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好心人

2000-06-05 06:55喊雷
东西南北 2000年7期
关键词:亲子鉴定好心人

喊雷

宫克在大学学遗传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一个专门研究遗传基因的实验室工作。他不愿一辈子与小麦、水稻、玉米……打交道,要求家父把开了近40年的一家制药厂交给他经营。父亲宫尚年老多病,力不从心,乐得让宫克接他的班。

为了发挥所学的专长,宫克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给制药厂大动手术。他投资数十万元从国外购进先进设备,把制药厂改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亲子鉴定所。他的亲子鉴定所不仅凭血型的遗传性状来进行鉴定,而且能用毛发、指甲、精液、尿液……乃至于皮肤上的垢甲来进行鉴定,且准确率高达100%。鉴定所开业之时,宫克花了数万元在他所在的省、市电视台、报纸、杂志上做了广告。然而,半年过去,来所做亲子鉴定的人寥寥无几。除了那些涉及遗产继承、离婚诉讼,出国投亲的人之外,一般人几乎都不来光顾。鉴定所濒临倒闭的境地。

宫克的父亲去国外治病回来,得知他的制药厂已被儿子弄得面目全非的情况后,怒不可遏,指着宫克的脑门骂了一次又一次。

垂头丧气、一筹莫展的宫克不肯在家父面前认输认错。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苦思冥想,他终于无师自通地找到了绝处逢生的对策。

他秘而不宣地很快就将对策付诸实施:他首先托人找来这个城市各单位的花名册,接着分别给花名册中每个当父亲的人寄去他亲自拟写的一封信。内容如下:

××先生:

我以一个知情人的名义提醒先生:请先生对着照片认真地比较比较:你——真的是你孩子的父亲吗?

不便具名的好心人。

×× 年×月×日

信封上应写寄信人地址、姓名的地方,他一律只写“内详”二字。

这样的信,同一个单位每天他只寄发一两封。

尽管这座城市每一个当父亲的人几乎都先后收到了这样的信,但人人都守口如瓶;即使是手足同胞、拜把兄弟、结盟至交,也决不相告。他们无不各自悄悄对着镜子或照片,认真地比较子女与自己长相的异同。可悲是结论大都一致:乍看有些像,越看就越不像!——专门研究遗传学的宫克最懂得: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完全相像的人,即使是孪生子也总有许多不同之处。

于是乎,心里不踏实的父亲们,或先或后,便拿了子女的毛发、指甲或血迹、尿液……在大口罩或黑墨镜的遮掩下赶来光顾亲子鉴定所……

自此,亲子鉴定所便由过去的门可罗雀变成了门庭若市。

不过,宫克的硬笔字写得再快,每天起早贪黑也只能寄发这种信件百十封(而这种信既不能用电脑打印,也不能用手写体字的复印件),无奈,他不得不高薪雇用数名写手来专门写信。——受雇者必须承诺的首要条件不用说就是为其保密。

于是,这样的信每天便有数百封先后发至他所在的省、市千千万万个为人父者手中。

于是,宫克的亲子鉴定所的营业时间不得不一改8小时上班制为昼夜三班倒。

于是,宫克不得不相应地再投资百余万元再进口数台有关设备。鉴定所过去的三层楼房,也顺理成章地被如今的七层高楼所替代……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噩耗突然传来:宫克的父亲病逝——死在市人民医院病床上。紧接着一名律师赶来通知宫克:根据宫尚先生的遗嘱,这家用他的资金修建的制药厂(即如今的亲子鉴定所)已被他捐赠给了市人民医院,限宫克在本月底之前交出全部财产。

“他……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把鉴定所留给我?”

“宫尚先生在遗嘱里说,你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这——不可能!”

“这是事实。”律师向他出示基因鉴定证明说。

“这鉴定……肯定靠不住!”

“这份鉴定书是你的鉴定所去年11月2日出具的。上面印鉴齐全,确凿无疑。”

“不——!他已70岁高龄,他不可能去做这样无聊的有损他老人家尊严的鉴定!”

“当初我们也感到不太理解。老先生解释说:是一位知情的好心人言之凿凿地写信提醒他,他才去做鉴定的。”

(张志军摘自《现代女报》)

猜你喜欢
亲子鉴定好心人
在路上
日本做亲子鉴定的夫妻增多
亲子鉴定技术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亲子鉴定中关于亲子关系推定认定的思考
亲子关系,可以推定
轻信“好心人” 糊涂母女相继踏上黄泉路
“好心人”庇护少女妈妈产子,网上贩婴浑不觉
人无完人
亲子鉴定等2则
阿三创业记:遭遇“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