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民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1899~1961),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里。父亲克拉伦斯是开业医师,喜欢钓鱼和打猎,母亲格蕾斯非常漂亮,是富家的女儿,曾在舞台上演过歌剧。
克拉伦斯夫妇有六个孩子。海明威是第二个孩子,又是长子,少年时代居住在芝加哥郊外的高级住宅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三岁时随父亲去钓鱼,继承了父亲的爱好。
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小没有做过家务劳动,结婚后便将家务托给女佣人,自己什么也不干,将精力全部投入在子女的教育上。
父亲和母亲都热心于教育,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们的教育方针却不一致。母亲承袭娘家的做法,以优雅、善于社交、富有教养的绅士、淑女为理想的教育模式,父亲喜欢垂钓和打猎,性格孤独内向,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父亲之所以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强汉,是因为他感觉到在自己的家庭里实权由妻子格蕾斯掌管着,自己的影响极其淡薄。他是靠着妻子娘家的资助才读完大学,才能在结婚后住在高级住宅里并拥有别墅的。因此,在给长子起名时,即使妻子以岳父的名字“欧内斯特”命名,并让长子穿着女孩子的衣服欢欢喜喜地站在照相机的面前,他也不敢抱怨半句。何况,妻子教钢琴的收入比丈夫当医师的收入还要高。所以在海明威的家里,一切都是母亲占上风。
海明威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与爱唠叨的母亲相比,他更喜欢常带他到大自然中去玩的父亲。父亲通过钓鱼教会了儿子忍耐和克制。一到十岁,父亲就将打猎用的枪传给了儿子。同时,父亲还教会儿子在大自然中应该严格遵守的规则。有时少年海明威无故杀生,父亲就作为惩罚强迫他将肉吃下去,不准扔掉。
海明威在成长过程中,对父亲的软弱和母亲的蛮横渐渐产生了厌恶的感觉,他常常觉得痛苦:“爸爸为什么如此软弱?”“妈妈为什么对爸爸没有同情心啊!”其实,海明威的母亲并不是一个只会当着别人的面奚落父亲的泼辣女性,在大家的眼里她仍是一个贤妻良母,只是在她内心里无法抹去那份优越感。同样,海明威的父亲在心底里也有着无法抹去的自卑感。
海明威上学后成为一名好学生,成绩优秀,并喜欢体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了所谓的放荡儿子,过着潦倒的生活。他说出的话常常令母亲不寒而栗。母亲难以忍受,最终与儿子断绝关系,父亲则一声不吭。后来,父亲终于不堪忍受在家压抑的处境而自杀了。
当知道少年时自己所憧憬的坚强的父亲其实一点儿也不坚强,只是带着孩子逃避母亲时,失望使海明威开始轻蔑父亲,憎恨母亲。海明威的文学是讴歌英雄的,它形成的基础就是海明威青春前期渴望像个男子汉、渴望坚强的经历。
难道母亲对他无情无义吗?恰恰相反,母亲对孩子异常溺爱。不能否认她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粗心,但海明威所希求的强悍,恰恰就体现在母亲的身上。她对任何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自信,渴望强悍的男人无奈地一味地乞求母亲。这样的家庭模式,滋长了儿子憎恨母亲的心理。海明威为自己是一个软弱的父亲的儿子而耿耿于怀。为了寻求摆脱,他一生都在述说着英雄男子的生活方式。
海明威在高等学校毕业后当过记者成为作家,以粗犷的文笔描述男性的世界,留下了《丧钟为谁而鸣》、《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传世之作,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功成名就的大文豪,最后选择了与自己所轻蔑的父亲同样的死法,在62岁生日的一个月后,于1962年7月2日早晨,将猎枪的枪口塞进嘴里,用脚扳动了枪机。
海明威的死是英雄之死?还是失败者之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上,海明威在晚年无法摆脱失败者的意识。不管怎样,软弱的父亲和强悍的母亲,这样的家庭模式,对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看来是弊大于利。图/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