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金 汪洋 王晋升
1999年,22岁的清华大学学生邱虹云仅用4个月时间便创造出影视领域的革命性产品——新型投影仪,并因此注册了自己的公司,首开大学生在校创业的先河,引来国内著名企业的风险投资5250万元。
邱虹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从“小问号”到“小发明家”
邱虹云出生在四川省威远县,书香门第的家庭给他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小时候,勤于思考的小虹云常在父母或其他人面前提出一些非同龄孩子能提及的问题,并缠着要答案。因此,周围的人都叫他“小问号”。小虹云的父亲邱名丹在威远县氮肥厂中心化验室工作。父亲经常带小虹云到化验室去。10岁时,小虹云便缠着父亲要做些实验,善于培养发现孩子兴趣的父亲便手把手地教他操作简单的实验。父亲用的《化学员基本知识》500余页,在小学阶段,小虹云便把它啃得烂熟。不久,父亲调到党委部门工作,可小虹云在化验室表现出来的扎实基本功和钻研劲头,让熟悉他的化验室工作人员破例收下了这位10岁的实验员。小虹云一边操作,一边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并把初中的化学书也拿来挨个儿啃。他时常在化学实验室一泡就是一天。小虹云除了将化验室当作自己搞“科研”的地方,还在家中自己的小卧室里开辟了一块“自留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科学家,在搞研究。”
小学六年级时,小虹云在他的一篇日记中写道:“今天,我要找的氯化锌没有怎么办呢?有了,用盐酸和锌反应就可以了,我立即动手……哈!氯化锌制成了。”对于自己当科学家的梦,小虹云在他的另一篇日记中称,在2007年的某一天,联合国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对他说:“请你设计一种化合物消除大气污染吧……最后,我用一星期时间便制取成功了。”小虹云还亲手制造了酸碱指示剂,他选择的是牵牛花,去掉枝叶、花瓣,保留了花冠。通过多次努力获得了成功,并且撰写出《用花青素做指示剂》的小论文,在《少年百科知识报》上发表。同年他又在《少年百科知识报》举办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8万份答卷中的40名优秀者之一,并因此参加了四川省“我们学科学夏令营”。
除了钟爱化学,小虹云对天文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醉心于天文世界的小虹云,曾用纸筒、镜片等造出了自己所谓的“天文望远镜”,只要一有空,他便架起它观测天象,还把所观测到的一一记录下来。
热爱小发明、小制作的邱虹云,小学阶段就有200余件作品问世。其中《触摸式变调门铃》、《识别时间的门锁报警器》等文章先后在一些报刊发表。同学、老师都亲切地喊他“小作家”、“小发明家”。
“发明天才”捷报频传
为了增强观测效果,“天文望远镜”在他手中不断地得到改进,1991年9月他自制了一架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能够观测到更多的星云、星系。但是邱虹云并不满足只能够看到,他还想把它们从天上用相机“捕捉”下来。父母很理解儿子,省吃俭用花800元钱给他买了一台海鸥相机。邱虹云将自制的镜头装在机身上,痴迷地拍摄出了近百幅星体及天文现象照片。1992年,邱虹云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昴星团”(又名七姐妹星团),他将观测结果写成《观测昴星团》一文,配图在《少年百科知识报》上发表。
邱虹云还制作了显微镜,无线电发射机,模拟声发生器等仪器。
高二时,邱虹云将他的“天文望远镜”不断改进,发明的“超长焦距变焦镜头”竟清楚地拍摄下了月球,并撰文《投影法拍摄月球》在《中学科学报》上发表。这一发明,被县科协评为一等奖。后来,在参加市“发明创造”比赛时,又获得二等奖。为了证实“超长焦距变焦镜头”的价值,在班主任等人的帮助下,他找到四川大学一位光学专家验证。这位专家经过详细分析认证后,认为邱虹云这个发明的价值极大。为此,四川省将其评为科技发明一等奖,送到北京也喜获国家二等奖。
中学阶段,邱虹云获国家、省、市、县奖项达50余次,而他在《无线电》、《生物学报》等报刊发表的30余篇文章,涉足的知识更深,更广。1994年威远县中学举行“邱虹云科技获奖表彰大会”,内江、威远等媒体竞相报道。邱虹云在谈自己学业与科技活动的关系时说:“科技活动与课堂学习互相促进,科技爱好激励着我努力前进。”
高三时,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老师见邱虹云对科技的爱好势头不减,不禁很是忧虑,高考可得靠分数说话呀!后来,邱虹云见父母一连几天闷闷不乐,班主任见到他也几次欲言又止的样子。善解人意的他便分别向父母、老师轻松地说:“搞这些发明,我利用的是课余时间,是自己的一种特殊休息方式。放心吧,高考绝不会有问题的。”期末,邱虹云以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被省教委评为“三好学生”,高考成绩下来后,他以威远县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录取,证实了他对父母、老师说的话。
“新型投影仪”的问世
