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华
[按]创造教育系列课程是一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的新型课程包括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创造活动》课、小学四、五年级的《创造发明枝法》课和初中一、二年级的《科学史话》课。
《创造活动》课。整册教材分为16个大单元每个单元含2至3课每课的内容分别由视觉信息、听觉信息、符号信息语义信息、行为信息的训练组成每一种信息内容的训练称之为一种活动。每课含4至5个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问题学生的活动是解决问题的活动。单元中各课的内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心理发展的进一步成熟和知识面的扩展而不断加深,训练内容循序渐进地加大问题难度。
《创造发明技法》课。其目的一是传授有关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二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将创造思维转化为现实产品的能力。在教材设计方面我们从世界著名发明家总结出的300多种创造发明技法中。精心选取10大类40种常用技法结合生动有趣的实例编写成适合小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40篇课文。每篇介绍一种技法。每篇课文和每个单元后编排了大量的创意设计思考题和动手练习题引导学生在学完相关的创造技法后与实践相结合。将头脑中闪现的创造灵感转化为外显的产品。
《科学史话》课。是对初中学生在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科学思维方法等方面综合教育的课程。教材对30多位在科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科学家及其科学贡献作了介绍和分析。通过《科学史话》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
创造教育系列课,既不同于学科教学又不同于学生的课外活动。它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围绕着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人格与动机的综合培养。这三种课除了在创造动机、创造意识的培养方面相同外在培养目标、课堂形式上各有特色。《创造活动》课以学生解决问题活动为主启发学生以灵活的方式综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创造发明技法》课则是在接近生活实际的创造发明活动中把握创造的方法体验创造的规律和过程。《科学史话》课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以生动的科技发明实例、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激励学生立志于创造、发愤创造。在创造中磨炼意志砥砺创造性人格。
“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清激的溪,水……小羊在自由自在地觅食、玩耍……教师绘声绘色的话语,将学生带到了续编故事《狼和小羊》的活动氛围中。当讲到“狼惠狠狠地扑向小羊”时,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黯然神伤。这时一位小女孩举起了小手,胆怯地问:“老师,咱们想个办法让小羊逃走行吗?“正在讲课的年轻教师一愣,随即满脸展开了灿烂的笑容:“大家愿意想个办法帮帮小羊吗?”“愿意!“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于是,《机智的小羊》、《小羊智斗恶狼》、《小羊历险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学生的口中接连而出。
这是发生在《创造活动》课上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也是“推断发散加工”这一单元活动的典型范例。
开设创造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及创造态度。让学生在活动中好奇地问,自信地想和说,尽情地体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并伴随着成功的欢乐走向更大的成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尝试运用“十六字”活动模式上课,即“创设氛围,激发兴趣,主动探索,尽情体验”。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走进创造活动课堂顿觉眼前一亮:学生的座位摆成了椭圆形或方形;中间的空地是师生活动的共同舞台;教师已由讲台来到了学生的中间;学生的书桌上摆着《创造活动》课本、彩笔、白纸、火柴棒、细线,草果……拿起课本那创意新、容量大,图文并茂的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兴趣倍增。
摆一摆、试一试、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一个问题多种答案,一个活动多种设计。教师巧妙地点拨,亲切地鼓励,引导着学生在活动天地中不断探索。
[护士长与女儿]
“有位护士长正查房,这时跑来一个小女孩,对护士长说:‘我的妈妈和你的妈妈正在楼下等你呢!病人问护士长:‘这小女孩是谁?护士长说:‘她是我的小女儿。请问楼下等人的两位妇女与护士长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关系呢?这下可把一年级的孩子给难住了。教师只提示了一句:“同学们动笔在纸上写一写,用线连一连,小组讨论一下。”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忽然一个学生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了。”说完,他跑到黑板前,兴冲冲地一边讲解一边画:
最后,这个同学神秘地说:“这个护士长原来是个男的,真少见!”他的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是啊,长期以来,人们的思维已成定势:护士长应该是女的。而学生却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创造活动课成功的保证,因为创造力是教不出来的,只能通过一定的活动氛围激发、培养出来。
激发兴趣大胆探索
“讲桌上摆着半瓶酒,瓶口用软木塞住。请问在不敲碎酒瓶,不拔去木塞,不在塞子上钻孔的前提下,你能喝到瓶中的酒吗?”[喝酒难题]
有的学生走上前去使劲摇晃,希望酒能冒出来;有的学生把酒瓶倒过来,希望酒能滴下来但均未成功。“瓶塞是软木的!“教师刚一提示,旁边一个学生快步走上前去,把塞子一压,掉下去了……
学生刚松一口气,忽然传来隆隆的飞机声,一架架形状各异的飞机出现在投影幕布上。“同学们请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现代化的飞机不断出现你愿意当一名飞机设计师吗?请设计出你心目中最理想的飞机。”学生纷纷动笔,一架架设计美观功能先进的飞机跃然纸上。“现在你是飞行大队长每人指挥10架飞机进行飞行表演,看谁排出的队形又多又美。”[飞机排队]
教师话音刚落学生便忙了起来,有的小组10分钟之内竟排出了36种。学生兴致勃勃,趣味十足。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教师在以上活动中成功地运用实物和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的视线才能穿破坚固的“围城”,學生的思想才能冲破思维定势的禁锢,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才能展露出来。
尽情体验不断追求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在活动中,教师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发现。
如活动:“赖着不走的乒乓球”拿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里,把漏斗大口一蹦稍微向上倾斜。你在下端吹气,可是并不能把球吹出漏斗去。难道是力气小?几个“大力士”争先恐后地上前试吹,均以失败告终。“假如让漏斗口朝下,用手指顶住乒乓球,用力吹的同时松开手指,会怎样?”短时间内乒乓球竟然不下落同学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更奇怪了。这时,录音机里传来智慧老人的声音:“同学们科学的奥妙是无穷的请用你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和坚强的毅力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吧!活动结束了,可同学们仍在思考、在寻找。相信他们会找到答案并且找到的不仅仅是题目的答案。
总之在创造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勇于探索尽情体验“换一双眼睛”看问题。“换一副脑子”思考问题,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教与学才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思想的萌芽并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