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俊 韩志勇 菲斯·理查德逊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江苏210001;1陕西财经学院;2桑给巴尔卫生部)
摘 要 历代医家认为透穴刺法具有协调阴阳、疏通经络,经气流通、上下相接,免伤卫气、增强针感的功用。临床实践中,可透之穴较多,大体分为竖透法、横透法、斜透法、围透法四类。临床实践证明,透穴刺法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此法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治疗病种亦在逐步扩大。
主题词 透针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落枕/针灸疗法透穴刺法即"一针两穴"的透刺针法,也就是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穴位,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针刺角度和针刺深度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此法具有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笔者在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期间,应用此法,每获良效。
1 透穴刺法的渊源透穴刺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此为后世"透穴刺法"奠定了基础。至元代《玉龙歌》中首倡此法,并为此法立名,亦论述了临床的应用。如"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口眼承弊羁舌,地仓妙穴连颊车"等。金元时期针灸名家窦默善用此法。明代吴昆在《针方六集》中亦较多地记载了透刺法。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对此法又有所发挥,如"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等;并提出多向透刺法,"印堂入一分,沿皮透左右攒竹"。清代医家周树冬著《金针梅花诗钞》中更详细地论述了此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指出"不但双穴可以前后互通,而且两经亦可彼此连贯矣";"不论为直贯或斜串,于针尖抵达次一孔穴时,均不宜将针透出皮外"。由此可见,透穴刺法的理论在逐步完善。
2 透穴刺法的功用2.1 协调阴阳,疏通经络透穴刺法可以直接沟通表里阴阳二经经气,并能加强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经穴与脏腑之间的联系,能促使阴阳经气通接。对病程日久,症情顽固之疾,采用阴阳经透刺法,以达"阴阳相求";若久病伤阴者,可从阳经腧穴透刺阴经腧穴,即可"从阳引阴";若病在阳的患者,可从阴经腧穴透刺阳经腧穴,又可"从阴引阳"。《内经》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阳协调,络脉通畅,病乃趋愈。
2.2 经气流通,上下相接透穴刺法具有"接气通经"之功,金.何若愚根据古代文献推算气血运行的理论依据,从《灵枢·脉度》所载的经脉长度,结合"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的说法,在《流注指微论》中指出:"手三阳接而九呼,过经四寸;手三阴接而七呼,过经五寸。足之三阳,接而一十四呼,过经四寸;足之三阴,接而一十二呼,过经五寸"。透刺法结合呼吸息数,能激发推动经气运行加快,促使邪气外出、正气来复,即邪去正安。《标幽赋》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从而提高针刺疗效。临床可根据症情虚实,分别采用迎随透刺法,"泻者迎之"、"补者随之"。如症情为阳证、实证,应迎其经络循行透刺,以祛邪外出;病情为阴证、虚证,应顺其经络循行透刺,以扶正祛邪。经络气血流通,通则诸病自除。2.3 免伤卫气,扩大针感古人非常重视顾护人体卫气。卫为人体卫外屏障。《难经·七十一难》云:"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素问·刺要论》所说:"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采用透刺法,取穴少而精,尽可能减少刺破皮肤次数,免伤卫气,亦可减少病人畏痛的恐惧感。局部透穴多在病变处围透,集中针力,逐渐缩小病灶。透刺法可使针感直接扩散至病处,以达益气助阳、托邪外出、祛腐生肌、舒筋和络、活血止痛之功。3 透穴刺法的分类3.1 竖透法即本经透刺,可通经接气,加强刺激强度,另有促针感易于循经传导的作用。此法是从本经一穴进针,针尖透向本经的另一穴,结合迎随补泻,迎经透刺可疏泻邪气,顺经透刺可补益经气。临床常用上星透神庭治鼻炎;中脘透下脘、气海透关元、肝俞透脾俞、脾俞透胃俞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曲池透臂治瘰疠、肩臂痛;肾俞透大肠俞治疗腰痛;神门透灵道治神经衰弱;四白透承泣、地仓透颊车治面神经麻痹;曲鬓透率谷治偏头痛;内关透间使治心悸;外关透三阳络治腰扭伤;膻中透鸠尾治心绞痛、胃脘痛;关元透曲骨治尿潴留、阳萎。
3.2 横透法即表里经透刺。可加强表里经联系,协调阴阳平衡。此法一般多用于四肢内外侧相对应的阴阳经。从一经一穴进针,沿组织间隙透相对应的另一经一穴,针尖不能透出对侧皮肤。临床常用阳陵泉透阴陵泉治膝痛、胆道疾患;悬钟透三阴交治偏头痛;太溪透昆仑治肾虚牙痛、足跟痛;支沟透间使治胁肋痛;间使透支沟治疗疟疾;外关透内关治落枕、外感痛;内关透外关治疗心胸疾患;膝阳关透曲泉治半身不遂、下肢痹痛。
