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穴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2000-06-13 23:50李保良
中国针灸 2000年2期
关键词:督脉针法元气

庞 勇 李保良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南宁530023)

摘 要 7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益肾调督取穴组36例和普通取穴组34例,治疗30天。结果:临床疗效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血脂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

主题词 脑栓塞和血栓形成/针灸疗法 血液流变学/针灸效应 脂类/代谢偏瘫是中风病主要症候之一,临床常表现为一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或偏身麻木,甚则感觉丧失或肢体挛缩屈伸不利等。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分析,元气亏虚、瘀血阻络是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主要病机。1996年2月~1998年6月笔者采用益肾调督为主,辅以疏经通络治疗本病,不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血脂。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修订"脑血栓形成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检查以确诊。1.2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40~70岁,病程在半年内,神志清醒,肌力在Ⅳ级以下,且无严重心、肝、肾并发症及糖尿病患者。

1.3 一般资料70例患者系我科住院病人。按患者入院顺序依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益肾调督取穴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5~68岁,平均62.5岁;病程10天~6个月,平均2.3个月。普通取穴组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46~70岁,平均61.7岁;病程14天~5个月,平均2.6个月。

1.4 检测指标2组患者皆在治疗前1天及治疗30天后的清晨7时空腹静脉采血,分别作血液流变学6项和血脂4项检测。2 治疗方法2.1 益肾调督取穴组主穴:(1)肾俞、风府、筋缩;(2)太溪、命门、大椎。配穴:患侧上肢外关或合谷、下肢丰隆或光明。2组主穴交替使用,操作时患者向健侧侧卧,选用28号1.5~2寸毫针,快速捻转进针,肾俞、太溪、命门用补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4次后出针。每日1次,治疗30天。

2.2 普通取穴组参照杨长森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选穴:肩、肩、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三阴交等,不含肾经督脉经穴。每次选6~8穴,交替使用,选用28号1.5~2寸毫针,快速捻转进针,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4次后出针。每日1次,治疗30天。

以上2组治疗期间均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g,维生素B60.1g,10%氯化钾10ml,每日1次,共用15天。同时口服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维生素B210mg,每日3次。避免使用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有影响的中西药物。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与卫生部中医急症中风病科协所订《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对患者分别作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积分越高,功能恢复越好。

3.2 治疗结果(1)2组病人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积分及积分增加幅度分析,见表1。

表1说明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功能积分均分别明显增高,其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2种针法治疗该病均有疗效;治疗后运动功能积分增加幅度益肾调督针法组明显高于普通针法组,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益肾调督针法疗效优于普通针法。

(2)2种针法对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见表2。

表2说明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提示2种针法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3)2种针法对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组间比较,见表3。

表3说明益肾调督取穴组各指标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普通取穴组(P<0.05),提示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4)2种针法对中风患者血脂的影响,见表4。

表4说明治疗后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表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分别明显下降(P<0.01),而2组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均无明显改变(P>0.01),提示2种针法均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作用,而对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影响。

(5)2种针法对中风患者血脂影响的组间比较,见表5。

表5说明益肾调督取穴组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幅度明显大于普通取穴组(P<0.05)。

4 讨论

4.1 益肾调督治中风偏瘫《灵枢·刺节真邪》言:"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明确提出中风偏瘫是因气血衰弱,元气不足,邪气停留所致。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明言:"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根本",强调元气亏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其根于肾。肾藏元阴元阳,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根本,对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具有温煦作用,心阳需得肾阳之鼓动,否则心阳不振、血行瘀滞。肾气为生命的原动力、血液的循环和瘀血的消散都须靠肾气的激发和推动,正如王清任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肾精化血,精充血必旺,精少血必亏,老年人阴精亏损,化血不足,血液难以在血管内正常运行。可知肾虚元气不足,易致瘀血内停。治疗本病时离不开益肾,经培补肾阴肾阳,机体元气充沛,充分发挥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使体内瘀血消散,经络气血流畅,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中风偏瘫,病虽在肢节,病源实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海,"诸髓者皆属于脑"。肾主藏精生髓,上行入脑。督脉为"诸阳之海",其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内上行至项进入脑内,属脑,又有支脉络肾贯心。中风病瘀血痹阻经络时,脑之所属者督脉经气首当其冲,治疗时调督脉经气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节督脉经气,经气通畅,又可调节肾气肾精,使肾生之髓,源源不断上注于脑,髓海充,则元神功能易于恢复。正如历代医家所言"病变在脑,首取督脉。"实验研究表明,针刺督脉经穴(1)可调节脑组织和血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NT)水平,改善脑血流量,有利于保护脑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2)减轻脑缺血时脑电活动的抑制和促进再灌注后脑电活动的恢复[2,3]。本研究取肾之背俞穴肾俞、肾经原穴太溪、元气所系穴命门,针用补法以益肾;取督脉之风府、大椎及筋缩以调节督脉经气,配合手足少阳、阳明经之络穴以疏通经气,活血通络。如此配合治疗,肾气充,肾精足,机体元气充沛,经脉气血流畅,脑和肢体有所养,有利于患肢康复。结果表明益肾调督取肾经督脉穴再加少量配穴治疗中风偏瘫确有良好疗效,且明显优于普通大量肢体取穴。

4.2 益肾调督针法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Grotta等研究表明全血粘度增高可降低脑血流,而血流速度减慢可使血粘度成倍增高直至血栓形成[4]。朱氏等还发现脑血流与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呈负相关[5]。因此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可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量,对治疗缺血性中风十分有利。研究表明血脂升高,则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易于沉积于脉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为红细胞聚集、附着并形成血栓提供了场所,而高密度脂蛋白可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作用下将动脉壁上的胆固醇送至肝脏异化,对动脉壁有保护作用,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所以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可防止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对防治脑血管病很有益处。本研究表明益肾调督针法能显著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可防治脑动脉硬化,改善脑血液循环,有利于缺血中风患者的康复。

5 参考文献

1 张子明主编.中风临床指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5,155

2 许能贵,等.电针督脉经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针刺研究,1996;21(3):18

3 应赛霞,程介士.电针对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活动的影响.针刺研究,1994;19(2):29

4Grotta.J,etal.WholeBloodViscosityParametersandCerebralFloodFlow.Stroke.1982;13:296

5 朱昌志,等.缺血性中风时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性的研究.山东医学院学报,1985;23(3):66

(收稿日期:19990101,赵昕发

猜你喜欢
督脉针法元气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新年开局,元气出发
移动数字
献给猫主子的秋の珍味
最方便的健身
通督温经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督脉循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