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在文盲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扫盲工作?
我国的扫盲教育应走什么路子?
文盲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文盲成了制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国际扫盲年”即将结束之际,记者就中国扫盲问题采访了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同志。
记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共有文盲8.9亿,其中,中国有文盲2.29亿。也就是说,全世界每4个文盲中就有1个中国人。每5个中国人中有1个是文盲。这一统计数字是否准确?文盲和非文盲的标准是什么?
王明达: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文盲众多的国家之一。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约有文盲2.2亿,90%分布在农村,妇女文盲约占70%左右。准确统计数字,最终要看今年7月开始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
1988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个人脱盲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区分文盲与半文盲的标准,在识字方面暂以能识到500字以上而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不识字或识字在500字以下者为文盲。
记者:我国文盲绝大多数集中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经济落后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
王明达:准确地说,我国文盲的绝大多数是集中在经济教育基础中等和较好的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文盲率虽然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文盲绝对数量也大;在经济教育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小,文盲绝对数量相对也小,但文盲比较集中,文盲率也高。所以我们说,扫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经济教育不发达地区。
文盲众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但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旧中国为我们遗留了众多的文盲。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50岁以上的文盲占半数以上,他们主要是因为旧社会反动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失去受初等教育的机会造成的。这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建国初期,我们的初等教育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一项治国大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初等教育的入学率已提高到97%以上,累计培养了4.86亿小学毕业生,这对改变劳动群众的文化状况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批新文盲。我国目前40岁以下的7000多万文盲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一些地方尚未普及初等教育,新的文盲仍在不断产生,全国每年新生文盲约有200多万人。此外,还存在着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扫盲和扫盲后教育发展不够等方面的原因。
记者: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扫盲教育无疑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它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可能还不仅如此。
王明达: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需要全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和付出艰巨诚实的劳动。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加速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扫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为初步的成人基础教育,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
扫盲是实现科技兴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因素。现在我们全党、全国都在关注农业,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科技兴农规划的实施。但接受和掌握科学技术,首先要有文化作基础,因为文盲运用科学技术是非常有限的。据有关部门的材料,现在我们有百分之七十的适用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关键因素还是劳动者素质问题。有不少地方搞了调查,农民的人均收入跟受教育程度有着紧密联系,有的一个教育阶段要相差一百多块钱。一些收入较低的农户,多数就是文盲户,有些家庭经营的当家人就是文盲。我们说扫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农民只有掌握了文化知识,才有可能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扫盲是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条件。没有文化,你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怎么能有效地参与国家的民主管理和政治生活?比如搞投票选举,不识字,你怎么选?在一些地方,不民主、不懂法制的现象经常发生,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却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总之,没有文化,就不能充分享受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影响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这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也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声誉。
扫盲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一些地方,旧的思想道德观念,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愚昧落后现象,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要消除贫穷和愚昧,扫除文盲是关键性的一步。通过扫盲,帮助农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逐步过上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扫盲还关系到整个农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首先它与普及初等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有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扫除了家长中的文盲,就有助于解决适龄儿童的入学、辍学问题,可以促进普及初等教育;反之,初等教育普及了,才能堵住产生新文盲的来源,才能从根本上完成扫除文盲的历史任务。扫盲是一项基础的社会性教育,可以为开展其它各类教育打基础,为四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建设人才。
记者: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扫除文盲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国在扫盲教育中应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
王明达: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地规划、指导和推进扫盲工作,以确保扫盲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是今后开展扫盲工作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首先,要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团体的力量,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加强社会舆论,动员有文化的人都来教,不识字的人都来学,动员亿万群众自己起来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广泛深入地开展扫除文盲工作。
其次,因地制宜,根据教育经济发展程度,区别对待,分类规划,不搞“一刀切”。全国大体分三类地区提出不同的规划要求:
一类是发达和部分中等发达地区,即已经普及初等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市、县(区),要求继续扫除剩余文盲,使青壮年非盲率达到95%以上,并尽可能扫除40周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
二类是中等发达地区尚未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币、县(区),要求1995年前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85%;然后逐步争取达到95%。
三类是贫困地区,要求2000年前,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85%以上。对其中特别贫困地区,要求是扫除青少年中的文盲,达到每户至少有一个识字的人,争取在2000年后稍长一点时间内扫除青壮年文盲。
第三,根据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把扫盲和农民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扫盲和堵盲,和扫盲后的巩固提高结合起来,使扫盲真正为农民致富和提高素质服务,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记者:国务院颁发《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的扫除文盲的标准是青壮年人口中85%达到非文盲。因此,是否可以说扫盲工作也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工作?
王明达:1988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凡十五周岁至四十周岁的文盲、半文盲公民,除不具备接受扫盲教育能力的以外,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农村,特别是在尚未普及初等教育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未能接受或未受初等教育,成为文盲队伍中新的成员。
扫除文盲,提高民族素质,是关系到四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希望各有关组织、部门、团体和社会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为扫盲做贡献。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把青年培养成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在扫盲工作中也是一支积极重要的力量。在我国扫盲发展的历史上,各级共青团组织曾为扫除文盲、普及工农群众的文化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我相信,共青团组织会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继续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做贡献。据介绍,团中央已把在青少年中开展扫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并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始实施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为宗旨的“希望工程”。我们希望各级共青团组织发挥组织健全和与青年联系密切的优势,结合青年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扫盲。如果全国6万多个乡镇团委、105万个团支部都积极行动起来,把帮助农村青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全国扫盲工作的步伐将会加快,也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对共青团组织在扫盲工作的作用和贡献寄予很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