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师课程改革的对策研究

1997-03-17 09:09曲铁华王庆玲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5期
关键词:高师师范院校办学

曲铁华 王庆玲 齐 明

高等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学师资的教育,是整个中学教育的基础。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大部分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近些年来,我国在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同时,加大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从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计划、课程目标、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因而,高师如何面对高中教育改革,及时调整课程结构,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高中教育改革对教师培养规格的挑战

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是:(1)改革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地方教育在中央主导下的地方自主管理的体制,国家制定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地方政府制定学制和教学计划、编写教科书;(2)改革单一办学模式,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多样化;(3)改革单一学科课程的课程构成方式,课程计划呈“板块结构”编制,如扩大选修课,增加活动类课程;(4)改革教学计划编制中统得过死的现象,高中将有更多的教学计划编制自主权,综合高中、特长高中将会大批出现;(5)国家要创办1000所面向21世纪示范性高中。总的改革特征是课程将向多样性、灵活性、“板块”方向发展。为了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和将要出台许多新举措,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分流教育,实施多种办学模式,改革课程结构,扩大选修课,增加课外活动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适应分流教育和个性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接触社会生活经验面。

这些改革对师资培养规格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即: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熟练的基本技能;不仅要有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从事教育工作素质和进行课堂教学、开展班主任工作、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等。

面对高中教育改革,高师教育的改革却明显表现出脱节和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为:高师对高中的教育改革情况不明,研究不够;高师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不适应高中段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高师单一的培养模式,不仅与高中多种办学模式不适应,而且也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等。

二、高师课程改革对策分析

1.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高中教育改革对师资规格的要求,高师课程必须调整和改革。其方向应该是:(1)拓宽专业基础,增加专业方向,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专业结构,发展应用技术专业。在努力办好现有的应用性专业的基础上,继续创办新的应用性专业,形成多学科的专业格局,提高学科专业水平,使毕业生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基础教育在专业层次及相关专业教学方面的需求。(2)培养教育素质。毕业生应具有开展教学实验和指导学生的能力。(3)提高学科研究能力。为此,师范院校应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应由原来的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改为四大板块,即:(1)基础课。前1.5-2年,按大学科打通,除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外,还包括思想教育、外语、计算机,以及文学、普通心理学、艺术、自然科学等课程。(2)专业课。分流发展方向的课程,即加强和深化专业素质培养的课程。(3)选修课。开设拓宽知识面的课程。(4)教育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开设教育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学法和教育技能课(“三字一话”、课外活动课,培养毕业生指导学生活动类课程的技能)、班主任学,以及教育实习。值得提出的是,国外师范院校把师范生参加课外活动作为课程要求,有学分,中学校长招聘教师时也十分注意师范生的特长,没有特长教师哪会有特长学校、特长活动小组?我们有必要在高师课程计划中增加活动课学分。

2.完善教育理论课

教育理论课是解决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是体现“师范性”特征的课程,因此,是师范院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改革教育课的设置方式和课程内容,是师范院校教学及课程改革的重点。世界各国在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上各有不同,但是都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原理、教材分析、教育技能等方面作文章,突出应用性理论。我国高师中教育类课程现状远不适应教师专业训练的需要,我们认为要改革公共课教育学教材脱离基础教育的实际现状,加强和完善教育理论课,增加应用性较强的理论和教学、教育、课程研究的典型模式的教学;心理学可分两步开设,普通心理学为公共基础课,教育心理学为教育课;请优秀教师用“案例法”的形式,开设班主任学等。

3.加强教育实习

加强教育实习的指导和设计是高师教学及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教师专业训练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世界教育研究中,教育实习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和课题。我国高师中的教育实习环节较弱,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也要改革现行的教育实习制度,重视教育实习环节的设计。一是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和实习教学的节数,强化实习生的正式角色意识,进而增强其教师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逐步建立不间断的实习制度,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不同的教育实习模式,如一段式和两段式,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班主任实习和专业实习,见习和实习等,发挥教育实习的教育性功能。

总之,适应高中段教育和课程改革与发展,高师必须尽快调整和改革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育课及教育实习的设置方式,使师范生具有多种规格、宽厚基础、优秀素质、灵活方法的结构。

第一作者系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长春130024)

责任编辑:海文

猜你喜欢
高师师范院校办学
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研究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