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元
中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而要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必须下决心解决以下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
一、办学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国家办学的体制,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在办学体制方面有所触动,但并未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格局。由于办学体制单一,教育投资的主渠道仍然是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尽管国家每年的教育投资增量在不断增长,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逐年下降,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陷入想发展高等教育又无力发展,广大适龄青年迫切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又求学无门的两难境地。这种状况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当代中国国情极不相称,也不符合当今世界发展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事实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办学及其经费统包统揽,而是采取支持和资助的政策,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以便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前提下为公民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专家预测,21世纪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发展。各国纷纷以鼓励和促使高教经费多样化,尤其以把更多经费负担转到受教育者及其家长身上的方式来增加高教经费的投入。我们必须借鉴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外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教育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打破国办高等教育的单一体制,构建与多元经济相适应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体制;并以此来构建多元投资体制,从而使因教育经费短缺而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随之得到解决。
二、管理体制
经过多年改革实践,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即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和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这个目标非常明确,关键是如何理解和执行。笔者认为,建立这种新体制的关键是必须把握两点:一是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有两种设想:第一种是中央政府只管几十所到一百所,其他全部下放给地方;第二种是按办学层次和教育类别划分,中央政府只管普通本科院校。前一种有利于减轻中央政府的负担,促进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集中精力和财力抓重点,但地方负担过重,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分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就业水平等在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可能会导致只顾及地方的需要而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后一种有利于分清职责、理顺关系,形成统一、规范的教育竞争市场,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其核心是解决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问题。历史反复证明,作为办学实体的高校如果只是被动地被政府的某个职能部门牵着鼻子走,不仅违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而且难以激活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结果只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翻版。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转变职能入手,促使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调整管理范围和内容,变革管理手段和方式,减少行政干预,加大宏观引导和服务咨询的力度,从而为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体制保证。
三、教育目的定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学毕业生逐步由统分统配改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原因,近年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于是,一些人认为是人才过剩,呼吁压缩高等教育规模。其实,所谓人才过剩,只不过是经济转型时期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假象。据1996年《国际统计年鉴》,在居民文化结构中,中国具有大学文化的仅占1.39%,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工业经济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知识经济要求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正处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双重跨越的历史阶段,既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又要发展知识经济。面对知识经济,我们决不能寄希望于技术引进,而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指出:“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可见教育已成为国运兴衰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工业现代化和经济知识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高层次人才不仅不会过剩,而只会倍感奇缺。我们不能等社会发展到急需人才时才去培养,必须转变观念,把人才培养的目的定位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发人力资源和储备人才。
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实行统一高考、统一招生制度,这对于公平竞争和优选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的招生考试办法,仍带有极强的计划经济特征,同建立与多元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办学体制以及满足不同层次考生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它实际是用主观上的公平掩饰了客观上的不公平。这种用计划调节市场的方式,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改革现行的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多元办学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入学制度。在我国高等教育仍处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不能照搬国外通行的“宽进严出”的方式,而应该建立与多元办学体制和多层次、多类型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入学制度,实行招生方式和招生标准多样化。对研究型大学和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实行统一报考、统一招生、按志愿择优录取的办法;对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实行省级高中会考,学校按会考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志愿择优录取的办法;对一些2年制的社区学院,实行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参加高中会考成绩及其志愿择优录取的办法;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在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中按志愿择优录取为主、在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按志愿择优录取为辅的办法。改革招生制度,不仅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而且有利于人才合理分流,满足不同类型的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
五、高等教育属性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比较早地认识到教育的产业属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因而政府和社会都比较重视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教育投资的增长率一般都要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一般都在6%以上。而我国目前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只相当于这些国家本世纪20年代初的水平,但我国现在的综合国力和教育科技水平则明显高于这些国家当时的发展水平。显然,对教育的产业属性认识不足,是导致中国高等教育投入长期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提高了对教育产业属性的认识,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才能把教育摆到生产投资的地位。教育投资虽然不像其他生产性投资能很快见到产出,但教育投入产出率高、回报丰厚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事实。据有关资料,美国从1929年到1957年问,国民经济增长中有33%来自教育投资的贡献;科学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已由本世纪初的5%提高到目前的60—80%,有的行业竟达100%;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收益率分别达11.3%和17.5%,远远高于其他投资的收益率。由于高等教育的运作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生产部门投入产出的某些特征,也符合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产业概念,即能在国民生产总值形成过程中提供净收入的行业,因此,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是毫无疑义的。强调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并不否定它的公益性。前者为增加教育投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后者决定了高等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坚持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的适度超前的发展,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算时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这是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思想。看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教育科技发展趋势,再看看我国目前所处的状况,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用改革和创新解决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困难和问题,为发展和振兴高等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高教室副研究员
(武汉430074)
责任编辑: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