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举考试看中国教育考试的改革

2000-02-02 00:49徐智德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0年5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科举考试

徐智德

从隋唐开始,到清末废除,科举取士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之久。科举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时的中国教育。实行科举取士的主要手段是考试。教育考试按其目的性分为水平考试和选拔性考试。水平考试用以检测、反馈教育的效果,试卷的水平是绝对的,教学之后考生超过标准的人越多越好;选拔性考试在于将学生分出层次,以便择优录取,试卷水平对考生而言是相对的。科举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随历史的发展,科举虽然废止了,但作为选拔人才和检测教育效果的考试却不能废止,并且。它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影响之大已经发展到不亚于科举的地步。通过对考试史的研究审视今天的考试改革,也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选拔性考试的魔力是什么

在中国科举取士的1300年间,要说科举考试完全左右着当时的教育,也不尽然。例如唐朝中期,科举考试内容的重点在文学,选拔人才的重心在文人,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并未将文学教育列为主课,特别是一些专门学校,“仅学相关专业,不学文学”,“这就使唐代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形成分道扬镳的奇怪局面”。[1]分道扬镳的结果,一方面,当时的读书人自学成风;另一方面,导致学校教育衰微。各种官学形同虚设,有些注册学生仅只挂名学校,实则多半在家自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自然随之大大降低。唐代的读书人所以看淡学校教育而热衷于科举考试。主要是仕途利益刺激的结果。中唐之后,教育所以得到读书人的重视,同时也与教育开始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有关。

近20年来,为什么我国的学校教育受考试的干扰那么大?其实和昔日的学校教育受科举考试左右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步入国家干部队列的主要途径是完成大学学业,而这就意味着要通过一道道考试。因而,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水平的功能不断萎缩,更重要的是它变成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分配的过程。于是,针对考试而应试的各种方法遂与攫取私利的各种钻营和舞弊的手段结下了难解的姻缘。

因此说,考试的魔力是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如果通过某种考试所得的利益越大,越持久,其应试的动力也越大。如果这种考试可以由简单的训练和舞弊手段通过,推销这种训练的机构和设施也就会应运而生。这是市场经济在考试中的反映。这几年,我国各种应试软件的热销,考场上高科技作弊案的出现。不是一再向人们表明这些道理吗?靠道德教育和法制惩戒是一种途径,但这只是从“流”的方面治标的办法。同时,我们还应从“源”的方面治本,从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和与考试连带的利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方面革除考试的种种流弊。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发展

1.考试内容的发展

在唐朝的科举中,经常举行的常科实际上仅有秀才、明经、进士、明德、明字、明算等6种。实际上,经常举行而受士人重视的,仅明经、进士两科而已。唐科举取士选择的重点是文学方面的人才。宋、辽、金、元、明、清的取士之道虽殊,但专从文艺抉择人才这一点,却与唐一致。这种趋迫学生奔驰竞走于经典、文字的利禄之途的教育和科举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格格不入。经过废止科举、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变革、运动与革命,才使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考试逐步与国家发展的需要趋于一致。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几千年文化积淀而发展水平又处于较为落后的国家,要做到教育和考试内容与国家建设需要协调发展是十分困难的。一个是国外文化对我国教育的冲击,处理不好就可能盲目外化(特别是西化),照搬外国的模式。这不符合国情。另一个是复古。事实上,这两种苗头也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两种苗头就出现过,只是不同时代表现的程度和形式不同罢了。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后发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吸收我国古代和国外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将它们与我国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促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获得快速的、持久的发展。简单地谈“接轨”或做“东方中心”的酣梦都是无济于事的。你想做发达国家的穷亲戚,与人家“接轨”,还看不出有哪个“富哥们”这么慷慨。至于“东方中心”梦,只能使我们回想起20多年前那种“世界革命中心”的荒唐岁月。

2.考试方法的发展

自唐以来,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4种:(1)帖经,任择经书一段,用纸条贴盖该段中的字数或句数,令考生填出。(2)问义,分笔试(墨义)和口试(口义),应试者要按试题要求叙述经典中的事实与大义。(3)策问,由考官设题指事,由考生立论作文。(4)诗赋,开耀元年规定进士科加试杂文2篇,后又规定杂文为一诗一赋。因而只有通文律者方可应试,以此矫正策问之弊端。

明代科举取士改为重在八股。这种考法延续到清。据<明史·选举志>记载,八股文系朱元璋所定。朱元璋出身贫苦,讨厌文字浮夸。一篇八股文最多700字(明500字,清700字),又分8个部分,其中4个部分还要各含两段排比、对偶。格式严格,字数有限。按此格式作文,就不得不开门见山,省去那些言不及义的废话。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浮夸文风在八股取士的闸门前是被刹住了。但大概连朱元璋也没想到,八股文极死的条条框框,致使数百年间,天下成千上万的学子把主要的精力都消磨在学八股文上面,束缚了人的思想,浪费了宝贵的年华。由于八股文成了士人的进身之阶,许多人也就专营此业。乾隆年问,徐敬轩编《初学玉玲珑》一书,专讲八股。嘉庆年问,路闰生选了几千篇八股文,凡24册,统称《仁在堂文稿》。生意人辑八股文赚钱,读书人选模拟题应试。“天下之人,惟知此物可以取科名,享富贵”,致使士风日坏,学问空疏,祸国殃民,直至导致科举到了不得不废止的地步。

