,出于法而不拘泥于法,创造出自己的教学套路。这种立足于中国,借鉴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流派的精华综合创新而形成的外语教学法,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马承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可喜成果。

我国外语教学长期存在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深感科学技术落后,要尽快获取国外先进的科技信息,就要阅读和准确地翻译大量的外文资料。于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翻译能力就成为我们的教学重点。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培养目标定位本来无可厚非,但由于注重阅读和翻译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传统做法,人们误以为阅读和翻译是学校外语教学的惟一目标,加之大部分教师当时未具备组织外语口语教学和以外语组织教学的语言能力,导致了“课上教师照本宣科,课下学生题海多”的局面的形成,“哑巴外语”由此而来。随着对外交往的迅猛增加,国家急需大量口语人才。恰恰就在此时,交际法在我国方兴未艾。我们对大纲和教材进行了修订,注重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初中阶段。高中则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种“阶段侧重”的方针是对的,但由于对交际法片面理解,似乎口语教学就是一切,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与培养,“课上热热闹闹,课下全都忘掉”,这两种倾向均导致了培养目标的片面性,以致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实际能力较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外语教育研究界从过度强调口头交际,忽视必要的词汇和语法教学而导致毕业生语言运用能力差的教训中,开始认识到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提出:“语言教学就是教授语言(Language teaching is teaching language)”(Michael Swan,1996);“重新呼唤向明线讲授语法的回归"(N.L.Ellis,1994):“当前,外语教学法正处于转变之中,其特点是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与同伴及小组活动之间寻求平衡。研究结果表明,注重发出和接收信息以及发展学生流利表达能力的课堂活动需要一些传统教学形式的补充,如纠正错误,集中反馈,以及各种有意义的练习,如语法判断练习等"(Teresa Pica,2000)。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外语教学方法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综合,“教学法的钟摆将继续不停地前后摆动,未来的教学方法很可能是过去的方法与现在的方法的结合体”(L.Kernerman,1999)。

我们主张“总体统筹,多元综合”的“认知交际途径”(胡春洞,2001),与国际外语教育研究界的主流观点是一致的。我们主张“让课堂煥发出生命活力”(叶澜,1997)。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外语课堂,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起伏,有节奏。这样的课堂上,充满生机、挑战与激情的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点拨启发,解难释疑,帮助学生建立起必要的知识框架。在师生共创的各种情景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在活动中创造,教师也常常是活动的一员。智慧的创造,灵感的激发,成功的喜悦,常常给人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在师生的生命长河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迹。

四、积极参与科研,提升创新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与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已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的外语教育研究实践证明,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有目的地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结合实际,深化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消化、吸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科研意识是个体对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对改变教学现状的紧迫感和提高自身能力与教学水平的强烈愿望,是创新意识的反映。科研能力则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参与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应用研究。例如以一所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组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教学行为研究(Action Research),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又如优秀科研成果的移植性实验或扩大实验。这类研究属于实验研究,一般具有参加人数多、实验覆盖面大的特点,如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推广实验等。这种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培训为主线,以实验学校为基地,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提供支持与帮助,研究、实验、推广三位一体的教育实验,是大面积提高师生整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卓有成效的方法。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掌握科研方法,由开始的机械模仿升华为独立思考,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行为,评估教学效果,在验证、充实他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发展个人的创新、判断与适应能力,形成自己的信念、态度与教学风格,成为乐于研究、善于研究和勇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盛满理论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