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儒林
思想教育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中心任务,如同人的“灵魂”,支配着肌体的各个部分;而团的自身建设则是团的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根本”;落实团的工作又往往依靠活动这一有效“载体”来实现。于是对魂、本、体的研究与实践便成为吉林团的工作几年来的主线。
从三年前始至今,我们用“改革与奋斗”这项主题教育将魂、本、体连成一个工作的整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形成吉林青年改革、奋斗的群体意识。为此,我们抓了两件大事,一是立足基层抓根本,相继开展”两先一优“(先进团支部、团委,优秀团干部)和”三上一增“(支部建设上水平、干部队伍建设上水平、团员队伍建设上水平,增强基层活力)活动,使各项教育内容的完成有了组织保障。二是调动行业和基层的积极性,深入进行青工的“振兴与奋斗”、青农的“致富与奋斗”、学校的“成才与奋斗”等教育,使教育的载体——活动与青年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与基层的工作实际发生联系。由此,我们的工作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魂”为导向,“本”为保障,“魂”与“本”的功能借“体”发挥,“魂”附于“体”,“体”兴而“本”盛。
有人认为团的思想教育是老调子,很难有新意。其实只要将魂、本、体的各种关系处理得当,老调子是会弹出新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