其实,不仅八股文命运如此,任何考试方法一旦定了格,应试者就会寻找对策。顾炎武对此早已谈得很透彻。他说:“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文,其文不足言矣。唐之取士以赋,而赋之末端,最为泛滥。宋之取士以策论,而策论之弊亦复如是。明之取士以经义,而经义之不成文,又有甚于前代者。”(见《日知录》)对于八股取士,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郊所坑者。”(同上)联想在今天的书店中堆积如山的各种复习应考资料,各个层次教育的考前辅导班、“冲刺”班,笔者深深感到,考试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也许是只要考试延续就必须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

三、我国高考改革的思路

1.考试命题要遵循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大纲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正是通过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一致性实现的。所以,考试命题遵循大纲实质上是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选拔人才。考试命题与教育目标不一致,只能有两个结果:(1)教育被冷落;(2)教育沦为考试的附庸。这两种现象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考试命题遵循教学大纲,是引导广大考生按照国家培养目标学习和充实自己的有效办法,也是保证考试选拔出的人才具备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才智的有效办法。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修改,教学大纲也可随之改动,因而选拔性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自然也要相应改动,但这些改动将是有序地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良性联动。所以说是良性联动,因为在这种变动中,教育始终在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培养目标,考试选拔的人才必然是受教育中的优秀分子,教育和考试是在互相促进,为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优质的服务。

作为这个观点的补充,笔者不赞成考试命题范围“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提法。首先是这种提法很含混,超出范围多少才算“不拘泥”?“不拘泥”得太多,几年之后教学大纲之外难免再冒出个“考试必读”来,“应试教育”的商贾难免群聚在“不拘泥”的园地中开店,通过经营各种“必读”大敛其财。其次是没必要。难道我们的命题先生就只能靠教学大纲范围外打黑枪,让一部分竞争者应弹倒下才能分流人才?

2.要深入研究各学科培养人的能力与素质的内涵及其监测的办法

我国科举考试选拔的一直是专事“孔孟明理载道”之士。近50年以来,我国在教育内容上虽然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直依然试图通过一次教育给学生的终生工作打好基础,实行的主要还是继承性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感到应给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多,学时与知识激增的矛盾日益尖锐。尽管学校一再强调教学上的“少而精”,浩如烟海的知识还是将我们一些学生的头脑弄得快要麻木了,他们根本无暇顾及通过知识的力量增强自己的能力,透过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自己创造知识的智慧。我们的时代,知识的总量每4年就翻1倍,人类已有知识在知识总体中所占的份额以几何级数减少,一个人即使整天学习也难以跟上他所在领域发展的脚步。继承性教育只能使我们与学科的前沿越来越远。所以,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从发展人的角度组织教学,研究怎样通过学习知识,培养学生驾驭知识、进而创造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和素质与学习知识是一种什么关系,怎样组织活动培养这些能力和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增长的规律、特征及其标志是什么。如何监测它们等等,都是有待于深入研究、实践和不断总结的。这是一种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题。所以这场教学改革对每门课程都是一次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彻底重新设计过程,绝不是加一点什么或者减一点什么,在过去那种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新拼合就可奏效的。考试改革显然不能脱离教学领域这样深刻的改革孤立发展,而是应该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完善自己。

3.淡化考试的选拔作用

科举考试与现代教育考试的目的不同。科举考试是选官,所以,科举只能实行英才取士。而现代教育考试则不同。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选拔性教育考试的本质作用是人才分流。尽管在国家财力有限的阶段高等教育难免也实行英才教育,因而高考录取的比例与社会的期望值相差很大,但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选拔性考试的录取比例将会不断变化。另方面,社会发展需要各层次的人才密切配合,经过一次考试选拔后,对录用与不录用者。社会要有个适度的差别对待他们。我国目前高考录取与否对考生影响的差别太大了。我国教育(至少是基础教育)沦为考试的附庸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此,以致考试逐步发展成一种恶性竞争。

淡化考试选拔性的总思路.是对各类人才都要给出路。“不给出路不是无产阶级的政策”。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淡化考试选拔作用的办法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1)持续扩大高校招生。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但从运作看,大部分高校还是按老方法运用学校资源,仍有潜力可挖。如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实行一班制,新加坡经济比我们发达,却实行两班制(上午班、下午班)。改两班制,现在高校教室的潜力就可增大1倍。通过配套续建,既可发挥高校原有资源的作用,还可用最少的财力增加更大的招生容量。(2)发动社会力量办不同层次的大学。美国的许多大学是世界一流的,但也有社区大学上初中数学的。美国的教育家认为,社区大学上初中数学总比受教育者在社会上吸毒好,社区大学也不会妨碍哈佛与麻省理工成为世界一流,有什么不好!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集中精力为办好我国现有的普通高校多出一点力,对社会力量办学无力顾及就彻底放开。新办的、民办的大学质量差一点天塌不下来。

任何历史都是人创造的,人的思维总有相通之处。所以,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因而,从对考试史的研究中找出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也是完全可能的。

注释:

[1]张惠芳等.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6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710048)

责任编辑:海文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
“科举”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