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鼐
“成熟”,和“漂亮”、“勇敢”、“顽强”、“聪明”等等众多闪光的字眼一样,是年轻人经常企望获得的评价。年轻人经常思忖的一个问题是:用什么标准去判断或衡量自己或他人是否“成熟”呢?
几乎所有的社会都对儿童和成人有明显的区别。在古代,大多数社会都有引导青年进入成年期的严格仪式。在我国,这就是“冠礼”,“男子年二十而冠,谓之成人”;“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女之礼,就冠男也”。冠礼前,要择定吉日(筮日),选定来宾(筮宾),然后在宗庙由加冠青年的父亲主持举行冠礼。行礼前,由来宾加冠三次,首先加黑麻布制成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权利;然后加白鹿皮制成的皮弁,表示从此有服兵役的权利;最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男子结冠后可以娶妻。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将头发在头顶上盘成发髻以区别于童年的发式,这就是所谓的“结发加笄”,表示该女子已届成年,可以出嫁婚配了。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这些礼仪,一但是仍将儿童和成人标有明显的界限,除了用法定年龄划分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应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外,还将“成熟”划分为生理成熟和社会心理成熟。作为生理成熟,青年人和成年人的身体差异是众人皆知的,成熟通常是根据生理器官发育完成,骨骼停止生长时的年龄来确定的。而社会心理的成熟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作为他人对自己的一种评价或自己在他人眼中呈现的形象,社会心理成熟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因而它具有很大的相对意义和不确定性。我们通常所讲的成熟,大多也是指社会心理成熟。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探讨成熟的。
成熟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青春期的任务已经完成。这主要是指,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已经意识到自己正在向成年人过渡;已从儿童的习惯中解脱出来。儿童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我中心状态”,即自我的概念尚未发展,无法觉知何者为“我”,何者为“非我”,有一种不考虑他人的观点和外界的状态以自己为中心来看世界的倾向,常常以自己的状态为全世界的状态,以自己的感受为全世界的感受。而正在迈向成熟的年轻人已经超越这一阶段,正如有人所说,当我是小孩时,我就说小孩的话,我像小孩那样了解事物,我像小孩那样思想;但当我变成成人时,我就抛弃小孩那一套。“抛弃小孩那一套”,这是年轻人成熟的基础;任何人都是跨越过这一阶段后才开始走向成熟的。否则,老大的个子,还说着孩童时的语言,以孩子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和办事,那就必然不懂人情世故和缺乏一般生活常识而被人们当做孩子看待。
真正成熟的人,应是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的人。青年人到了成熟年龄,逐渐意识到自己已是成人,并发展自己真正的自我决定。经济独立倒不一定是必需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意识的自主性。自主性建立在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智力、容貌、体力、技能等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之上,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是一个实事求是自我估价的人。自己已在社会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能从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及被保护和被控制中解脱出来,放弃那些受到不成熟性和依赖性限制的旧有观念,建立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同一感和生活方式。遇事独立思考,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依赖父母兄长及他人,充分运用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就是独立自主性的种种表现形式。
成熟,意味着已形成了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已经确立。对绝大多数青年人来讲,在步入成人之旅的过程中都能建立起自己的生活范型。生活范型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生活经验和涉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不同,以及追求的目标和所耗费的精力不同,有的人的生活范型简单、刻板,只在一个地方和一些固定的人生活在一起度过了一生;而有的人生活范型却富于变化,生活场景变换频繁,生活跌宕起伏,时有高潮涌现。造成生活范型的这些差异,部分原因是由于机遇的不同,而更主要的是由于每个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不同。