进入清华大学后,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挑战杯”课外科技发明比赛,邱虹云就得了第一名,开创了低年级学生拿大奖的先河。此后,邱虹云的发明便频频在清华亮相,他为此得了雅号——“清华小爱迪生”。3年来,清华大学的每届“挑战杯”比赛,特等奖和一等奖都被邱虹云尽收囊中。经过几年的改进,获得特等奖的“新概念天文望远镜”、“超长变焦镜头”能够清晰地拍摄到几百万千米远的天体,百米远的灯丝。而装配的所有零件加起来的费用,仅有百元左右。大一结束后,邱虹云便被学校特许毕业后可免试入本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二年级时,他进入了材料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相关研究,与博士、硕士在一起搞研究,这在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历史上只有他一个。
虽然邱虹云所学的不是天文专业,他却是清华大学天文课外研究组的组长。去年,为了观测狮子座流星雨的奇观,邱虹云准备了3个月,自制出天文观测仪器,采用了无线电观测法,地点选择在北京一个宽阔的煤厂空坝上。此次观测,他收集到了大量资料,并用自己的“新概念天文望远镜”、“超长焦距变焦镜头”拍摄下了全过程。中央电视台的“先进科学”为此作了专题报道,称这不是普通的观看天文现象,而是用科技,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研究。1997年父亲为了方便儿子搞研究,专门为他买了一台电脑。日食出现时,他刚好回家,使用其“超长焦距变焦镜头”在自家楼上拍下了全部过程。返校后,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找上门来,在“希望之旅”作了报道,《人民日报》也刊登了相关图片。
1998年寒假中,邱虹云去拜访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孙义彬。孙老师提到很多学校用不上大屏幕彩电的现实,顿时让邱虹云绷紧了神经,遂要求孙老师帮助借台投影仪给自己。回到家,邱虹云拆卸、改装、试验,忙碌了一个假期。返校后,前后不到4个月时间,其“新型投影仪”问世了。这可不是一般的投影仪。一尺见方的铁盒子,从表面看不出什么特殊,但是观众却可在50—150英寸自动调节的大投影屏幕上看VCD、录像带,还可播放计算机等数字、模拟信号、通过上网收看世界各地节目,与高级音响组合可建成真正的家庭影院,其清晰度比目前真正的数字电视高一倍,重量却只有5公斤左右,且造价只有同样屏幕尺寸投影电视的1/5。
当初,邱虹云准备答应一些厂家出十几万元买断此技术。后来,同系四年级学生王科看到“毛样”,意识到此产品可能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遂与邱虹云商量共同创业,又邀来另两位同学加盟。在校方支持下,他们用平时的积蓄和向朋友借的共计50万资金注册了“视美乐”股份公司,邱虹云任总工程师。捉襟见肘的50万元无法启动公司的正常运作,公司便选定清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投资财务顾问。其总经理潘福祥与“上海一百”总经理张琪经过商谈后,立即锁定了该项目。“视美乐”从而争取到“上海一百”的风险投资5250万元。
1999年署假,邱虹云因忙碌公司的创业,第一次假期没有回家。7月29日,“视美乐”与“上海一百”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邱虹云当场演示其“投影仪”,令在场的专家,投资商,新闻界等人士拍手叫好。它独一无二的设计思路,一些专家称其简直不可思议,自己搞了几十年都没搞出来,却让一个后生不到4个月便创造出来了。这一骄人的成绩让邱虹云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现在,邱虹云正与伙伴一起加紧“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的生产,其样品200件已被相关单位预订。
普通的邱虹云
尽管邱虹云被各种媒体炒得发烫,其骄人的成绩令专家、学者、商家瞩目,可在父母亲眼中,在邱虹云自己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喜欢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不久前,一家外国公司出月薪10余万邀他出国参与研究,被他拒绝了。
中央电视台引用清华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梅萌的话对邱虹云如此评价:知识英雄出少年。的确,只有22岁的邱虹云创造了科技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些媒体称,他发明的“新型投影仪”,将在影视界带来新的革命。
知识经济的到来,为邱虹云的成才创造了一个大环境。他的成功也许会对传统的教育机制掀起更大的挑战。清华大学教务长吴敏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称,有这样一些在潜质、观念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推动,必将带来新体制的发展与创新。
我们有理由相信,锐意进取的邱虹云,必将在新的时代里开创出自己广阔的、灿烂的人生天地。
(张凤祥摘自《重庆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