3.3 斜透法即异经透刺。从一穴进针,透至病变经络、脏腑相关的治疗腧穴,不必沿经络循行透刺,亦不必透达表里经相对应的穴位。此法可沟通经络间经气,调和经络气血,扩大腧穴的主治范围。临床常用有后溪透劳宫治腰扭伤;曲池透少海主治半身不遂、高血压;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丘墟透照海治疗胸胁痛;太冲透涌泉主治眩晕、癔症;迎香透四白主治胆道蛔虫症;内庭透涌泉主治呃逆;背俞穴透相应的夹脊穴主治相应脏腑疾病及腰背痛。3.4 围透法即在病变四周透刺,使针尖透向患处。围针透刺乃集中针力,逐渐缩小病灶,达治疗目的。多采用此法治疗腱鞘囊肿、肱骨外上髁炎、带状疱疹、局部神经麻痹等。
4 透穴刺法的操作针具选择一般根据病情病位而定,头面胸背及四肢肌肉较薄处,宜用短针,选撮捏进针法;四肢肌肉较丰处,宜用长针,选挟持捻转进针法。不论选用何种透刺法,所透之穴一定要有针感,针感乃是透刺获效关键之一。在操作时应避开大血管,灵活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透刺时如遇到阻力,可稍稍调整针尖方向再透,透刺针尖不应穿透皮肤,以在皮下摸到针尖为宜。5 病案举例5.1 Hamidu,男,41岁。初诊日期:1997年8月11日。主诉:口眼承2天。
3周前感右耳后疼痛,次日出现右眼闭合不全,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鼻唇沟变形,口角下垂,鼓腮漏气,苔薄、脉弦细。诊断: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竖透法。取右侧攒竹透睛明、四白透承泣、地仓透颊车、阳白、迎香、下关、左侧合谷、双侧足三里。每次留针半小时,共针12次告愈。
按: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多由风寒外袭、面络气血失和、经筋失养、纵缓不收所致。面部属手足阳明经之分野,阳明经亦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穴以阳明经为主。除采用面部透穴外,亦配阳明经原穴合谷、合穴足三里,同疏阳明经气,调和气血,濡养经脉而愈。笔者采用此法,治疗8例患者,平均15次获愈。
5.2 RayaAli,女,37岁。初诊日期:1997年7月29日。主诉:左颈项活动受限3天。
左侧颈项强痛,俯仰转侧受限3天。查:左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肌肉紧张度增高,活动颈部疼痛明显,苔薄、脉细。诊断:落枕。采用横透法。取外关透内关,施捻转泻法。行针的同时嘱患者活动颈部,动作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行针3分钟时,颈痛明显缓解,留针期间,嘱病人持续活动颈部,留针20分钟,起针而愈。
局部拔火罐,巩固其效。
按:落枕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致颈部肌肉长时间过于牵拉扭伤,或风寒阻络,气血不畅所致。颈侧为少阳经所过,故取手少阳之络外关透内关,一针二穴,交通阴阳,达疏风散寒、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之效。笔者采用此法治疗25例患者,1次治愈23例,占92%。5.3 Juni,女,34岁。初诊日期:1998年4月17日。主诉:腰背疼痛2周。
2周前因外感风寒,感腰背疼痛,活动不利。查:两侧肺俞、肾俞穴处有压痛,两侧腰肌紧张、苔薄白、脉沉细。诊断:痹症。采用斜透法。取足太阳经肺俞、膈俞、脾俞、肾俞,用2寸毫针斜透相应督脉穴,留针半小时,取针后局部再辅以火罐治疗,3次治愈。
按:《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足太阳经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其脉主一身之表,为卫外之藩蓠,风寒湿邪外袭,太阳经先受,其背俞穴与督脉之气相通,督行脊中,督统全身之阳,故曰"阳脉之海"。故取足太阳之俞,其肺俞应气,膈俞应血,共达祛风散寒、调和气血、通络止痛。透刺督脉可助阳祛邪。辅以拔罐,其功用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述"但见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气出,风寒尽出"。
5.4 Fairde,女,32岁。初诊日期:1997年8月11日。主诉:左手背小肿块1年余。
右手背腱鞘囊肿1年余,伴酸痛乏力。查:囊肿表面光滑,推之可移动,直径1.5cm。诊断:腱鞘囊肿。采用围透法。用1寸针在囊肿四周进针,针尖透向囊肿中心,最后在囊肿顶点刺1针,行大幅度捻转提插,意在刺破囊肿,留针20分钟,取针时摇大针孔,医者拇指挤压数次,使囊肿内粘液慢慢散之,共针5次愈。10月后因它疾来诊,相告痼疾未作。
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腱鞘结缔组织的粘液变性所致。一般多采用手术摘除法。中医称之为"筋瘤",多由劳损伤筋、经脉不通、局部气血痰凝所致。围透乃数针直透病灶,集中针力而消症散结。笔者采用此法治疗7例,平均6次治愈。
6 小结透穴刺法经历代医家验证,为针灸刺法中常用之法,既有理论依据,又有临床实践,其法简,其功显。但辨证取穴要准,主配要得当,透刺方向要正确,操作要娴熟,透穴有感,得气为要。透时注意避开大血管,不要透破皮肤。文中所供常用处方,可临床验用,大有拓展余地,亦可自找更有效可透之穴,摸索总结疑难病治疗验方,使透穴之法不断光大发扬。
(收稿日期:1998-09-23,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