儿童的价值感是随着智力的发展水平而变化的,儿童常常为接近眼前的目标而采取行动,但当成长为青年迈向成熟时,就必须尽快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以便对自己的一生作出较长远的价值选择。一个人后来的幸福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青年时代的这些价值选择,成熟的人并不认为只有一种生活范型才是最好的,最主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为了要达到自己的主要目标,需要牺牲那些次要的东西,哪怕这些次要的东西在眼前是如此的诱人。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是“价值”选择,它应总是先于其它选择,诸如“方法”的选择。处理问题的顺序星,先确定方向,再确定方法。在生活中时常会出现各种诱惑,它似乎显现了某种“机会”,但是,成熟的人由于心中自有比较清醒的价值体系,因而总是处在理智判断的明智地位,即令行为稍离人生目标,但也不会被引诱得太远,他们很快地校正方向,回复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成熟的人目标很明确,而且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行为的动机而言,儿童和成人的最大差异在于儿童仅为接近眼前的目标采取行动,他们对遥远目标的可见度是模糊的,行动易受眼前一时的诱惑的影响;但是,在成长为成人接近成熟时,年轻人就变得能够根据事物的真实价值来评价自己的目标了,此时,目标的远近对他们影响不大。因而,发展心理学认为,“成熟”应该是这样的:为着自己的目标,组织自己的生活并无论其艰险或顺利而坚持到底。
已为成熟作好准备的青年已学会驾驭自己的感情。年轻人血气方刚,对生活投入了浓厚的情绪,“冒冒失失”往往就表现在“嬉怒笑骂皆在脸上”,而成熟的人经过磨炼已逐渐找到表示感情的健康渠道:不良情绪的发泄和排遣,制怒,消愁,抵御和摆脱苦恼,克服急躁情绪,牢骚的消解和升华,紧张情绪的松弛等等无不都能按照需要的程度来控制它们。一旦遇到情感问题时,往往仅把它视为,“这是我生活道路上出现的暂时障碍。它肯定是暂时的!”因而心情始终保持愉快,并常常发出如此类似的感叹而自我解嘲:“不管世界是好是坏,我是其中的一分子,我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无愧于自己的一生。”当其他人批评自己时,成熟的年轻人的反应通常是,设法了解别人为什么批评或责备自己,而不是发怒,进行争论或寻机报复。成熟的人学会了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使不愉快的事在生活中尽量占据无足轻重的地位,能够用别的有意义的事情来填充自己的心灵。更重要的是,成熟的人还懂得人生的最大的愉快是和事业成就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件事比得上做好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后所获得的那样强烈的快乐和欣慰。成熟的人养成了乐观豁达的心理习惯,注意力始终关注着现实和将来,而不缠绵于过去的“恩恩怨怨”,“得失是非”,学会了不后悔,不叹息,不怨天尤人,不为做错一件事而痛哭流涕,懂得筹划未来,防止类似的错误在将来发生。
个性成熟的人有一整套适用于自己的适应环境的方法。年轻人面临的环境,往往有很大的随机性,是由不得我们去自由选择的。但是,成熟的人懂得应化解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动员和组织起所有的有利因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服务。他们知道,适应环境最主要的就是适应各种人际关系。因而,他们注意顺应主要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熟悉社会上通常的礼仪以及当时当地的“小环境”中流行的社会惯例,比较得体地应酬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既能比较坚强、机智、灵活地处理重大的问题,也能从容地应付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既严于律己,也善于利用自己应享受的权利保护自己;既乐于助人,也会很好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建议或援助,正如自己助人和善于给人提意见一样。“大丈夫能伸能屈,弛张有度”,“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都是成熟的人在生活中应对环境的方法和原则。
“成熟”,按照韦氏词典的经典解释是:“引向或走向完全发展的过程”。能够达到“完全发展”这样光辉境界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作为大多数人来讲,成熟是一个过程。心理的成熟、人格的完美是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没有比较丰富的生活实践和社会阅历,任何人都是不可能成熟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可见,成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艰苦历程。我们既不必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某一次冒失的举动而垂头丧气,也不必为某一件事情办得比较得体而沾沾自喜。年轻人正是在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锤炼中变得成熟和老练起来。
如果要归纳出成熟的标志,那就是:
抛弃孩子那一套;
度的独立自主性;
确立内在的价值体系,选择人生的目标;
为着自己的目标,无论其艰险或顺利都坚持到底;
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
具有适用于自己的一套适应环境的方法。